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宋太宗赵光义,真的曾经临幸李煜的小周后,还让人作画留念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0 10:32:42    

南唐后主李煜曾经先后封司徒周宗的两个女儿为后,其中周宗的长女961年被立为皇后,964年病逝,而次女则是在968年被封为皇后,死于978年。后人为了加以区分,就分别称她们为大周后和小周后。

李煜虽然作为皇帝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他的诗词很有名,和大周后、小周后的两段爱情也很浪漫,因此后世也有不少关于他和大小周后的故事和传说。

比如说北宋王铚在《默记》中就提到,南唐灭亡时,李煜和小周后被宋军带到开封。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以后,曾经以各种名义召小周后入宫,让她留在宫中几天才能回去。为此小周后每次一回去都要大骂李煜,在宫中发生了什么事不言而喻。

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

而明朝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中也提及,他曾经在朋友那里看到宋朝人画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图中描绘了赵光义临幸小周后的场景。

偶于友人处,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

由于这个说法极为八卦,因此后世也流传很广,不少民间文集都加以引用。不过仔细推敲的话,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存在很大的问题。

按照《默记》的记载,赵光义临幸小周后一说源自龙衮所著的《江南录》。然而《宋史》中写得很清楚,《江南录》的作者是徐铉、汤悦,龙衮写的是《江南野史》。王铚把两本书的书名和作者完全搞错了。

更重要的是,《江南录》又名《江表事迹》,是赵光义命人编纂而成。《江南录》后来散佚,其中到底写了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按照常理来推论,赵光义就算真的曾经临幸过小周后,也不至于这么光明正大地让人写在史书之中。而且《江南录》的作者徐铉、汤悦原本都是南唐官员,在记述李煜生平时,描述也较为正面,更不大可能写下如此丑事。

而《江南野史》中也没有任何关于赵光义强幸小周后的记载。唯一一段和《默记》中叙述比较接近的,是李煜的弟弟李从谦也被带到开封,并有几次因故被留在宫中。他的妻子担心会有意外,来找李煜哭诉。李煜自身难保,当然帮不上忙,所以对这事极为头大,每次都想方设法避开。不过这显然和小周后没什么关系了。

初从谦奉使宫口,质而不反其妃每哭诣,后主无以计,每闻使至,必避之而已

因此王铚的说法在《江南录》和《江南野史》中都无法得到验证,成了一家之言,不足为信。

至于所谓的《熙陵幸小周后图》问题就更多了。

按照沈德符的说法,《熙陵幸小周后图》画于宋代,可是宋代和元代的文人笔记中,却从来没有人提到过有这么一幅画,一直到沈德符提起才为人所知。这幅画到底诞生于什么时候非常让人怀疑。

更何况赵光义虽然因为得位过程有争议、两个侄子赵德昭赵德芳死得不明不白和高粱河战败这几件事,导致后人对他评价不一,有褒有贬。但是他在个人作风方面并没有什么恶名,不是贪花好色之徒。加上李煜夫妻死的时候,赵光义刚刚继位不久,应该正忙于巩固帝位,不大可能急着去临幸小周后,更不可能还在临幸的时候让人在一旁作画,给自己制造绯闻,留下恶名。

所以《熙陵幸小周后图》这幅画,应该只是后人根据《默记》的传说伪造出来的。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