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幸福快乐、阖家美满是我们最常听到的祝福。人的一生中不同阶段里的幸福也会各有不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文艺君想提醒手机屏幕前的你,为了自己小家幸福而奔波忙碌的时候,不要忘记老家的父母亲。
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来说,来自子女亲情的关照就是幸福,是他们激发生活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雨露。《给母亲打电话》是赵丽宏的散文新作,记述了他与母亲温馨动人的回忆,饱含着母子间深厚的情感与关怀,颇为动人。
今日文摘分享《给母亲打电话》一书中的同名散文,与君共赏。
《给母亲打电话》
赵丽宏
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语速很慢,含混不清,仿佛远隔着万水千山。我的话,她似乎听不见,最近经常是这样。我在网上搜索助听器,挑选了一款最好的。我想让母亲尽快用上助听器,希望她能恢复听力。
母亲今年98岁了,我每天晚上和她通电话,二十多年没有中断过。不管我走到哪里,哪怕到了地球的另一边,我也要算准时差,在北京时间晚上九点半给母亲打电话,她在等我。如果接不到我的电话,她会无法入睡。和母亲通电话,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必须之事。
母亲是敏感细腻的人,在电话中,她总是轻声轻气,但思路很清晰。和母亲通电话,话题很丰富,从陈年往事,到日常生活。母亲喜欢回忆往事,前些年,她总是在电话里问我:“还记得你两岁的时候吗?”她说,“我下班回来,你正坐在马桶上,看到我,裤子也不拉就从马桶上跳起来,奔过来,光着屁股,嘴里不停地大声喊着妈妈。”母亲这样的回忆,使我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
母亲常常在电话中问我:“你又在写什么文章?你又出了什么新书?”这样的问题,在我年轻的时候母亲从来不问我。我一直以为母亲对我的写作不感兴趣,所以也从不把我的书送给她。
但是后来我发现,母亲其实非常关心我的写作,在我家老宅的一间暗室中,有一个书橱,里面存放着我多年来出版的每一本书,这是母亲背着我想方设法收集来的。这使我惭愧不已,从2000年开始,每出一本新书,都先送给母亲。母亲从老宅搬出来住进了高层公寓,客厅里有了几个大书柜。但她觉得书柜离她太远,便在卧室的床边墙角自己搭建了一个书架,放的都是我近年送给她的新书。我知道她珍视这个自制的小书架。她说:“这是你在陪我。”
母亲性格独立好强,一个人住在八楼的公寓中,一直拒绝请人陪护,也不要钟点工,坚持生活自理。好在哥哥住在对门,每天会过来照顾她。几个姐姐,也常常轮流来陪她。我的儿子为她买了一部手机,还教会她用手机收发微信,用手机视频。从孙子那里学习新鲜的事情,对她是莫大的快乐。但是我不习惯视频,每次通电话,还是打母亲的座机。
最近,感觉母亲的听力在一天天减弱,我说的话她常常听不清楚,有时答非所问。我们通话的时间,也在一天天缩短。很多次,我打电话到母亲家,电话忙音。我知道,那是母亲的电话话筒没有搁置好。打她的手机,她也不接。没办法,只能打电话给哥哥,哥哥从对门赶过来,检查了母亲的电话,然后我再打过去。
前些日子,我带着助听器去看望母亲。母亲戴上助听器,高兴地说:“好,现在能听清楚了。”看着母亲的笑容,我无法形容内心的欢欣。我想,以后母亲可以像以前一样和我通电话了。我没想到,助听器的效果,其实并不太好,有时会发出很大的嗡嗡声,母亲难得把它戴在耳朵上。但她总是在电话里夸奖助听器,她是想让我高兴,让我觉得这个助听器没有白买。
母亲的听力大概很难恢复了,但我还是每天准时给她打电话。我们无法再像从前那样谈心聊天,不管我说什么,不管我问她什么,她总是自顾自说话。电话里,传来母亲一遍又一遍的叮嘱:“你别熬夜,早点睡啊。”世界上,有什么比母亲的声音更温暖更珍贵呢!
(选自《给母亲打电话》一书)
赵丽宏给孩子的美文系列·名师导读版(三本套)
《飞来树》
《给母亲打电话》
《音乐的翅膀》
赵丽宏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套书是赵丽宏专为青少年读者打造的的散文集。书中不仅收录了多篇赵老师的经典散文名篇,还收录了入选各地中小学生课本以及出现在试卷阅读题中的篇目。这些作品既有对人生的感悟、世象的描绘,也有对历史的探寻、艺术的品评,饱含真挚的情感和智慧的哲思。本套书邀请知名语文教师冷玉斌倾情导读,带领读者领略名家风采,提升写作能力。
作者简介:赵丽宏,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1952年生于上海。著有散文集、诗集、小说和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九十余部。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2013年获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2014年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19年获罗马尼亚“米哈伊•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奖”,被选为法国科学、艺术人文学院院士。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韩、阿拉伯、波斯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发表出版。有数十篇散文被收入国内外各种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
图文编辑:胡冰倩
责任编辑:夏 萍审 核:阳继波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