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楚庄王是如何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9 09:02:26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去世,他的儿子楚庄王继位。

1.楚国形势

由于楚庄王年少,楚国的大权被潘崇和斗椒两位辅佐大臣掌控。

潘崇曾是楚穆王的老师,并在楚穆王弑父夺位过程中提供帮助。斗椒祖上楚若傲曾是君王,其家族是楚国有名的贵族,多担任要职。

两人自从掌控楚国大权开始,就互相争斗,导致楚国内乌烟瘴气

公子夑为王族有功之人,因争夺令尹职位失败,心生怨恨,想要趁国内混乱夺取楚庄王的王位。

斗椒就让自己的族人斗克接近公子夑,利用公子夑的叛变来铲除潘崇和楚庄王。由于养由基的保护,楚庄王生潘崇亡,从此大权尽归于斗椒之手

楚庄王刚继位,再加上朝廷已被斗椒把控,楚庄王于是就趁机纵情于酒色之间,所有政事都交由斗椒处理。

2.三年不鸣

此前外界由于楚穆王杀父继位导致楚国无暇关注外界,秦晋两国之间持续发生战争多年。直至秦穆公与晋襄公去世,秦国和晋国都因为两位君主的去世陷入内乱之中。

后来赵盾掌握了晋国的大权,想要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做出一系列的举措。由于楚国内部的混乱,再加上楚庄王是年少继位,赵盾比较轻视楚国,在会盟时将楚国与小诸侯并列在一起。

楚庄王

由于斗椒想要攘外先安内,夺取王位之后再图谋霸主,所以对于晋国的羞辱没有表示反抗。中原小国看到这种情况,纷纷倒向晋国

楚国大臣们对此情形忧心不已,看到楚庄王没心没肺地沉迷酒色,就纷纷劝谏楚庄王。楚庄王不胜其扰,就在门外立了一个牌子:“进谏者,杀毋赦”

直到有一日,大夫伍举进入宫中,看到楚庄王还在酒色之中也不着急。等楚庄王挥退诸人后,伍举就说,“大王,我有一个谜语总是猜不到,唯有大王知道谜底,所以想要请教大王。

楚庄王就问他道,“什么谜题?”

伍举回答他道,“楚国宫中有一只鸟,既不飞翔也不鸣叫,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心底知道什么意思,就笑了笑,“这只鸟不是凡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伍举听到这话就明白什么意思,高兴地离开了宫中。

其实早在伍举委婉劝谏之前,楚庄王的一个妃子樊姬就曾以蓬头垢面和对月化妆来劝解楚庄王,后来知道楚庄王韬光养晦之后,就帮助楚庄王收集情报和信息

3.初掌朝政

很快楚庄王一飞冲天的时机来临。

由于暴雨不断,再加上堤坝崩溃,楚国境内泛滥成灾。大水过后又有瘟疫横行,死伤无数。再加上粮食的缺少,导致了大饥荒。

于是楚庄王就宣传由于自己不理朝政,所以上天才降下灾难。心向楚庄王和反对斗椒的大臣纷纷恳求楚庄王出来亲理朝政。

楚庄王趁机出来执掌朝廷,并以雷霆手段处死负责堤坝的大臣稳定民心,又以分化拉拢的手段制衡斗椒的军权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就在这时,楚国周边曾经降服的国家趁着楚国发生灾难纷纷叛变,进攻楚国。

在楚庄王和群臣的努力下,顺利度过了此次危机,且楚庄王在此次亲自率军征讨中获得威望

4.绝缨之宴

就在这时,齐、宋、鲁、晋接连发生弑君之事,中原动荡不安,楚庄王就心生北上中原之意。

于是楚庄王借由讨伐山戎,来到周王所在地洛邑,并表示自己想知道九鼎形状如何?重量多少?

九鼎

在王孙满的劝告以及对天下形势的分析,楚庄王不得已放弃了吞并天下这种想法,接收了周王授予的征伐信物。

就在这时,斗椒起兵谋逆的消息传来,楚庄王不得不赶紧收兵归国镇压谋逆。

很快两军就相遇了,由于斗椒对自己的箭术很是自傲,就和楚庄王的护卫养由基斗箭,结果被养由基射杀

由于斗椒身死,楚庄王很快将叛军镇压下来,斗氏一族随即被楚庄王灭掉。顺利解决了斗氏,楚庄王轻松许多,于是召开了一场庆功宴,并让自己的姬妾许姬为众大臣敬酒

众大臣看到楚王的美人,丑态毕露。就在这时,一阵风吹灭了照亮的烛火,有人趁机轻薄许姬。许姬愣了一下,随即有些恼怒,反应过来后扯下了对方的帽缨

许姬回到楚庄王身边后告知楚庄王,并请求找到其人治其罪。楚庄王听完之后,要求大臣们纷纷将自己的帽缨除掉,不然自己就不高兴了。

大臣们虽然不知道大王什么意思,还是将帽缨纷纷取下。等到烛火重新燃起,再也找不到谁是轻薄许姬的人。

事后楚庄王告诉许姬是自己无礼在先,再加上酒醉人美,生出轻薄之意就是自然的了,所以不应该深究。

5.一鸣惊人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以郑、陈两国弑君之罪,率军北伐。楚庄王首先灭掉陈国,然后将陈国纳入楚地,再向周王请罪后放掉陈国的土地来表示自己的仁德,以方便获得霸主地位。

随后楚庄王又征讨郑国,郑国随即向晋国求援。晋国国内因为郑国的道德问题对是否救援陷入两难之中。在楚国的攻伐下,郑襄公不得不投降。

飞鹰

这时晋军已经出发救援郑国,但在听到郑国投降之后,内部又陷入争执之中。楚庄王也在这个时候收到国内令尹孙叔敖的劝告,尽量与晋保持和平。

在伍参的分析下,楚庄王还是决定与晋一战。于是楚军决定一方面麻痹晋军,表示议和,另一方面派军向晋军挑衅加以试探。

晋国大臣以和谈使者身份袭击楚庄王,幸赖庆功宴上轻薄许姬的大臣拼命营救,楚庄王趁机逃出。

楚国大军随即出动进攻晋军,最终在这次较量中,楚国胜出

由于晋国国君昏庸,大臣庸碌,又大败于楚军,晋国的霸主地位摇摇欲坠;而楚国此次表现出来的仁德以及大败晋军,受到了中原诸多诸侯的尊重,可以说获得了一定的霸主地位

随后楚庄王又在晋国征讨郑国时,趁机征伐宋国,和宋国僵持达九月之久,其国力令天下震动,获得中原国家的尊敬。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去世

6.结尾

尽管楚庄王没有亲自主持会盟,但楚国实际上已经获得了霸主的地位,他的儿子代替他成为了霸主

楚庄王年少继位,被其他国家看轻,国内权臣又掌握朝政。但是他通过韬光养晦寻找支持自己的人才,后又诛讨叛逆,问鼎王室,击败晋国,降服中原诸侯,最终成为霸主

我们可以学习到的是,如果获取成功的时机没有成熟,就要学会韬光养晦自知之明。还有在不紧要的事情上一定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胸怀大量,能藏污纳垢

相关文章

武则天做人的手段与智慧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有人会那么讨厌他

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