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郑介民简介(军统三巨头之一郑介民的敛财之路)

25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3 13:00:15    

郑介民贪污敛财的手段是相当”高明”的。他自己一向假装”清廉”,他的部下谁也不敢直接向他去行贿送礼。实际上,他是一个贪污能人,自己却不经手,而由他老婆柯淑芬出面。他装出一副怕老婆怕到极点的样子,想使人相信他是没法奈何她,万一事情发作,他又可假装完全不知而不负责任。所以别人当面说他怕老婆他总是笑容满面地承认,有时还故作解嘲地说∶”怕老婆有好处,可以省麻烦。”

军统三巨头之一郑介民的敛财之路

他虽然在这个问题上大耍手段,但明眼人还是很清楚。他每天回家,到家里的东西一天天多起来,房子新造起来,他会不明白这是从哪里来的?抗日战争期间,他老婆经常托二厅派到国外去的一些武官、副武官代买东西,买来了照例是不给钱,变相叫人送礼。当时驻印度加尔各答领事陈质平(军统特务),是专门替戴笠采购日用奢侈品的。她也经常要陈买这样那样,买回后照例由军统局付款。她把这些从国外买来的东西,留下自己喜欢的以后,其余的则送到她住的重庆临江路川盐一里附近一所拍卖行去寄售,这个拍卖行存列的外国货很多是她送去的。

军统三巨头之一郑介民的敛财之路

当时那些被她敲竹杠的部下,总希望让郑介民知道自己送了礼,常有人亲自带着东西到他家里去。郑介民每见人挟着礼物去看他,总是借故避开,等他老婆来收礼。像这些小搞一下,郑介民的确没有经手过,完全由他老婆出面。戴笠死后,他没有什么顾虑了,便大搞起来,许多事他也不再假装正经,亲自动手。

1946 年秋天,军统决定把重庆的 2000 辆十轮大卡车运一部分去南京,准备与江南汽车公司合伙做运输生意,由沈醉去上海接洽购办汽油 5000 大桶。有一天,上海陆根记营造厂老板陆根泉来找沈醉。陆根泉过去和戴笠很要好,抗战后帮同军统在上海接收,并替其做生意,又正在南京为军统建造办公大楼,和沈醉的关系也很好。陆向沈醉提出,请求在购运汽油去重庆时,他要加购 1000 大桶,随同运往重庆。沈醉说购油公文和向招商局接洽船只的公文都已写明数量无法更改,拒绝了他的请求。

当时西南各地汽油奇缺,由上海运去很不容易。招商局怕运汽油出事,许多机关请其拨船运油都被拒绝。军统不仅在该局有一个特务组织——警卫稽查组,并且了解该局许多黑幕,所以交涉船只方便。在上海购买一大桶美国汽油,只按官价付 50 加仑的钱,实际上是装 53 加仑,按官价运输一共不到黄金 1 两。而运到重庆成都等地,一大桶汽油可卖黄金2 两多,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但没有特权却赚不到这笔钱。

隔了两天,郑介民的老婆邀请沈醉到她家去吃晚饭,陆根泉也在座。刚入座,郑介民由北平打来长途电话,叫沈醉去听电话。郑介民在电话中说,陆根泉需要由重庆运东西去上海,要沈醉帮助陆购汽油 1000 大桶,随同所购的物品一同运往重庆。沈醉当然答应照办。第二天,沈醉向毛人凤说明情况,把公文上的购油数字改为 6500 大桶。汽油在重庆售完以后,陆和沈醉在结账时说∶”我这次是完全代人尽义务的。”郑介民一个长途电话和他老婆一顿便饭,便捞到 1000 多两黄金。

军统三巨头之一郑介民的敛财之路

1947 年,郑介民不顾别人议论,将军统在上海杨树浦接收的一座规模相当大的锯木厂连同地皮以极廉的价格批准由陆根泉购买。这座厂占地有好几十亩,还有自己的起卸木材的码头和仓库等。他们之间的交换条件,是陆代郑介民在南京北平路修建一座三层楼的花园洋房。

军统三巨头之一郑介民的敛财之路

至于郑介民做 50 岁生日他老婆大收寿礼,平日托人做生意,说情、受贿等,实在太多。他们夫妇每到上海一次,上海的特务头子们都得有所”孝敬”。郑介民上海家里的东西连他老婆也记不清。 1947 年春,几个不怕事的小偷趁他们不在上海时,竟然把他家里的东西偷去少。郑介民的老婆闻讯赶回上海,对稽查处、警察局大吵大闹,非叫破案不可,一时弄得满城风雨。可是当问到她究竟丢了些什么东西时,她自己也开不出清单,只说很多很多。上海的几家小报都用花边新闻刊出”郑介民将军在沪寓所失窃”的消息。郑介民怕惹出麻烦,叫把所抓的嫌疑犯放了,并在报上更正,说只是丢掉几个汽车轮胎,案子已经破了。实际上,被偷的东西一直没有追回,行窃的小偷始终没有抓到一个。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