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大家都很熟悉,春秋五霸之一,有人说楚庄王是春秋时的诸侯王里,野心与格局最大的人,这个说法有点过于绝对,但楚庄王绝对是一位懂得尊重的诸侯王。
春秋五霸
尊重这两个,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要做起来还是挺难的,因为尊重的第一步需要理解,真正能理解别人,才能学会尊重,而楚庄王显然就很能理解别人,这对于一个诸侯王来讲更是难能可贵,今天我们从几个故事了解一下这位懂得尊重的楚庄王!
楚庄王像
有个小故事叫楚庄王绝缨,讲的是楚庄王有宴请群臣时,蜡烛熄灭,就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而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如果楚庄王要追究这件事的话,只要点灯看看谁的帽缨断了就可以了,但楚庄王没有这么做,对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于是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我们从这个小故事就能看出来楚庄王是懂得尊重别人的,试想一下如果楚庄王真的把这个人抓了出来,就算楚庄王不处分这个大臣,恐怕这个大臣以后都抬不起头来了,这个大臣酒后无德固然是错的,但楚庄王的这种做法无疑更合理,起码给了人悔过的机会。
楚庄王绝缨
《左传》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邲之战时,楚国获得了胜利,有个大臣就提出,国家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能不能修一个京观纪念一下?楚庄王反对这个建议,在这里楚庄王就说了那个著名的词语,就是止戈为武,楚庄王尊重民众,之所以打仗是为了让民众获得安稳的生活,而对战死的士兵,楚庄王更是给予更大的尊重,楚庄王评价这些死在战场上的晋国士卒,称他们是“名节尽忠,以死隽名”,这些战死士兵都是忠诚的,楚庄王对这些士兵是理解的,充满敬意的,楚庄王作为一个诸侯王能这么尊重敌国士兵确实难能可贵。
楚庄王止戈为武
最后一个故事的主角叫申叔时,申叔时直谏复国,公元前598,楚庄王因为陈国发生了夏征舒弑君的动乱而进攻陈国,陈国被攻陷,楚庄王杀了夏征舒,然后就把陈国划为了楚国的县,这时申叔时出现了,申叔时就用了一个“蹊田夺牛”的故事劝谏楚庄王,楚庄王于是重新恢复了陈国。
申叔时
在这则故事里申叔时机智过人,是绝对的主角,而楚庄王只是一个“背景板”,但我们细细想想,如果楚庄王换成别的诸侯王,还会成就申叔时直谏复国这桩事吗?恐怕很难,那楚庄王是没有野心吗?这是不可能,毕竟“问鼎中原”这个词就是从楚庄王这里来的,那为什么楚庄王会同意恢复陈国呢?楚庄王第一是尊重自己的人才,第二是尊重春秋的“游戏规则”,如果没有这两样尊重,楚庄王失去的可就不是陈国这小小的地盘了,也不可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问鼎中原
我们常说“理解万岁”,人生在世能有一个认同你的人,其实是很难的,而楚庄王作为一个诸侯王,能去理解并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很难得的,就好像有人说的那样,楚庄王的格局确实不是一般的大!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