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陈天华简介(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

19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30 14:04:26    

1906年7月的一天,长沙城通往岳麓山的路上涌满了人群,人们都肃穆而忧愤,形成了一支绵延数里的送葬队伍。旗帜在风中翻飞,哀歌在空中回旋。一些清朝军警站立路旁,如临大散—这是长沙的公众正在安葬为国捐躯的爱国志士陈天华。

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奏出最悲壮的爱国绝唱

爱国志士陈天华(来自网络)

陈天华,原名显宿,1875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县下乐村一个落第秀才家里。由于从小生长在社会下层,亲眼看到了清朝统治下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看到了列强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辛酸,陈天华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奋发有为、报民报国的远大志向。

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奏出最悲壮的爱国绝唱

日俄战争(来自网络)

1903年,陈天华得以留学日本。那时正值日本和俄国在东北进行争夺中国领土的争斗,陈天华激于爱国义愤,奋笔疾书,写作宣传革命、宣传救国的文章。他还曾咬破手指,写出数十封血书,分寄国内各校,陈述世界各国的亡国之痛及中国所面临的巨大危险,号召同胞们振作精神,共赴国难。封封书信,凝聚着一个爱国赤子的满腔热血,飞回神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奏出最悲壮的爱国绝唱

黄兴(来自网络)

陈天华不仅宣传救亡,而且满腔热忱地身体力行。他与黄兴等人提议,由留日学生中的进步分子组成了“拒俄义勇队”。这个爱国组织被解散后,陈天华又积极参与组织“军国民教育会”,走上了直接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道路。他向人们呼吁:“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表

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奏出最悲壮的爱国绝唱

慈禧太后(来自网络)

后来,军国民教育会决定派员回国,联络革命力量,准备进行反清武装斗争,陈天华主动要求,与黄兴等一道回到了家乡湖南。1904年2月的一天,陈天华与黄兴等人在长沙成立了革命组织华兴会,提出了“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口号。会后,陈天华奔走四方,聚集革命力量。最后他们确定在慈禧太后生日那天举行武装暴动,但因走漏风声,起义计划只好中止,陈天华等人只得遗亡国外。

后陈天华归国,带回了大量革命宣传品, 在学校、新军等处广为散发,其中就有他本人所著的《猛回头》、《警世钟》这两本小册子。陈天华的宣传作品感情充沛,通俗易懂,采用了民间弹唱的形式,洋溢着炽烈的爱国热情,为广大群众所深深喜爱:

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奏出最悲壮的爱国绝唱

来自网络

陈天华认为,中华如要生存,就必须制止列强侵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推翻那反动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我们尚不把这个道理想清,事事依这朝廷的,恐怕口虽说不甘做洋人的百姓,多久做了尚不知信。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的,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陈天华就是这样由反帝爱国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并把这个道理向人们广泛宣传。

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奏出最悲壮的爱国绝唱

清末军警(来自网络)

除了反帝必须伴以革命这一思想外,陈天华还认为必须注意发展现代工业。陈天华说,现在有些人总是嚷嚷要保存我巍巍中华,但是在实际上却又反对一切新东西,这是不行的。没有看到吗,义和团反帝爱国的心思是好的,但是大刀长矛又怎么能抵挡得住快枪。

陈天华的革命思想,使处在黑暗中的国人精神为之振奋,如《猛回头》、《警世钟》这两本小册子使关心时事的人们争相传看,他因此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开国伟人在回忆其青少年时代时曾说,陈天华曾是自己的精神导师,正是在读了《警世钟》之后,他才“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奏出最悲壮的爱国绝唱

来自网络

1905年7月,孙中山先生组织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陈天华积极地参与了这一组织的筹备工作和《同盟会总章》、《同盟会宣言》的起草工作,并被选为书记。后来,他又成为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的经理和撰稿人,在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大论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奏出最悲壮的爱国绝唱

中山先生(来自网络)

留日学生的革命行动,遭到了国内外反动派的仇视和镇压。1905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项严禁中国留日学生参加爱国活动的“取缔规则”,这激起了中国留日学生的强烈反对,八千余名中国留学生罢课抗议。

但与此同时,学生内部也是良莠不齐,意见相左。陈天华看到这种形势,怒火心中烧,又有一腔沉痛,多年郁积的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不可遏制,他决心以一死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忱,发出对反动派的强烈抗议,唤起依然沉睡不醒的同胞,于是在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殉国,时年31岁!

爱国志士陈天华,因何被誉为唤醒睡狮的人?奏出最悲壮的爱国绝唱

来自网络

就这样,为了唤起沉睡的东方巨狮,陈天华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奏出了悲壮激昂的爱国绝唱,但他的精神将永远铭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