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最初典出《南史•纪少瑜传》。相传纪少瑜幼年时,才华平平。但他刻苦用功,十分勤奋,他的诚心感动了文神。一天晚上,他仍像往常一样认真读书,看着看着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睡梦中,一著名文人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如果用这支笔定能写出最妙的文章。纪少瑜梦醒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突飞猛进,终成一代名家。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有载:“李太白小时候,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民间相传,一天深夜,李白于睡意朦胧中,一边吟诗,一边随风飘到了一座海上的仙山。只见四周云海苍茫,花木葱茏。李白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正在这时,一支巨大的毛笔耸出云海,足有十多丈高,像玉柱一般。李白心想:“如果能得到这支巨笔,用大地作砚,蘸海水为墨,拿蓝天当纸,写尽人间美景,那该有多好。”
就在他浮想联翩时,忽听见一阵悠扬悦耳的仙乐,并有五色光芒从笔端射出,接着在笔尖开出一朵鲜艳的红花。那支生花笔渐渐移动,朝着他飘然而来。李白眼看那支光芒四射的生花妙笔越来越近,便伸手去取,当快要摸到粗壮的笔杆时,李白惊醒,原来是黄粱一梦。李白梦醒后,反复回想梦中情景,总想不出是在什么地方。之后,他决心遍访名山大川,寻找梦中仙境。
后来,李白云游到黄山,见一支生花巨笔,不觉失声大叫:“以前我梦中所见的生花巨笔,原来就在这里。”
后用此语比喻才情横溢,文思敏捷,文采灿然。
《南史》为唐朝李延寿撰,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可见,“梦笔生花”并非专属李白的“原创”,是后人使用了“移花接木”之术,冠在了李白头上。“原创” 纪少瑜早已淹没于历史的烟云,也罕见其诗文。用在李白身上,虽是后人的“夺爱”,倒是找到了真正相与之匹配的主。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