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金的摄政王,多尔衮无疑是极具军事才华的。拥兵百万的大明之所以会败在后金的手上,主要有几点原因:一、自天启朝开始,明朝内部陷入了激烈的党争之中(阉党和东林党一直争斗不休)。毛文龙就是阉党一系的官员,而袁崇焕的恩师就是东林党中的骨干。二、后金采用了正确的作战策略。努尔哈赤病逝后,皇太极大力发展女真族势力,但这依然改变不了大明强大,后金弱小的事实。于是皇太极决定和蒙古联姻,以此来增强后金的实力,与此同时多尔衮和多铎兄弟向皇太极提出了一个建议:稳定后方占领朝鲜,利用朝鲜的粮草和马匹逐鹿中原。
一边的后金在竭力稳定大后方,另一边的袁崇焕却诛杀了袭扰后金后方的毛文龙。此消彼长之下,再无后顾之忧的后金,终于可以尽全力挥师中原。通过这些可以知道两点:一、军事才能出众的多尔衮、多铎是后金问鼎中原的奠基者。二、多尔衮、多铎应该算是戎马半生。但清史资料却记载,戎马半生的多尔衮,最终的死因却是坠马而亡。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有些可笑。多尔衮真实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请听编者详细道来。
皇太极暴毙而亡后,多尔衮和豪格对汗位展开了角逐。当时多尔衮的实力是明显强于豪格的。就在多尔衮即将坐上汗王时,索尼、鳌拜等忠于皇太极的臣子却提出了反对意见。索尼等人主张汗位可以不由豪格来继承,但必须由皇太极的子嗣来继承。如果多尔衮仗势夺取汗位,那么索尼等人将联手豪格。真要那样的话,八旗顷刻之间就会陷入内斗。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无奈的多尔衮只好做出让步。众人商议过后决定,拥立福临为新的汗王,多尔衮和豪格作为福临的辅政亲王。
福临登基后,多尔衮利用计谋将豪格调往四川(征伐张献忠)。豪格得胜还朝后,多尔衮已经独揽朝中大权。最终豪格本人更是被多尔衮,逼迫幽禁至死,其福晋也被多尔衮霸占。就在权势达到顶峰时,多尔衮却不幸坠马而亡。清史资料记载,多尔衮是在一次出塞(承德避暑山庄附近)打猎时,突然坠马重伤而亡。多尔衮死时,只有三十九岁。戎马半生又正值壮年的他,却为何死得如此莫名其妙呢?
在一本叫做《十叶野闻》的书中,写明了多尔衮的真实死因。后金入主中原后,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突然感染了天花。多铎死后,伤心的多尔衮开始沉迷于酒色。要知道当时的多尔衮有十多位妻妾,这些妻妾却没有给多尔衮,诞下过任何子嗣。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后金入主中原前,多尔衮忙于国事,没有精力繁衍子嗣。豪格死后,没有了政敌的多尔衮终于可以安心享受了,不想弟弟却突然病逝。因多铎之死,终日沉迷于酒色的多尔衮,最终身体不支。
就在这时孝庄派人给多尔衮送来了一种药:西土丸。《十叶野闻》记载,西土丸是后金宫廷秘药。海兰珠死后,身体每况愈下的皇太极,就曾下令太医院,给自己制作这种大补的药丸。皇太极壮年暴毙,正是因为长期服用这种药丸。后来多尔衮因多铎身死一事,终日伤心,沉迷于女色,孝庄就又将,皇太极服用过的这种药丸,送给了多尔衮。身体本就极度虚弱的多尔衮,长期服用大补的药丸,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多尔衮坠马而亡的真实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长期服用西土丸,导致精神恍惚所致。
皇太极服用西土丸暴毙而亡,孝庄不可能不知道。但她依然将这种药丸送给多尔衮,是不是想帮助儿子除掉多尔衮呢?孝庄可能正是利用了,多尔衮对自己的信赖,害死了多尔衮。孝庄有没有嫁给过多尔衮?清史资料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多尔衮在逼死豪格期间,确实曾逼迫福临封自己为皇叔父摄政王。
随之便可以说福临执政时,朝野内外应该是有流传过孝庄和多尔衮关系暧昧的绯闻的。很可能就是因为绯闻的流传,孝庄才不得不对多尔衮痛下杀手。因为母亲的绯闻,又因为兄长(豪格)曾被多尔衮逼死,福临才会在多尔衮死后,下令掘了多尔衮的坟墓,福临此举是为了泄去心头之恨。历史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清史学家去进一步考证。
公元前258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向魏国的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公子无忌)求救。心细的人会有疑问,这应该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怎么成为了两位公子之间的私人交往故事了。原来,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的求救使者络绎不绝。平原君责备信陵君,
2025-05-12 01:25:58信陵君是战国末期一个特别有名且特殊的人物。当年站在乱世舞台上的有这样一个群体,就像以前的F4,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他们全都是在当时战国诸雄当中有一定名气,担当一定的爵位,左右了一定的国政的封侯。不是诸侯王的子侄兄弟,就是诸侯王的丞相大臣。分别是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
2025-05-12 01:18:55(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