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刘基简介(为什么刘伯温在朱元璋小时候就预言,他能当上皇帝?真相原来如此)

25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4 11:50:23    

少年时期的朱元璋,还是一个放牛娃,一天正午,他又累又乏,不知不觉就躺在地上睡着了。

恰好,刘基从此地路过,他一看这个孩子的睡姿,立马惊住了:此人日后一定称帝啊!

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睡姿呢?

只见熟睡的朱元璋双脚张开,摆出一个“大”字,放牛的鞭子顶在头顶,刚好组成一个“天”字,不一会他换了睡姿,又摆出一个“子”字,组合在一起,这不就是“天子”嘛!

这就是历史上,刘基预言朱元璋能当皇帝的故事。

为什么刘伯温在朱元璋小时候就预言,他能当上皇帝?真相原来如此

01 “预言家”刘基

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

但在民间,人们对他的另一个身份更熟悉——“预言家”。

当时社会上,普遍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很显然,在人们心目中 ,刘伯温是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因为他们都谋略过人、神机妙算。

诸葛亮写了一本预言书《马前课》,刘伯温也写了一本预言书《烧饼歌》。

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成功预言了朱元璋有一天能当上皇帝。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02 “预言”的真相

我们后人理解历史人物主要有三种途径:历史事实、文学故事、民间传说,它们的真实性却是依次递减的。

刘伯温的这条预言,充其量是民间传说或文学故事,而不是历史事实。

为什么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像朱元璋这样的草根皇帝,当政之后最怕什么?

最怕别人也像他一样认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从而再来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为了杜绝这种观念和事件的发生,这些已经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就大力鼓吹起“天命神授”这套说辞来。

他们意在告诉民众:我能当皇帝,那是因为上天选择了我,我出生不凡、身负天命,你们普罗大众没那个命,就不要做皇帝的梦了。

普通百姓如果对此深信不疑,就会安心做自己的顺民,不会再有任何非分之想了。

稳定住绝大多数的人口,他们才能坐稳皇帝的宝座。

看到没?刘伯温的这个预言,实际上是统治者为这个目的杜撰出来的。

为什么刘伯温在朱元璋小时候就预言,他能当上皇帝?真相原来如此

二、为什么这个预言,由刘伯温的口说出来会更有说服力?

首先,抛开民间传说不谈,刘伯温确实是个饱学之士,博古通今,尤善阴阳、风水之学。

刘伯温在追随朱元璋之前,曾多次给当地望族勘定墓地、选定婚丧嫁娶的吉日。

其次,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屡献奇策,犹如神助。

《明史》就曾记载:“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明太祖朱元璋能打败张士诚、平定中原,成就帝业,靠的大多是刘伯温向朱元璋进献的计策。

为什么刘伯温在朱元璋小时候就预言,他能当上皇帝?真相原来如此

三、如果刘伯温真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为什么没有预知到,自己的晚年会如此凄凉?

朱元璋登基后,对众大臣论功行赏,刘伯温被封“诚意伯”,谁知第二年,朱元璋就“赐他归老于乡”,后来又因受到胡惟庸的挑唆,“遂夺基禄”。

等于说,跟着朱元璋浴血奋战了大半辈子,还没来得及享福呢,刘伯温就被赶回老家去了,后来索性连俸禄也被剥夺了。

为了向皇帝陛下表明自己的清白,刘伯温又来到了京城,再也不敢离开半步。

但,又急又气的刘伯温很快就病倒了。

《明史·刘基传》接着说道:“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

在朱元璋的授意下,胡惟庸带着太医来给刘伯温看病,但喝了太医的药,他的病情反而越来越重了。

一个月后,刘伯温就去世了。

于是,就有很多人猜测,刘伯温其实是被人毒死的。

如果他真有强大的预言本事,应该早早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相关文章

如果信陵君穿越到现代,还能“窃符救赵”成功吗?

公元前 258 年,秦国围攻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魏王害怕秦国攻魏,不敢出兵救赵。 信陵君魏无忌偷出兵符,调兵抗击秦军,缓解了赵国的燃眉之急。“信陵君窃符救赵” 的故事众所周知。《资治通鉴》记载,信陵君窃取魏军兵符,调兵八万,击退秦军。然而,如果将八万士兵比喻成现代社会的八万条数据,“窃符调兵

2025-04-21 03:56:03

武则天对唐朝做多大贡献被称为千古一帝?到底值不值得呢?

说到武则天,很多人都不陌生,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女统治者,这一位女性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尤其是武则天被称为千古一帝,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武则天的基本资料。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3年,是唐朝有名的女政治家、女军事

2025-04-21 03:28:11

是领袖、统治者还是暴君?浅论武则天在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她统治了唐朝的后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地位,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她是一个优秀的领袖和统治者,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暴君和僭越者。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是一个领袖、统治者还是暴君,以及她的

2025-04-21 02:19:59

从“围魏救赵”到“窃符救赵”,赵魏之间发生了什么?

围魏救赵,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出手相助,攻打魏都大梁,解赵国之围;窃符救赵,秦国攻打赵国,魏国出手相助,和楚国联手攻打秦国,解赵国之围。魏赵之间发生了什么,导致魏国对赵国是又打又救的?赵国又是怎么回事,总是被救?要明白这些,得先看看他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元前353年;窃符救赵,发生在

2025-04-21 01:28:13

大功告成:女皇武则天千古一帝

成语“大功告成”出自嵩山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个故事。一是大禹治水成功,玉皇大帝赐大禹一件黑色的玉器(玄圭),并在嵩山万岁峰悬崖处赐无字匾,告诉世人,成功于天下(可参考“匾挂石崖”一文)。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一生却与中岳嵩山有着紧密的联系,她当皇帝和实际执政期间,有史料记载的就有八次来到

2025-04-21 01:15:1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