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问鼎中原,欲博得周天子赐予侯伯而达到称霸的目的,但周天子并没有赐伯而只好撤兵,可见庄王的霸业仍需努力。在问鼎中原回去以后,又灭了周边的舒国,至此周边的小国都成了楚国的势力范围,更大规模的北进军事行动即将拉开帷幕。
公元前598年,因为夏徵舒杀了自己的国君陈灵公,庄王为显示自己的霸权,打着维护正义的旗帜攻打陈国,并杀死了夏徵舒。攻下陈国后楚庄王想让陈国划为自己的一个县,群臣都来祝贺胜利,唯有申叔时没来祝贺,庄王问其原因,他回答说“牵着牛走到人家田地里践踏庄稼,田地的主人便抢占了牛。牵着牛走进别人的田地是不对,但抢别人的牛不也太过分吗?何况国君您是因为陈国内乱,您有理由攻打他,却又贪婪抢占为自己的一个县,这以后天下也不服啊!”申叔时这段回答言外之意楚庄王不仅牵牛践踏别人的田地,最后还把人家的田地据为己有,太有违道义了。庄王听后就又恢复了陈国。可见庄王是一个很克制的人,本可以武力解决,但一想起政治战略就想明白了。
公元前597年这一年对楚国来说注定不平凡,因为楚庄王通过邲之战打败晋国而威震中原,实际上楚庄王称霸已坐实。这一年春天,因为郑国在晋、楚之间玩起墙头草投靠了晋国,庄王率兵包围了郑国,整整包围了3个月后,看着郑国耗的差不多了就攻打郑国,果不其然郑国一击就溃。郑襄公脱了上衣,露出胳膊,牵着羊走到城门以表示投降楚国。郑襄公跪舔楚庄王,并卑躬屈膝的说“我不为上天保佑不能侍奉国君您,您因此生气来到我国这是我的过错。您把我发配到南海吧,只不过看在郑国祖先的份上,就让我侍奉您吧,这是我的愿望,但我也不敢奢望,只不过向您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已。”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郑国没有归附楚国是有眼不识泰山,看在郑国祖先的份上就饶了郑国这一回,以后郑国会好好听话的。按理说国君之间说话是平等的,而郑襄公说话如此低三下四,实际上是被楚国完全打服了。可楚国的大臣都建议灭了郑国,而庄王认为郑君态度很好,得饶人处且饶人,于是就保留了郑国。先前楚国包围郑国的时候,郑国就请求晋国救援,此时晋国的大军已跨过黄河,正好与楚军相遇。两军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这个地方大战,最终楚国完胜,晋君在慌乱中逃回了黄河北岸,这就是著名的邲之战。
邲之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进而威逼中原诸侯,郑、许、宋等中原小国皆背晋向楚,归附了楚国。虽然没有得到周天子赐予的名号,也没有会盟诸侯,但实质上楚庄王已成为中原的霸主。至此庄王霸业告成。
楚庄王从攻伐周边的小国到问鼎中原,从打服陈、郑、宋再到邲之战,最终实现霸业,庄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楚国称霸的夙愿,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庄王霸业形成的原因:
1、历代先君励精图治。 楚武王筚路蓝缕、自封为王,文王攻伐四方扩大势力范围,成王战略北进、角力中原,这些都是庄王霸业的基础,凝聚了几代先君的心血。
2、庄王深谋远略。 庄王继位的头三年在政治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佯装颓废而韬光养晦,问鼎之时能隐忍动武的冲动,在攻打陈国、郑国能以更深的政治战略而笼络诸侯,都说明庄王是一个深谋远略的人。
3、邲之战的胜利 不管是庄王问鼎还是后来攻打郑国、陈国、宋国等,胜利成果再大也不足以成就霸业,因为当时的霸主是晋国,通过邲之战与霸主晋国直接较量,彻底奠定了楚庄王的霸主地位。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