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和宗教信仰中,万物生灵死后会归于地府,而地府的统治者,称为十殿阎王。有人说不就是阎罗王吗?首先咱们纠正很多人的一个错误认知啊,阎罗王不等同于十殿阎王十殿阎王一共是十位,阎罗王只是十殿阎王中的一位。早期的佛教中,阎罗王原型是印度神话中的“阎摩罗王”,也是地府唯一的统治者。
只是后来佛教传入我国,结合了本土的一些特色有了变化,成了十殿阎王。正统佛教中没有十殿的说法,不过后来人们把这种结合了我国民俗的说法归于佛教,道教也随着沿用了这种说法。
根据《问地狱经》记载,阎罗王生前是毗沙国的国王,但是在我国,阎罗王的原型却是另外一个人,而且非常有名,这才导致很多人认为十殿阎王就等于是阎罗王了。不仅仅是阎罗王,十殿阎王各自都是有其原型的,也就是生前的前身。那么他们究竟都是谁呢?其中又有多少是我们熟悉的名人呢?
一殿秦广王名叫蒋子文,是后汉时期一个县尉小官。
这个人活着的时候酗酒好色,偏偏自己觉得自己天赋异禀,死了以后肯定能封神。后来在一次平叛中,蒋子文给阵亡了,可没想到之后他还真是数次显圣,而且很多百姓还都说亲眼见过,威风劲儿比活着的时候还要大。曹操知道了此事,还特意追封他一个钟山之王,把他显圣的钟山改名蒋山。这个蒋子文莫名其妙就成了十殿阎王之一。
二殿楚江王名叫历温,也是汉朝时期的人,据说还被封为义阳侯。
这个人物师弟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太多的个人事迹,不过您想,如果能封侯,那至少也是个有战功的人物了。当初关羽这样的人物,不也就是封了个汉寿亭侯么。义阳的话应该还是个县侯,可比亭侯还要大了。所以可想而知,这个历温应该也是个在当时有来头的。
三殿宋帝王叫做于懃,是一位唐朝人。
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天资聪明。据说他为了防止夜里读书犯困,就用独脚凳当椅子,只要困了独脚凳失去平衡,就会摔醒他,他好继续读。
有付出就有回报,于懃后来真的高中进士,入朝为官,甚至做到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在职期间也是非常廉洁清正,很受百姓的爱戴。在他去世后,老百姓还专门给他立祠祭拜。所以他能成为十殿阎王,这也是很大的原因。
四殿仵官王吕岱,字定公,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臣。
年轻时立了不少军功,官至大司马,可以说是为东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了。而且吕岱还是那个时期有名的老寿星。这位老爷子比廖化的年纪还要大,活了九十六岁。
在当时的生活条件再加上连年战乱,出生入死,能活到这个岁数的,在老百姓心里都能算是老神仙级别了。估计就是因为吕岱的长寿,而且生前又有大功绩,死后就被归入了十殿阎王的名单吧。
五殿阎罗王,这才是咱们一开始说的那位,他的原型是谁呢?包拯包希仁。
这算是目前为止大家最熟悉的人物了吧!包青天活着的时候,就相传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转世,这位宋朝的龙图阁大学士的故事,在民间那真是太多了。据说他是日断阳夜判阴,白天审阳间,夜里审阴间。我就是没弄明白,从文曲星变成阎罗王了,这个到底是晋升了还是降职了呢?
阎罗王包拯不但自己成了阎王,还把他的龙虎狗三口铡刀也带到了地府,开局自带装备啊,可见像包拯这样知名度极大的人物,不但在民间流传度最广,而且人们心里的级别都会莫名高了一层。十殿阎王以阎罗王最有名,和包拯的名气是绝对分不开的。
六殿卞城王名叫毕元宾,他是南北朝大将毕众敬的儿子,他父亲毕众敬在南北朝时期可以算是个名将了,不过毕众敬没成为阎王,他儿子倒是成功了。
这毕元宾也是个智勇双全,豪气冲天的人物,和他的名将老爹一起立了不少的功勋,后被封为须昌侯加平远将军。之后又是成了兖州刺史。他为官也是善待百姓清正廉明,很受老百姓的拥护。
七殿泰山王董和,字幼宰,汉末三国时期的蜀汉官员。
好像咱们说的这几位十殿阎王,出自汉朝时期的还不少呢。董和最初是在刘璋手下任成都县令,在任期间言传身教,改正了很多当时尊崇奢靡的习气作风。之后董和又任益州刺史,和当地的少数民族也是相处融洽,很有政治才干。
著名的丰都鬼城就在当时的益州,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巧合啊!之后刘备攻占益州,董和成为刘备的部下,为掌军中郎将,和诸葛亮一起主持府内的事务管理。董和去世后,诸葛亮对他的追思评价也是颇高的。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蜀中四相之一董允。
后面这三位,基本都能算是大家熟知的人了。
八殿都市王黄中庸
这位黄中庸大家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吧?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可以和司马光、欧阳修、包拯、韩琦等齐名的大人物了。这个人物的生平事迹咱们就不用多介绍了,单单就说一点:黄中庸去世后追封的谥号是“文正”。
各位,别小看“文正”这两个字,在古代历史上,人物将领能得到的最高规格的谥号,武将是“忠武”,文臣就是“文正”了!这个谥号可不是谁想得就能得到的,自从周王朝之后,历史上多少文武官员想要死后得到这样的谥号都得不到啊!
北宋时期除了黄中庸,也仅仅只有一个人得到了“文正”的谥号,就是王安石。由此可见当时黄中庸的声誉和地位了。
九殿平等王陆游,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知名的爱国志士。他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名句,只怕没有多少国人不知道吧!
不仅能写诗,陆游还是从古至今留有著作数最多的作家,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九千余首,还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南唐书》等等。难怪我小时候上学时就奇怪,怎么他的诗总背不完呢?
十殿转轮王薛礼
可能大家觉得这个名字有点陌生,可我要是说他另一个名字,您马上就知道了。薛礼字仁贵,没错,就是那个初唐名将薛仁贵!关于薛仁贵的故事,那可是太多了,什么三箭定天山啊,什么神勇收辽东啊,什么仁政高丽国啊,估计您比我还熟悉呢!不过据说最开始转轮王的位子并不是薛仁贵,而是隋朝名将韩擒虎,也不知道怎么就被薛仁贵给顶下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根据民间传说形成的说法,老百姓的愿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老百姓认可你,拥戴你,这种信念才能化成愿力,说你死后成了神仙,大家也才能认可,您说是不是?
看完了十殿阎王的生前原型,基本可以总结出来,这些说法的形成,一方面是当时统治政权的册立,一方面是来自于老百姓的信念聚集,也不排除还有一些是后人的揣度臆测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在三国历史上,孙权是一位举足轻重且影响深远的英主。他将父兄创立的江东基业推向了无与伦比的巅峰,成为东吴集团的扛鼎人物,故而史籍与民间都有许多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但在史家和民间艺人笔下,孙权形象呈现出来的却是两幅截然不同的面目: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孙权是具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的雄略之主;在民间艺
2025-08-21 01:19:11唐初名将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龙门县修存人,为河东王薛安都的六十孙。贞观末年之际,薛仁贵投军征高丽。相关战役之中,凭借极其出色的表现让唐太宗李世民欣赏不已,并自此进入了唐朝名将行列。随后数十年时间里面,薛仁贵为大唐王朝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然而纵观薛仁贵的一生就会发现,自李世明提拔,薛仁贵每
2025-08-20 02:55:08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