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民间流传最广,最接地气的神仙,那非钟馗莫属了。相信很大部分人知道钟馗是因为他的画像,历史上太多的有名画家对钟馗像都青睐有加,而对画作和门神像不太感冒的小伙伴们,估计是因为看过电视剧《天师钟馗》而对他有所了解。
在影视资源匮乏的年代,由金超群老师刻画的钟馗可以说是惟妙惟肖,深入人心,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是看过剧之后再去了解了这个人物,钟馗文化由来已久,得到大规模发展应该是在唐朝,相传,在唐玄宗时期,皇帝外出巡游后得了重病,一天夜里唐玄宗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醒之后病就不治而愈,这个梦就是关于钟馗。
在玄宗梦里,出现了一大一小两个鬼,大鬼将盗走皇帝珍宝的小鬼捉住并吃了,皇帝问他是谁,他回答说自己名叫钟馗,终南山人,原本是唐高祖时的中第进士,由于皇帝嫌弃他长相丑陋,决定不予录用,于是一气之下,就一头撞在了宫殿的台阶上自尽,高祖愧疚就赐他红官袍下葬,之后就专门从事捉鬼的事。唐玄宗于是找来画圣吴道子,命他将自己梦中的人画下来,悬于宫中来驱邪避怪,并封钟馗为"镇宅赐福圣君"。
后来还将吴道子所作钟馗捉鬼图刻板印刷,大量散发给百姓,皇帝将钟馗像作为新年礼物赐给大臣,在唐代也成为一种习惯,看来钟馗成为捉鬼的天师是起于唐代。后来到了北宋朝,沈括对唐玄宗梦钟馗的故事提出质疑,他在《梦溪补笔谈》中提到,南朝宋征西将军宗悫母亲墓碑上,碑文说宗悫的妹妹名字就叫钟馗,此外隋朝将领中有杨钟馗、乔钟馗,最后总结说钟馗之名由来已久,并非起自唐玄宗。北朝还有个名叫尧暄的人,本名叫钟葵,字辟邪,这样看来钟馗很早就带有驱邪避祸的含义了。
之后很多人对钟馗进行考证,并指出钟馗或许是终葵,《周礼·考工记》有"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终葵是殷商时期巫师所戴的方形尖顶面具,后来用于锤击的尖形工具被称为终葵,合音为椎,古人把椎当做作战的利器,而终葵作为面具的本意渐渐消失,但是其驱鬼的含义被保留了下来,到了南北朝时期,许多人取名有钟馗或终葵,便是希望像利器终葵一样辟邪驱鬼。随着秦汉古籍的大量出土,古代盛行的以椎击鬼也被人们知晓。
而钟馗最早的原型,是商代的伊尹,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原是奴隶出身,他才高八斗,成汤很欣赏他,封他为右相,伊尹也不负厚望帮助成汤消灭夏桀,后来伊尹成为太甲的老师,由于太甲不遵守成汤的方针政策,伊尹将他放逐,后来太甲潜出桐宫,杀了伊尹,伊尹便化为恶鬼终日不散,天帝念他助商灭夏有功,封他为钟馗。
现在我们知道,钟馗实际上从远古开始就是驱鬼的代名词,一直缓慢发展并流传下来,到唐代唐玄宗时期,钟馗才被人物化,有了具体的人物形象,到现代社会,钟馗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了。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