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
陆游(网络图)
01.
陆游此生有几大特点,区别与其他宋朝文人骚客。
令人羡慕的才华,其一生勤于作诗,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而今流传于世的也有九千三百多首。
令人敬仰的品质,他对国家始终矢志不渝,忠心不二,爱国贯穿了他的一生,无论是鲜衣怒马的少年还是鸡皮鹤发的老翁,他都不忘爱国的初心。
就连临了之时,也不忘嘱咐儿孙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受时代的陶蓉又努力陶蓉时代,一心怀报国愿,恒久仍怀爱国情。
令人羡慕的高寿,陆游一生活到85岁,是实实在在的高龄老人,他能活到如此岁数,除了他的养生之道,更得益于他“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的心态。
令人羡慕的爱情,在宋朝爱情诗的淡泊,套板中,陆游的爱情诗生动且富有灵魂。
亲身经历的凄苦情话为他的创作提供源泉,真实而具体,他与唐琬共同谱写的爱情诗篇历来被传为千古佳话。
他的一生是悲歌亦是壮歌,他从未放弃过自己,也从未放弃过国家,始终如一。得志之时,就丹心报国;不得志之时,就看书,赏梅,游山,练书法,记美梦,更有酒这个老朋友与他做伴。
路游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诗与酒的一生。
陆游儿时(网络来源)
02
在风雨之夜惊涛骇浪之上,淮河一条船上诞生了一名婴儿,父亲为他起名游,字务观,取于《孔子·仲尼》里面一句话,务外游务内观,希望他能内外兼修。
他出生于1125年,金国灭辽,接着发生靖康之难,北宋王朝阳风雨飘摇。
他曾作“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弃厌窜”可以从中窥得其童年的动荡与不安,东躲西藏的生活也埋下了陆游心中抗金复国的火种。 逃难时是什么情景呢?夜里一听到敌人的马叫就摸黑赶紧跑,每人怀里都揣一个干饼,通常几十天都不生火做饭,实在是民不聊生。
陆游从小天资聪颖,爱书成痴,对诗文的喜爱更甚,20多少岁的他被乡人誉为“小李白”
束发之年,作为陶渊明,诸葛亮等大神的超级粉丝,陆游也怀着他的雄心壮志,古代要实现此理想唯科举一路。
16岁的他已经饱读诗书,想要去那科举场上试上一试,去临安应试之时,与同行伙伴畅饮欢谈着,“酒酣耳颊热,意气盖九州。”
少年的实力终有欠缺,第一次科举没能如他所愿。
官场失意,情场得意,20岁的他在元宵会上遇见了让他刻骨铭心的爱情。
他与唐琬情投意合,互相爱慕,陆家用一根家传凤钗作为婚嫁信物,为陆游订下这门婚事。
没成想,首先不同意的竟然是自己的母亲,陆母希望自家儿子能考取功名,遂棒打鸳鸯,以耽搁儿子考取功名为由拆散这桩婚事。
母命难违,陆游忍着心痛,一纸休书,两人各走一边,一别两宽。
陆游的爱情就此落幕,于王氏生儿育女。
唐琬的爱情也就此而亡,另嫁夫婿。
陆游唐琬(网络来源)
03
也许是为了离开这个伤心地,也许是不愿见到伤心人。
陆游再婚后就离开了家乡,开始游历四方。
小时候埋下的种子发芽了,心怀复国宏愿,他马不停蹄的奋斗着,其赤子之心,日月可昭。
为此,他连夜苦读,“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勤练剑术“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广结良缘,“少时酒隐东海滨,结交尽是英豪人。”
这些为他的人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厚积薄发积累经验。
从他身上,我们不仅能学到他的英豪,更应该学会他的乐观,处于逆境之时,不妨换个角度,换个方向,终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也会豁然开朗。
陆游雕塑(网络来源)
04
游历十年归来,恰逢其会,陆游与唐琬不期而遇,人如当年人,只叹时光太吝啬,舍不得留给陆游一个回转。
春光无限好,他们在十年后在次相遇已经物是人非,甚至就连拥抱都找不到合宜的理由,从前的白月光,如今已嫁作他人妻,浅戡低唱。
唐琬嫁与赵士程,陆游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
赵士程对陆游表现的很慷慨大方,命人送给陆游一壶酒,这壶酒大概是他此生中喝的最不是滋味的。
多少爱都只能藏于诗句中,没于文字间,路游借着醉意作了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琬如此和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琬回去之后,没过多久便抑郁而终,可叹世道,偏叫痴情人相离。
死的是人,也是情,而活着的人,是怀念,也是悔恨,一切都覆水难收。
陆游只好收拾破烂的心情,通过仕途来圆报效家国梦。
钗头凤图(网络来源)
05
同样是临安城,陆游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实际上,本次考试第一名早已内定,但主考官陈子茂还是顶着巨大压力将陆游的考卷列为第一,此时他已有29岁。
当状元的桂冠近在眼前时,陆游以为他这次能够蟾宫折桂,没想到还是名落孙山。
一切的起因从秦桧开始,他是当朝宰相,其孙子秦埙与陆游是同一届考生,而秦桧也早就“打点”过主考官,理应让秦埙做第一,没想到陈子茂是个头铁的,不怕秦桧的威压就擅自改了结果。
一切压力就来到了陆游身上,自此陆游就遭秦桧惦记,仕途极为不顺,次年,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
1158年,陆游33岁,初入仕途。这时秦桧已经去世两年。他宣扬北伐抗金,收复失地,主张未被采纳,反而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罢免回乡。
命运在一次的作弄了他,但陆游却没有自暴自弃,风景如何,全靠心情来衬托。
陆游的心情就极其好,尽管被罢免,他还是读书,写诗,饮酒,闲逛,看儿童骑竹马放纸鸢,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坦!
