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白之谜(68)|| 李白“梦笔生花”的典故出于何处?梦笔生花是谁的主人公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4 10:01:59    


“梦笔生花”最初典出《南史•纪少瑜传》。相传纪少瑜幼年时,才华平平。但他刻苦用功,十分勤奋,他的诚心感动了文神。一天晚上,他仍像往常一样认真读书,看着看着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睡梦中,一著名文人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如果用这支笔定能写出最妙的文章。纪少瑜梦醒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突飞猛进,终成一代名家。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有载:“李太白小时候,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民间相传,一天深夜,李白于睡意朦胧中,一边吟诗,一边随风飘到了一座海上的仙山。只见四周云海苍茫,花木葱茏。李白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正在这时,一支巨大的毛笔耸出云海,足有十多丈高,像玉柱一般。李白心想:“如果能得到这支巨笔,用大地作砚,蘸海水为墨,拿蓝天当纸,写尽人间美景,那该有多好。”

就在他浮想联翩时,忽听见一阵悠扬悦耳的仙乐,并有五色光芒从笔端射出,接着在笔尖开出一朵鲜艳的红花。那支生花笔渐渐移动,朝着他飘然而来。李白眼看那支光芒四射的生花妙笔越来越近,便伸手去取,当快要摸到粗壮的笔杆时,李白惊醒,原来是黄粱一梦。李白梦醒后,反复回想梦中情景,总想不出是在什么地方。之后,他决心遍访名山大川,寻找梦中仙境。

后来,李白云游到黄山,见一支生花巨笔,不觉失声大叫:“以前我梦中所见的生花巨笔,原来就在这里。”

后用此语比喻才情横溢,文思敏捷,文采灿然。

《南史》为唐朝李延寿撰,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可见,“梦笔生花”并非专属李白的“原创”,是后人使用了“移花接木”之术,冠在了李白头上。“原创” 纪少瑜早已淹没于历史的烟云,也罕见其诗文。用在李白身上,虽是后人的“夺爱”,倒是找到了真正相与之匹配的主。












相关文章

王勃:唐朝的天才诗人,终年27岁,躲过杀人抵命,却难躲溺水而亡

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

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

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为何李悝与商鞅,二人最后结局却不相同

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八位心腹部下,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

14首诗纵览杜牧的一生,才华横溢、生不逢时、郁郁而终

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