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西安交大附属医院家属楼中,老太太的愤怒声在四壁回荡:
"你背叛了恩情,陈世美。"
"母亲,我只承认肖华!"
因为隔音效果差,邻居们听到这突如其来的争吵声,纷纷探头窥视。然而,令他们吃惊的是,这位老太太的指责对象,竟然是当时备受瞩目的电影导演张艺谋。
那时的张艺谋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声誉。然而,他的家庭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弟弟中有一个因严重近视而找不到工作,只能在街头修理自行车;另一个弟弟则是聋哑,无法正常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让母亲宽心的,是张艺谋。然而,他却出轨了与女明星巩俐,与原配发妻离婚,独自享受幸福生活。
张艺谋面对母亲的责备,无言以对。那么,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01 肖华的关键角色
肖华,这个名字曾是张艺谋青年时代最重要的陪伴者。然而,肖华却有着自己的心情:
"在我与张艺谋的二十多年交往中,我似乎成了一个悲剧角色。"
1950年,张艺谋出生在陕西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曾担任过县长和军需官。然而,由于特殊的年代背景,这个家庭并没有为他提供富足的生活,反而让他遭受排斥和压力。唯一欣赏他的人是他的同学肖华,她不仅鼓励他,还陪伴在他身边。
1968年,由于成分问题,张艺谋被派往乡下插队劳动,而肖华却有机会上大学。尽管肖华的父母强烈反对她跟随张艺谋,但她义无反顾地前去支持他。在艰苦的日子里,他们相互扶持,表达着深切的爱意。
1975年,肖华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入学机会,但父母为她安排了不少有前途的青年,希望她能"回头是岸"。然而,张艺谋写了一封长达40多页的信,表达了对她的深情,肖华最终放弃了大学机会,坚定地选择与张艺谋在一起。
02 肖华的关键助力
1977年,高考恢复,张艺谋渴望上大学,但由于年龄问题,他没有资格参加考试。然而,肖华的家庭背景发挥了关键作用。她写信给自己的姐夫,请求帮助。姐夫带着张艺谋的摄影和绘画作品找到文化部的熟人。这位领导看了张艺谋的作品后,认为他有潜力,特批了北电的录取名额。这个机会改变了张艺谋的一生。
1978年,张艺谋来到北京上学,肖华成为了他的妻子,负责家庭琐事。她不仅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还照顾着他的父母和两个残疾弟弟。张艺谋的母亲非常满意肖华,嘱咐儿子要珍惜这位好媳妇。
03 婚姻的破裂
然而,随着张艺谋与女演员巩俐的感情升温,肖华的婚姻走向了破裂。媒体炒作两人的关系,令肖华感到困扰,但她选择相信这只是炒作。直到有一天,她在为张艺谋洗衣服时,发现了一封巩俐写给他的信,其中提到了结婚的愿望。肖华终于醒悟,质问张艺谋,他毫不隐瞒地提出了离婚。肖华的心被彻底伤害,她不禁思考:这个男人值得自己如此牺牲吗?
04 张艺谋的转变与肖华的退隐
张艺谋与肖华离婚后,张母也备受痛苦。她尽力安慰肖华,表示她仍然是家人。然而,这场婚姻的破裂对张母的健康造成了巨大打击,她开始失眠,
头发变白,脸上多了几道皱纹。媒体不断报道张艺谋与巩俐的感情,张母深感厌恶,拒绝承认巩俐的地位,坚守着:
"儿媳妇,我只认肖华!"
然而,张艺谋与巩俐的八年感情最终没有走向婚姻。1995年,在拍摄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后,张艺谋与巩俐分手,八年的感情宛如烟消云散。
随后的多年里,张艺谋与不少女星被传得沸沸扬扬,但没有一个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直到2000年,他在拍摄《幸福时光》时遇到了舞蹈演员陈婷,当时他已经49岁,而陈婷年仅18岁。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让张艺谋动了心。
尽管年龄差距巨大,但陈婷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从学校退学,为了投入张艺谋的怀抱。她为张艺谋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放弃了社交生活,以保护两人的关系不被外界曝光。直到2011年,他们终于正式结为夫妻。
与此同时,肖华已经离开了张艺谋的生活,回归了平凡人的生活。尽管很多人对她表示同情,但对于肖华来说,她为人妻时尽到了责任,如今过上了宁静而满足的生活。希望她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顺心,越来越快乐,不再为别人而委屈自己。
张艺谋的事业继续蒸蒸日上,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杰出代表,甚至被尊称为"国师"。尽管婚姻经历坎坷,但他在家庭和职业之间找到了平衡。他为父母和弟弟提供了经济支持,虽然无法替代肖华那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他仍然努力尽到孝道。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和选择。肖华和张艺谋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不同的选择和经历。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人的选择,珍惜家庭和友情,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不论生活如何曲折,最终的归宿是自己的内心与选择相符。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