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牛结实怎么死的(电影《杀生》:若不合群,咋办?)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3 15:32:26    


电影《杀生》算得上是近年来颇有深度的电影,难能可贵的是,在探究人性的同时,把故事讲得很有趣味,少了很多说教,观众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自己去思考。

这个故事,其实就发生在寻常生活里,无非就是一个做事情离经叛道,不在乎大家感受、不关注世俗看法的人,被大家用一种无形的方式消灭的故事。

黄渤饰演的牛结实,是一个妥妥的无赖泼皮,成天无所事事,要么理直气壮的偷看人家隐私,要么到老实人的店里强行赊账,反正就是随时得给村里乡邻们惹点事,让人家不痛快。

如果说这些事情只是给大家增添一些生活的烦恼,倒还不是那么的讨厌,关键是这人不分轻重,给即将突破年龄记录的人饮酒,导致人家一命呜呼,砸了长寿镇的招牌。

更加过分的是,他还不顾习俗约定,把用于祭祀的女人救起来,抱回家里做自己的老婆,还让人家怀了孩子。

总而言之,牛结实就是一个土流氓,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烦恼,镇子里没人喜欢他,除了那个被他救起来的寡妇。

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评论牛结实的种种作为,往往不客观,比如说这人罪不至死,比如说小施惩戒即可,等等。

实际上,如果把我们带入到长寿镇里,你就是一个普通居民,大抵对牛结实这样的人深恶痛绝,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绝无半点怜悯。

但有一个前提,那便是任何人都不愿意去做那个恶人,尤其是把牛结实杀害。所以当苏有朋饰演的牛医生告诉大家“杀了牛结实”的时候,几乎无人赞同,甚至提出“犯法”而不敢苟同。

当牛医生换了个说法,“永远都不想再见到他”,这个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乎,由牛医生出谋划策,全村人一起参与,用尽各种方法,让牛结实以为自己得了重病,硬生生在恐惧中把自己吓死。

人性之深邃,可见一斑。

先来说说牛医生这个人,当真是深谙人性。

一方面,他和牛结实有仇,其实这个仇当真谈不上,真正杀害牛医生家人的,是他自己。正因为自己为了躲避牛结实,才把门窗全部堵住,导致熏腊肉的烟雾没有散出去,导致家人中毒而亡。

可牛医生永远不会承认这一点,把自己的错误归结到别人身上,是最轻松的脱罪之法,是大多数人下意识的行为,以此逃避对自己的谴责,甚至寄希望于把这个替罪羊逼入绝境,来把自己往深层次蒙蔽。

骗自己久了,自己也就相信了。

这是牛医生自己的人性,懦弱、逃避、胆小。实际上,牛医生在害怕谁呢?只是自己罢了,他又何尝不知道,用计杀死牛结实以后,自己依旧无法从罪过中走出来呢?

他当然懂,可他必须要这样去做,至少当下解决了牛结实,可以换来片刻的心安理得。毕竟,他需要继续骗自己,才可以换来片刻宁静。

另一方面,牛医生不愿意自己双手沾血,利用了村民们对牛结实的怨恨,把牛结实推向了村民们的对立面,让大家去合力对付他。

同时,他明白这些村民们和他一样,不愿意双手沾血,不愿意背负违法的罪名,于是乎他把村民们分成了无数的刀。

有的村民说牛结实生病了,有的村民恐吓牛结实,把“杀害牛结实”这件事实现均摊,每个人都没有违法,却把牛结实逼入绝境。

你要说牛结实不是这群村民们杀害的?这话当然对,毕竟没人拿刀捅他、砍他,他是被自己吓死的,和村民们无关。

可你要说牛结实的死,和这群村民无关,那绝对站不住脚,他们每个人都有份儿。非要细致一点的话,牛医生是主犯,其他人是从犯,只是拿刀的与做刀的关系罢了。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高级的阳谋,所谓兵不血刃,便是如此。

对这部电影的讨论,如果仅限于正义,那则毫无意义。抛开这些不谈,站在两个立场的角度来分析,倒是很有意义。

第一个立场,则是大众立场。

大众当中,某个人特别不合群,大家都想除之而后快,却又不想背上非正义的骂名,那么沉默的顺从,其实也是为恶。

你以为长寿镇的众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你以为他们不知道牛医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吗?你以为他们不知道这样做讲话置牛结实于死地吗?他们都知道,心里明白着呢。

他们在口头上逼迫牛医生披上正义的马甲,仿佛顺从了牛医生,实际上只是把牛医生的利用顺手而为之,反过来利用牛医生罢了。

如若成功,他们当然心照不宣的皆大欢喜;如若不成功,牛医生才是最大的恶人。牛医生以为利用了长寿镇众人,实际上他才是被利用而不自知,所有的后果都将由牛医生承担,这群人永远都站在有利的立场。

有利则共享,有难则独属于牛医生。看吧,众人的智慧,总是高于单独个人的,即使那个单独个人聪明绝顶。

第二个立场,则是牛结实的立场。

他其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训——你可以不惧任何人,或者任何约定俗成的东西,你甚至可以在某个群体中依靠蛮力横着走,但真不要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不然你就会面对所有人的攻讦。

当然,这还不是最恼火的事情,最恼火的事情在于,你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了自己,不愿意认认真真的评估自己、相信自己,那么终将被自己打败。

换句话说,当你不合群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三件事情:一是自知,二也是自知,三还是自知。至于选择,要么改,要么别怀疑,一路硬刚到底。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