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点燃了东周历史的进程,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不少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史称:春秋五霸。《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而《荀子•王霸》则提出了另一种看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但是,不管是在《史记》还是在《东周列国志》等书中,楚庄王都是无可争议的春秋霸主。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子孔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面对不安定的内部状态,楚庄王选择了一种“装疯卖傻”的生存状态,并在关键时刻肃清了内部势力,为今后的霸业奠定了基础。而这也带来了传颂千古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在完成了一次叛乱镇压后,龙颜大悦的楚庄王立即要为辛苦的大臣们“开小灶”。当然,君王都比较会享受,宴席不仅要钟鸣鼎食、觥筹交错,还需要有美人来伴舞助兴。为此,楚庄王把自己的爱妃们都叫出来助兴。
整个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大家常说“酒后乱性”的问题恰巧就在这个时候发生,有个人趁黑拉住了一个嫔妃的衣服,想要吃楚庄王宠妃的豆腐。当然,宠妃也是非常爱惜自己的贞操的,立马拉断了那人的帽带,然后告诉庄王说:“这会儿灯灭了,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扯断了他帽子上的带子拿在手上,赶快拿灯来,找出那个断了帽带的人。”
但是,政治智慧高超的楚庄王心想:“赏给他们酒喝,使他们醉后失礼,怎么能为了显示妇人的名节而使臣子受辱呢?”于是命令大家说:“今天和我共饮,不拉断帽带的,不算喝痛快了。”一百多个臣子都拉断了自己的帽带,然后掌灯,最后君臣尽兴而散,好不畅快。
没曾想到的是,过了七年后,楚庄王向着在楚国、晋国之间左右摇摆的郑国进军。在这个时候,手下一位将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并且很快扫清了楚庄王的进军障碍,甚至打到了郑国的都城。
为此,在照例论功行赏的时候,楚庄王自然要厚厚犒劳这位名叫唐狡的猛将。但是,奇怪的不是,唐狡不仅不接受楚庄王的赏赐,而且主动承认了错误:七年前宴会上,非礼您宠妃的人就是我,今天此举都是为了报答您七年前的不究之恩。
对于楚庄王的绝缨之宴,后代的历史学家认为:楚庄王有这样一种襟怀,对于人性的洞察非常深刻,所以他该成为春秋霸主。比如庄子就表示:“君子不为苛察。”用人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计较人才的小节微瑕。想必说的就是楚庄王吧。
刘邦(前256年或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生于战国时代楚国的沛丰邑中阳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丰县),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家世)出身的皇帝。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参与以西楚为首的反秦行动,成为诸侯之一。在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获胜,统一了自秦朝灭
2025-04-05 00:50:13刘备是不是伪君子?四句话道出他的真实想法从“仁义之君”到“乱世枭雄”:剖析刘备的权谋之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而刘备,作为蜀汉昭烈帝,一直以“仁义”著称,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细细品味刘备的生平,我们不禁要问:他真的是一位毫无瑕疵的仁君吗?他那些看
2025-04-05 00:40:19秦末,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下云集响应,到处都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同时山东六国残余的旧贵族们,也就是所谓的山东诸侯们,也乘势而起,企图利用农民的力量推翻秦王朝统治,恢复他们各自的政权。当此之时,沛县的一个亭长刘邦也掀起了反秦的旗帜,企图夺取政权。经过了四年的斗争,刘邦肃
2025-04-05 00:06:05关于刘邦的年龄,《史记》中只记录了去世时间,没有记载出生时间,如今流传的刘邦年龄,源于宋代裴骃《史记·集解》引用了西晋皇甫谧的“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秦始皇出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刘邦出生于五十一年,因此刘邦比秦始皇小三岁。皇甫谧与刘邦相隔400多年,他是如
2025-04-04 01:40:50毛泽东在读《史记·高祖本纪》时,曾对刘邦大加赞赏,多次评点,甚至直言:“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这可算是极高的评价了。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正确的简称是汉太祖或汉高帝,后世跟着司马迁喊了千年的汉高祖(后文按习惯仍
2025-04-04 00:58:36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