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商鞅的老师是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7 13:46:49    


商鞅是秦国法家的代表,王安石曾称赞他的变法是“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作为一名法家代表,到底师从于谁,众说纷纭。

一、先秦法家来源于儒家

春秋战国是思想多元化、文化大繁荣的时代,法家思想产生于受到了儒家思想深刻的影响,其中含有许多儒家因素。

先秦早期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具有天然的联系,如因“撰次诸国法,著《法经》”而被视作法家鼻祖的李悝,他在青年时代曾师从子夏。子夏是孔子的高徒,为孔子去世后其子弟所形成的八个儒家分支中的“子夏之儒”的创始人,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他这个人讲究实用主义,但孔子不喜欢他太过功利主义,所以批评子夏是个“无为小人”、“小人儒”。不过,子夏在政治方面主张改革,很有魄力,这恰巧是后世法家极为推崇的。

子夏的思想对李悝的影响很大,李悝以儒学为基底,开创了崭新的法家之路。这些儒学因素在李悝为政的手段中可见一斑,李悝后来到魏国为相,改革中有“尽地力”“平籴法”,都是为了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护农民利益,这和儒家“爱民”“恤民”的思想是一致的。


先秦法家还有个著名人物吴起,早年师从曾子,后来弃儒从兵。刘向在《别录》也证实:“左丘明传曾申,申授卫人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吴起的思想包括“治四境之内,成训教, 变习俗, 使君臣有义,父子有序”,可见他也师承于儒家,崇尚“尊尊”“亲亲”。


二、商鞅的师承

李悝于公元前395年去世,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法家思想和改革经验,受益人包括他的老乡商鞅。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出生于公元前395年,两个人应该没打过照面。

商鞅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听说秦国君主要改革,就带着李悝写的《法经》跑过去了,《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法典,也成为了商鞅改革的蓝本,李悝可以算商鞅间接的老师。

商鞅在秦国得到国君支持,一开始施行改革没人信,就搞“徙木立信”那一套,这个法子实际上照搬了吴起在西河搞的“徙木立信”,如此说来吴起也算是商鞅的老师。


正是由于商鞅的经历无法脱离李悝和吴起,所以郭沫若评价商鞅“是魏文、武二侯时代儒家气息十分浓厚的空气中培养出来的人物,他的思想无疑也是从儒家蜕化出来的”,商鞅受到的儒家因素影响比我们想象中要更深刻。

但人很难自学成才,商鞅必定跟从具体人物学习过。有一个说法是,商鞅为尸佼的徒弟。尸佼是魏国人,一说鲁国人,他明于刑名之术,被称为“尸子”。

刘向较早提出商鞅之师为尸子,他考证说:“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又六万余言。卒,因葬蜀。”刘向认为商鞅在秦国改革时,尸子为其“谋事画计,立法理民”,直至商鞅被车裂,尸子才惶惶出逃。尸子为商鞅师者,这也是目前较为普及的观点。

相关文章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三国名声很好的四位降将,魏投蜀、蜀投魏各有两人,他们都是谁?

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