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林黛玉怎么死的旧版(林黛玉真正的死因)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5 11:00:27    

宝玉喜迎亲,黛玉身死时。在我国四大名著之《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死一直是许多人心里无法释怀的一大悲剧,而木石同盟终究抵不过金玉良缘,也是许多人对林黛玉悲惨结局的一种慨叹。

不过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的原作者曹雪芹先生在世时并没有把这本传世之作写完,因而如今流传最广的一百二十回版本的红楼中,后四十回都是由一位名叫高鹗的清朝人士续写。

既是续写,人物的结局就定然与曹雪芹先生所想的有些差距,是以多年来,诸多红学家都对红楼中人物的结局产生了不同猜想,而林黛玉作为其中的关键人物,自然获得了更多关注。

到如今,有关林黛玉结局的猜想大体分为三种,一是被毒杀,二是上吊自尽,三是泪尽而亡。接下来,我们便将这三种说法一一展开,看看一代才女林黛玉究竟是因何而死。

被毒杀。

有人认为,林黛玉之所以会突然离世,完全是因为王夫人与薛姨妈等人将她视为金玉良缘的阻碍,于是在后期通过送燕窝将她毒害。要知道,书中贾府最为鼎盛的时候,就是元春被封妃之时。元春封妃后,王夫人应该已在私下里与女儿说过希望宝玉将来所娶之人是宝钗,于是在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拢红麝串”中才会出现元春赐礼,唯有宝玉与宝钗相同的情节。可后来元春身死宫中,贾府逐渐败落,王夫人最大的依靠没了,就很难再在与贾母的斗争中占据上风。因此有人猜想,林黛玉或许是被王夫人与薛家合谋毒死,以促成宝玉与宝钗的姻缘。

不过这种猜想太过于悬浮,且不说林黛玉本就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就是王夫人与薛姨妈,也万万不会有毒害官员之女的胆子,毕竟一旦被查出来,就是会牵连家人的大罪。所以毒害一说,显然是不太靠谱。

上吊自尽。

在书中,贾宝玉曾入太虚幻境,并在警幻仙姑的引导下,看见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中对应宝黛二人的判词为“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有人通过“玉带林中挂”这一句猜想林黛玉最后应该是上吊自尽。若按判词来讲,此猜想的确有几分可信之处。不过判词之外,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判词图画。按书中描写,这句判词对应的画面是“四柱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试想,当一个人上吊时,如何会把带子悬在四枝枯木上?这显然不是上吊的画面,反而像京剧演员上台时,腰间挂着玉带的情状。所以上吊一说,也不足够令人信服。

泪尽而亡。

说到这个猜想,就不得不提起宝玉与黛玉的前世,也就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神瑛侍者为绛珠仙草灌溉甘露,助她修成人形,是为绛珠仙子。于是在神瑛侍者下凡后,绛珠仙子也随之下凡,以报答神瑛侍者当年对她的恩情。如何报答呢?便是偿尽此生的眼泪。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红楼梦》的前几十回里,林黛玉常常因各种原因流泪,直至第四十九回,她忽然说,自己虽然心酸,眼泪却比前些年少了许多。这便是她的眼泪将要偿尽的先兆。

除此之外,书中的《提帕三绝·三》中还有一句诗写“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寓意就是湘妃泪洒竹上,郁郁而终。湘妃是谁?是林黛玉。谁的居所有竹子?还是林黛玉。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林黛玉最有可能的死因,是偿还了神瑛侍者前世的恩情,最终泪尽而亡。

说了这么多,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想必大家心中也有了答案。可惜后人终究不是曹雪芹,续写出的结局也失了几分意境。有关书中姑娘们真正的结局,或许我们并没有能探明的那一天,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缺失,对曹公而言,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不过好在曹公为后人留下的艺术财富,仍在时间里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相关文章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

王勃:唐朝的天才诗人,终年27岁,躲过杀人抵命,却难躲溺水而亡

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

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

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为何李悝与商鞅,二人最后结局却不相同

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八位心腹部下,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