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特教校长周晔简介(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14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4 11:30:17    

来源:央视网

周晔开始受到网民关注,是在十九大开幕式直播之后。“三个半小时、两万五千多个手势,没有任何镜头切换”的高水准翻译创造了国内手语直播记录,让无数听障朋友同步“收听”到十九大报告。当媒体报道纷至沓来,揭开“20多年不说话的央视女主播”神秘面纱后,大家才发现她和一群特殊孩子的故事更为动人。

特教校长周晔: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周晔做手语(资料图)

从周老师到“周妈妈”

今年55岁的周晔是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回忆入行之路,周晔走得颇为曲折。

1983年高考失利后,周晔听从父亲的安排,到北京第一聋哑学校做了一名语文老师,那年她才19岁。很快,她发现自己好像入错了行,很难接受“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夸张教学。比如一个“杯子”,要拿出一个真的杯子,然后唇语读出来给学生看口型,再加上文字,还有手势,四者结合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杯子”的概念。

特教校长周晔: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来源:视觉中国)

那段时间,周晔一直想找机会转行,曾偷偷面试当模特被父亲拦了下来。直到一次偶然带班,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

那次一年级老师出差,她临时成了班主任。由于跟孩子手语沟通不顺畅,课堂上一片混乱,场面完全失控。周晔本来有点低血糖,一发懵直接趴在了讲台上。待她被孩子们救起,从医务室醒来时,看见窗外排了一溜的小脑袋,眼神里都是关切。第一次,她为这些孩子心动了。

还有一次,周晔生病在家休息。根本不熟悉路的孩子们一路打听,从东四九条摸到鼓楼,整整走了两个小时来看她。因为不清楚老师生了什么病,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药。当一只只攥着药的小手冲她伸开时,周晔的心彻底融化了。她对自己说:得了,以后哪儿也不去了!

特教校长周晔: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在校园里孩子们和周晔校长打招呼(视频截图)

2012年,周晔所在的聋哑学校与北京东城区培智学校合并,成为现在的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她担任校长。五年前东城区教委考虑周晔辛苦了这么多年,想给她换个轻松些的岗位,让周晔自己拿主意。轻松的岗位当然好,但一想到要离开这些孩子,离开一起工作的同事,她的心就感觉空落落的。

“这群孩子太会疼人了!”周晔没舍得走。后来她才知道,平时对自己又敬又怕的孩子们,私下里一直都叫她“周妈妈”。

听障孩童摸着她的声带学说话

“其实我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今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周晔幽默地对媒体说。

她呼吁社会更多关注聋哑群体,对残障学生个别化教育,“一人一案”。“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秉着这样的理念,周晔并没有满足于教会手语。她想帮助听障孩子学说话,更自如地表达内心世界。

正常孩子在母亲怀胎时就能感知声音,建立声音的概念,而聋儿根本就不知道声音的存在。要想接受声音训练,只有从触摸开始。为了让孩子学会一个正确的发音,周晔要上百次上千次地张大嘴巴,让孩子们看她的口型及舌头的变化,并抚摸感觉声带的颤动,从中体会发音规律。一天下来,周晔的脖子上常常满是小黑手印。

学校里有一个叫李筝的听障孩子,刚来时七岁,“ge”的音怎么都发不出。这个音需要舌根儿抬起才能发,但是又看不到这个抬起的动作,周晔就把李筝的手放在自己的下颌,让她感受口腔变化。终于有一天放学,周晔送李筝到校门口,她朝哥哥和爷爷飞奔过去,用最大的力气喊了一声“哥哥”。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这么呼唤亲人。那一刻,李筝的哥哥呆住了,周晔也哭了。

自闭症孩子慢慢开始学会沟通,脑瘫孩子生活渐渐自理,行为异常的孩子有了自控意识,智障孩子们的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提升……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会让周晔多一分职业自豪感。

特教校长周晔: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周晔在课堂上(来源:视觉中国)

“尊重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在周晔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这所特殊学校形成了“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中心,纵向向两端延伸至学前和职业高中,横向向两端延展至融合教育支持和社区指导的‘十字型’办学格局”。职业高中创办以来已有95%听障毕业生升入大学,70%的智障学生实现了就业。孩子们在实现梦想中,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良好的社会公民。

不同角色同为特殊人群发声

谈到特教和手语直播工作,周晔很动情,“国家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希望将来在新闻联播上也能看到手语直播。中国有两千多万听障人士,但并不都能读懂手语,这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作为央视同声手语翻译,周晔并不是“新面孔”。1995年,中残联和央视合作开设手语翻译栏目,周晔经老校长推荐试镜后被一眼相中,从此当了20多年不说话的女主播。

特教校长周晔: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周晔手语直播十九大报告(视频截图)

顺利完成十九大报告手语直播后,周晔已经全身僵硬,几乎无法站立。看着手机上铺天盖地的祝贺短信,周晔很欣慰,“其实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我,更是听障人士这个群体”。

在今年两会,周晔作为政协委员围绕教师队伍提案,呼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加大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特殊教育建设和发展当中来。

努力帮助缺陷孩子拥抱更美好的生活,为特殊人群发声。35年间,从最初手语做得“有点怪”的小姑娘,到意外圈粉变成“明星校长”、“网红主播”,她尽心履行一位普通教师的职责,也亲历了特教事业的发展进步。

特教校长周晔: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视频截图)

在送给学生的寄语里,周晔写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好比姹紫嫣红中迟开的花朵。命运的馈赠有先有后,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尊重每一朵花的时令,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