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点名的就是赵匡胤,缺那么一丝文人墨客的风雅。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最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中原大地,开创了宋朝数百年的盛世。但说到底他是个军人,“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得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还创造了一套拳法叫“太祖长拳”。
说好听点,赵匡胤是个威风八面的猛将,是个武林高手,说难听点,就是一介武夫,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武夫建立的宋朝,却造就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事业的巅峰。
后世有学者这么评价:“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科技领域,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航海技术都是在宋代发扬光大的;唐宋八大家宋代包揽了六个;至于其他的什么理学、史学、艺术、字画、瓷器、教育,那都是全面开花。
网上有人说,文人如果要投胎,哪都别去,就去宋朝。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盛,最重要的是,宋代是言论控制最不严格的王朝,真真是“满朝皆紫贵,尽是读书人”。
为何宋代文人这么好命呢?为什么是宋太祖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高峰朝代呢?
1.分权制衡,稳定朝政
话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功登基后,一步步平定四方割据,统一了十国。这大片的天下都打下来了,现在摆在赵匡胤面前的是如何治理天下。
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迭,其根源正是武夫当国,军阀们在马上得天下,同样是在马上治天下,结果就导致短短50年左右的时间里,换了5个朝代。现在登上皇帝宝座的是他赵匡胤,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他的大宋只会重蹈覆辙。
于是,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几个跟自己打天下的禁军统领解除军职,兵权回归自己手上。但这并不能代表他的皇位就坐稳了,还有地方权力同样存在威胁。
怎么解决呢,赵匡胤也想不出办法,他就找宰相赵普商量。赵普这人,实际上读书不多,野史记载说他能拿得出手的就读了半部书,“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读书不多,并不代表他见识短、政治水平差。
赵普说:“因为藩镇势力强大罢了。说起来就是君王弱小,臣子太强。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要削弱藩镇的权力,还要把他们的财权和兵权都收起来。”
赵匡胤一听,恍然大悟。接下来,一系列限制节度使权力的举措落实到全国了。
首先,为了防止将帅权力过大,出台了“更戍法“,也就是频繁调动将领的岗位,今年你驻守河南,明年可能就驻守江西,这么一来,兵就不在是你个人的嫡系,正所谓,“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谁再想造反,连个铁杆的亲信部队都没有了;
第二,地方财政税收转移到文官手中,以前节度使是一手握着枪杆子,一手握着地方钱袋子,宋太祖的改革措施是,另行委派文官到地方监督、执行地方财政税收;
第三,地方官员都是文官,他们的权力也被限制了,比如设置了“通判”一职,作为地方官的副手,这就使得一方大员的权力被分割开了。
枪械入国库,钱粮也入国库,地方上的权力大大削弱,中央权力逐步增强,如今,谁再想武装叛乱也不大可能了。在纷乱了几百年之后,中华大地终于打下了一个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基础,迎来了日后大宋王朝经济文化全面飞速发展的几百年。
2.兴文化事业,重用读书人
平定了叛乱,稳定了朝政,时间一晃就到了公元963年,也就是宋太祖登基的第3年,他决定改个年号。
关于换年号的问题,宋太祖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有吉祥、大气的寓意,二是得独一无二,不能和前代用过的年号重合。
没多久,赵普就跑来献策了,给出了“乾德”这个词。 “乾德”一词来自《周易》中的“乾龙之德”,寓意大气磅礴,确实不错,宋太祖也觉得很好,于是问赵普:“这个名字之前没被别人用过吧?”毕竟是皇帝用的,搞个二手年号那就不好了。
一千多年前也没有百度,人们对前代事情的了解几乎完全取决于读书多少。赵普当官之前有个外号,叫“村学究”。看这称呼就能明白,大概是读书虽然读过,但水平就很次了。确实,赵普也就看过半本《论语》,原来虽然勉强算个文官,但做的都是记账之类的事。
不过这会赵普倒是很有底气,拍着胸脯保证乾德这个词之前绝对没被人用过。于是,大宋朝的第二个年号就这样确定了。
四年以后的一天,宋太祖在后宫休息,注意到一个嫔妃正在照镜子,镜子明晃晃的,宋太祖随手就拿过来看了下。嫔妃说:“这面镜子是臣妾五年前在四川买的……”话刚说到这,翻来覆去看镜子的宋太祖怔住了。原来镜子上面赫然刻着“乾德四年”。今年是大宋的乾德四年,五年前就有人买到了乾德四年的镜子,这是怎么回事?
这下宋太祖也没心思在后宫休息了,拿起镜子就上了朝堂,立刻召集大臣:“这面镜子是别人五年前买的,五年前就有乾德四年了!”
