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 719 年的春天,州吁带着在外流亡的卫国人,偷偷摸摸地回到卫国,搞了个偷袭,把他哥哥卫桓公姬完给杀了,然后自己当了卫君。他是春秋时期第一个成功弑君篡位的公子,不过州吁统治卫国的时间可不长。到了公元前 719 年的九月,州吁就死在陈国的濮地了。咱们一起来翻翻史书,看看这短短几个月里,卫国都出了些啥事儿。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
为郑伯弟段欲伐郑,请宋、陈、蔡与俱,三国皆许州吁。州吁新立,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
从这段记载里,我们能知道,州吁即位之初,为了能让大家服他,就借着给好友共叔段报仇的由头,跟宋、陈、蔡三个国家一起去打郑国。这场仗就是围着郑国都城的东门打了五天就稀里糊涂结束的东门之役。
这么个开头热闹结尾潦草的打仗法子,不仅没让州吁有面子。反而因为他刚当国君就到处打仗,再加上他杀了卫桓公,君位得之不正的缘故,遭到卫国人的反感。州吁为了重新赢回卫国的民心,又做了些啥呢?咱们翻开史书找找看。
《左传·隐公四年》记载: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
石碏是卫国的老臣,在卫国特别有名望。他的儿子石厚和州吁是好朋友。州吁篡位以后,老百姓不拥护他。所以,石厚就向自己的父亲请教让老百姓顺从的办法。石碏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就是去朝见周天子。
诚然,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之声望每况愈下。然其天下共主之地位,未曾变更。故而只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州吁的卫君之位便具合法性。但周天子并不是想见就能见得。于是,石碏又出了第二个主意。彼时,陈国君主陈桓公正得周桓王之宠信。陈、卫两国关系亲善,因而可请陈桓公出面,替州吁向周天子请求朝见。
州吁与石厚依循石碏的建言,奔赴陈国,此行中又出现了何种变故,缘何二人最终皆命丧于陈国呢?让我们一同翻开史书一探究竟。
《左传·隐公四年》记载:
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涖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醜涖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涖杀石厚于陈。
原来,石碏表面上让州吁前往陈国寻求陈桓公的协助,以朝见周天子来安定卫国民心。暗地里却派遣使者,将州吁弑君之事告知陈桓公,并请求其借此契机,帮他除去这二人。就这般,州吁、石厚二人兴冲冲地落入了石碏为他们精心挖掘的陷阱之中。
陈桓公将州吁二人擒拿之后,并未即刻将他们诛杀。而是让卫国自行派人来处置。当年九月,卫国右宰丑于陈国濮地杀了州吁,终结了这位弑君者的一生。至于怎样处置石厚,却令人颇为犯难。
毕竟,石厚乃是石碏的亲生儿子。常言道:虎毒尚不食子。此番谋划诛杀州吁,全仗石碏之功。右宰丑也难以处置石厚,最终,还是石碏派出自己的管家獳羊肩亲自赶赴陈国,将石厚处死。《左传·隐公四年》中对于石碏此般举动,有这样一则记载,让我们一同来体悟一番。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成语大义灭亲的出处,便是源于这里。此番作为,石碏当得起“纯臣”二字。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