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大家都很熟悉,春秋五霸之一,有人说楚庄王是春秋时的诸侯王里,野心与格局最大的人,这个说法有点过于绝对,但楚庄王绝对是一位懂得尊重的诸侯王。
春秋五霸
尊重这两个,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要做起来还是挺难的,因为尊重的第一步需要理解,真正能理解别人,才能学会尊重,而楚庄王显然就很能理解别人,这对于一个诸侯王来讲更是难能可贵,今天我们从几个故事了解一下这位懂得尊重的楚庄王!
楚庄王像
有个小故事叫楚庄王绝缨,讲的是楚庄王有宴请群臣时,蜡烛熄灭,就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而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如果楚庄王要追究这件事的话,只要点灯看看谁的帽缨断了就可以了,但楚庄王没有这么做,对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于是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我们从这个小故事就能看出来楚庄王是懂得尊重别人的,试想一下如果楚庄王真的把这个人抓了出来,就算楚庄王不处分这个大臣,恐怕这个大臣以后都抬不起头来了,这个大臣酒后无德固然是错的,但楚庄王的这种做法无疑更合理,起码给了人悔过的机会。
楚庄王绝缨
《左传》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邲之战时,楚国获得了胜利,有个大臣就提出,国家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能不能修一个京观纪念一下?楚庄王反对这个建议,在这里楚庄王就说了那个著名的词语,就是止戈为武,楚庄王尊重民众,之所以打仗是为了让民众获得安稳的生活,而对战死的士兵,楚庄王更是给予更大的尊重,楚庄王评价这些死在战场上的晋国士卒,称他们是“名节尽忠,以死隽名”,这些战死士兵都是忠诚的,楚庄王对这些士兵是理解的,充满敬意的,楚庄王作为一个诸侯王能这么尊重敌国士兵确实难能可贵。
楚庄王止戈为武
最后一个故事的主角叫申叔时,申叔时直谏复国,公元前598,楚庄王因为陈国发生了夏征舒弑君的动乱而进攻陈国,陈国被攻陷,楚庄王杀了夏征舒,然后就把陈国划为了楚国的县,这时申叔时出现了,申叔时就用了一个“蹊田夺牛”的故事劝谏楚庄王,楚庄王于是重新恢复了陈国。
申叔时
在这则故事里申叔时机智过人,是绝对的主角,而楚庄王只是一个“背景板”,但我们细细想想,如果楚庄王换成别的诸侯王,还会成就申叔时直谏复国这桩事吗?恐怕很难,那楚庄王是没有野心吗?这是不可能,毕竟“问鼎中原”这个词就是从楚庄王这里来的,那为什么楚庄王会同意恢复陈国呢?楚庄王第一是尊重自己的人才,第二是尊重春秋的“游戏规则”,如果没有这两样尊重,楚庄王失去的可就不是陈国这小小的地盘了,也不可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问鼎中原
我们常说“理解万岁”,人生在世能有一个认同你的人,其实是很难的,而楚庄王作为一个诸侯王,能去理解并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很难得的,就好像有人说的那样,楚庄王的格局确实不是一般的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