赵普心里咯噔了一下。
没等赵普咯噔完,宋太祖下令叫两个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翰林学士进殿,让他们说说还有哪个王朝用过乾德当年号。很快,翰林学士就查出,前蜀的王洐用过“乾德”当年号,一共用了六年。赵匡胤拿起一支毛笔,蘸足了墨水走到赵普面前,在他脸上划了一个大黑叉。
赵匡胤随后转过身来,对大臣们说:“看来宰相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当宰相得先是读书人!”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事情说起来的确是赵普的错,挨罚也活该。但宋太祖如此不满,显然是另有深意。五代以来,天下大乱,文化教育全都废弛。宋太祖心里盘算的是扭转这个局面,不仅要让宰相读书,更要让天下人一起读书。也正是在宋太祖的亲自督促下,晚唐以来荒废已久的文化再度繁荣了起来。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宋真宗赵恒亲自写的《劝学诗》。还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句子,也是从宋朝开始流传的。
除了“宰相当用读书人”,宋太祖还有一条影响宋朝更为深远的圣谕,那就是“不得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在太祖皇帝铁律的保护下,读书不仅成了最有效的进步阶梯,也成了受人尊敬的最有效法宝。宋朝的文化大辉煌也正是由此打开。
3.科举取士,重用人才
宰相既然已经被确定是读书人了,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当时的顶级人才。但光凭宰相一个人有才还不够,如果别的官员都武夫,治理天下也会乱糟糟的。宋太祖深知,新生的大宋政权要想稳固,就必须从中央到地方,有一大批杰出且忠诚的人才能为之服务。但这几十年来天下大乱,留给宋朝一个烂摊子,又应该怎样从这个烂摊子中选拔人才呢?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其实就是选拔官员,所以政府非常重视这件事。春秋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其中一条核心就是有军功才能有官位。到了汉代,选拔方式有了变化,被称为“察举制度”,由地方长官向朝廷推荐优秀的人才,这种方法固然扩大了选拔面,但也有显著的问题,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的状况。
于是到了三国时期,求贤若渴的曹操改变了过去的方法,在地方州郡新设了名为“中正”的官员,专门负责寻找本地的人才,根据家世、道德、才能三方面,将人才分为九个品级,推荐给朝廷,被称为“九品中正制”。这看上去不错,但发展到后来,只有世家大族才能被推举得官,贫寒出身者即便再优秀,也无人推举,这就是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到了隋唐时代,新的变化发生了,科举制度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但科举制度并非唐代唯一的选官方法,距离制度的成熟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宋朝成立后,面对如何选官的问题,宋太祖睿智地选择了科举制度,将其作为宋代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机制。为什么说宋太祖睿智,因为只有科举制度,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要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只能是在考卷上下功夫,展其他的家世、门第、财富都没有用。
宋太祖一面开科举,一面终止了长期以来高官举荐的选官模式。为了确保科举制的有效,宋太祖还加强了中间环节的管理。首先是增加了复试的环节,进士要在宰相面前进行复试;其次是严格管理“官二代”,为了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官员子弟们参加科举,都要另外单独考试;到最后,宋太祖还要亲自当考官,在大殿上当堂测试,亲自阅卷,任你关系再硬、财力再足,也没本事行贿到皇帝那里。
考上进士的人,名字按照成绩高低张榜公布,昭示天下,公平、公正、公开,一个都不能少。这就是所谓的金榜题名了。
毫无疑问,这样的科举考试获胜者中,会有一些缺少实际能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但从宏观上看,正是因为唯成绩是论,才彻底摆脱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即便家族有权有势,子弟如果没有才学、考不出好成绩,照样不能做官。
反之,即便出身贫寒,但若勤学苦读、满腹经纶,通过科举考试可一举翻身,跻身上层社会。比如一代名臣范仲淹,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一天的饭就是一小锅掺着野菜的粥。但凭借刻苦读书,范仲淹高中进士,从此摆脱了贫困的生活。
科举制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将人才输送给朝廷,真正地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谁要是在考试中作弊,无论是考生还是考官,都要受到重罚。
之后的朝代都沿袭了宋朝的做法,到了明清两代,科举几乎成为唯一的正途。这样的人才选拔方式,保证了社会的流动性,即便官居极品,儿孙想要延续家业辉煌,还是得勤学苦读,否则过不了两代,就成了平民百姓。这使得宋代以后的官二代、官三代、官四代显著减少,即便有,也都是著名的书香门第,而不是骄横跋扈的官宦子弟。
自古以来,公平、公正、公开就是选拔人才的核心要义,经过宋太祖的努力,科举制度最终最大可能的具备了这些特质,为大宋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也绵延不绝地影响着后世。直到现在,考试仍然是选拔人才的最关键途径。
此外,史上还有一个太祖遗训的传说。据说,赵匡胤生前曾找石匠刻了一块石碑,存放在太庙之中,并对周围人说,以后不管谁当皇帝,都得先到太庙中把这段文字默记于心,这道太祖遗训是什么呢?不得杀柴氏子孙!不得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子孙有违此誓者,皇天不佑!
卫庄公有三个几子,长子仁义,次子知礼,只有小儿子州吁为人骄纵。州吁是庄公的爱妾所生,所以庄公十分溺爱他,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问。卫国的大夫石碏为人正直,看不惯州吁的所作所为,经常劝说庄公管教其子。庄公不听。石碏有一个儿子叫石厚,从小就和州吁混在一起,为所欲为,经常做坏事。石碏知道后,便严厉地责骂他,
2024-11-23 11:00:10有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为什么石碏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呢?今天让我们来仔细品读一下《左传》之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春秋时期,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卫国人特地为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但是庄姜没有生孩子,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一子孝伯,可惜孝伯又夭
2024-11-23 10:45:31历史上的陆游,是个非常长寿的诗人,85岁!可你别以为他生活顺遂才如此长寿,他的一生,非常不得意!心有所爱,却不能长相守,又被迫娶了别人;胸怀壮志,却仕途坎坷,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门,看看陆游漫长却悲哀的生平。陆游这长寿的一生,很是悲催。但简单来说,基本用三首诗就可以概括
2024-11-23 10:31:26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
2024-11-23 10:16:2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