这次陆游回到了江南水乡,不禁感慨,诗意大发,留下了一首《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面对如此纯朴的民风,如此美味的民间菜肴,他瞬间就把官场的失意忘的一干二净,让陆游生出在此终老的想法。
生活总不能如愿以偿,一边是粗茶淡饭,柴米油盐,一边是仕途宦达,收复失地,两相矛盾,陆游一时不知该如何选择。
46岁的他,入蜀为官。
生活在南郑,他投笔从戎,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姿态生活半年,半年太匆匆,他无法真正与敌人短兵相接,却又太长久,让他的诗风都有了极大的改变,变成了创作性极强的现实主义。
朝廷的不作为让他有心报国,却无力施展,只能寄情于山水,忘情于美酒。
游山西村(网络来源)
06
1180年,当他再次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遣回乡时,他有些看清局势了。
看清了,又如何?
自己只能躲在这乡间躬耕田野,读诗喝酒,锄草听钟,终归是自己力量太小,不能力挽狂澜啊!
有时他也会趁着酒劲,提笔疾书,借此抒发宣泄郁郁不得志的遗憾……
大多数时候他还是过的很悠闲的,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尽量让自己过的开心些,国治不好,不能把家也丢了。
其实,他心中还是有期待的,期待着朝廷能有一日清醒,召他回去,宝刀出鞘,所以他得把身体养好,要不然到时国家无人可用。
闲居五年重新出仕,又在临安这个老地方,一场春雨就勾出了他的孤寂,他想家了,于是做出了这首《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面对繁华的京城没有归属感,身处闹世却像独自一人,他感觉天似乎变长了,叹息着往日的不如意,无比委屈。
他,本就是为抗金而生,却从未正面杀过敌。
临安春雨初霁(网络来源)
07
那个时代怀有爱国心的不再少数,但陆游却是他们的另类,许多人起初有着陆游般的赤心,但是在绝望下,那赤心也不再闪烁,只有陆游,尽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还是坚持抗金,终身不渝!
他不是能偏安一隅的文弱书生,而是准备随时杀敌报国的备选将军,他抓住每一次的上书机会,陈述利弊,想要点醒当权者。
但生活还在作弄他,抗敌的主张还未被接纳,又因为爱国诗篇触怒当权者。
1190年,他又一次被罢免回乡,他又过回了那之前的生活,那令人讨厌的生活。
失眠的夜里,他踩着月光,独自垂钓,又漫行回去;热闹的乡民中,总有一道身影是陆游,也总有一句天下事是从陆游嘴中评论出。
行至暮年,人似残烛,忽明忽暗,若隐若现,身体已经不允许再去想杀敌了。
陆游只能在梦中体验杀敌了,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骑着战马,收复失地。
醒来后,为了不让梦消散与脑中,他立马找来纸笔记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未完成的愿望,梦中完成了……
十一月四日风雨(网络来源)
08
年老了,往事种种就会频频出现在脑海中,他无处寄托的心又迁往已故的唐琬身上。
不能浴血奋战,抗金复国是国恨,而对唐琬的爱而不得,则是家思。
陆游证明了,时间不会抹除爱情,只会增添爱意。
所以,陆游晚年写了很多诗怀念与唐琬的朝朝暮暮。
无论是“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还是“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亦或是“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都是陆游对唐琬的眷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漫漫一生,却来不及爱一个人。
1210年,陆游逝世,带着未实现的复国梦,走向了唐琬,享年85岁。
一生坦坦荡荡,一生赤子之心
一生曲折沉浮,一生乐观豁达
一生抱负远大,一生痴情难忘
这就是集侠骨与柔肠于一身的陆游!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