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鉴于卫武公姬和辅佐周平王征伐犬戎功勋卓著,卫国的爵位遂由侯爵擢升为伯爵。在卫武公之世,卫国国力达至巅峰。然而于春秋之时,卫国急速衰落,最终沦为小国。卫武公之后的卫国究竟又有何风云变幻呢?让我们翻开史书一观究竟。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
五十五年,卒,子庄公扬立。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陈女女弟亦幸于庄公,而生子完。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
从这段记载里,咱们能知道,卫武公的接班人是卫庄公姬扬。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卫庄公早年碰上的麻烦事,就是他老婆生不出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个孩子,还夭折了。一直到公子完出生,卫庄公才有了后代,总算是能给祖宗一个说法了。
但是,卫庄公姬扬在给孩子起名字这事儿上,好像有点不对头。他居然给自己儿子起名叫完。这难道是想让自己儿子完蛋吗?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这名字真不能随便起。卫国开始衰落就是从卫桓公姬完的时候开始的。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
庄公有宠妾,生子州吁。十八年,州吁长,好兵,庄公使将。石碏谏庄公曰:“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不听。二十三年,庄公卒,太子完立,是为桓公。
公子完出生以后,卫庄公的宠妾又给他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公子州吁。公子州吁特别喜欢军事,卫庄公就任命他当将领。那时候,大臣石碏觉得这样不行,就去跟卫庄公说:因为州吁喜欢军事,就给他将军的职位,以后可能会惹出乱子。但是,卫庄公根本不听石碏的劝告。
关于石碏的这次进谏,在《左传·隐公三年》里有更详细的记载,咱们一起来看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从这段记载里,我们能看出来,石碏觉得,宠孩子得有个分寸,不能太过分偏爱。得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是卫庄公想改立州吁当太子,那就早点准备。要是没这个打算,那就应该让州吁清楚什么是六逆,什么是六顺。可是,卫庄公没听石碏的劝告,最后给卫国留下了隐患。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
桓公二年,弟州吁骄奢,桓公绌之,州吁出奔。十三年,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十六年,州吁收聚卫亡人以袭杀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君。
卫桓公姬完成为卫国君主的次年,州吁因骄奢淫逸,被罢黜职务,并被驱逐出卫国。然而,此时的州吁并不认为自身存在过错,反倒与郑国的公子段结为朋友。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郑国爆发共叔段之乱的三年后,州吁亦做出了与好友相同的抉择。
他收拢流亡在外的卫国逃亡之人,暗中潜回卫国,突袭并杀害了卫桓公姬完,自行立为卫国君主。这一事件被称为州吁之乱。而州吁也由此获得了一项并不荣耀的“殊荣”,即春秋时代首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秦惠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车裂商鞅、灭商鞅之家,难道秦惠王与商鞅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吗?秦惠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司马错、公孙衍、魏章等人,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义渠,在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为秦国的壮大做出重大贡献,难道他的心胸如此狭窄,容不下一个商鞅吗?商鞅变法之初,太
2025-09-13 00:31:57闻一多先生曾言,“初唐四杰”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浪漫,所以不为世俗所容,遭受诸多非议;而正是这些悲惨遭遇,又使他们赢得了不少神同情与共鸣。初唐四杰中,命运多舛。王勃不慎溺水身亡;骆宾王因讨武而牺牲;杨炯在任安详离世,可谓善终。而卢照邻,他在年仅40岁时选择投河,其人
2025-09-12 01:58:2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