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仕途坎坷爱情不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8:48:02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的绝笔之作,表达出了陆游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爱国诗人——陆放翁

陆游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因此,他从小便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影响,便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重建国家的情怀,他一直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重振宋朝河山。

陆游在29岁的时候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得了第一名,而此次恰巧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考试,秦桧本来是希望秦埙独占鳌头,却见陆游夺冠,十分恼火。第二年,礼部组织复试,陆游又比秦埙成绩好。秦桧本来就对陆游夺冠一事心存不满,又加上陆游喜欢谈论收复中原,因而被秦桧大做文章,将其除名。

孝宗即位后,陆游被赐进士出身,三十四岁的陆游被任命为宁德县(今福建省宁德市)主簿。面对国家内忧外患,陆游一次次上书力主北伐,直到四十八岁,才被主战的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为幕僚,在南郑(今陕西汉中)直接参与了战斗。这是陆游一生中唯一一次亲临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虽只有八个月,却成了他一生中最意兴风发的时期。此处距宋、金分界不远,山水壮阔,气象雄伟;军旅生活也扩大了他生活的视野,使他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诗篇。

后来,王炎被召回,陆游也撤回四川,细雨骑驴入剑门,战马出征的梦想就此破灭。回到四川后的陆游,过起了诗酒唱和,这一期间也是他诗歌创作最活跃的时期,为纪念这一段生活,他便将诗作取名为《剑南诗稿》

由于北伐无望,陆游便过上了昏暗颓放的生活,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调任四川制置使,邀陆游作参议官。二人因曾共事又是诗文之交,彼此不拘礼法,常饮酒唱和。陆游因为北伐无望,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同僚说他“燕饮颓废”,不久再次被罢免,陆游不以为意,索性自号“放翁”,处世越发旷放洒脱。

随后的十余年,陆游因直言上谏,遭群臣几度弹劾,三进官场,四出山阴,直到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宁宗年间,陆游编撰国史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相当于朝廷的顾问,得以享受省部级干部待遇返回故里养老。

此后,陆游一直呆在了山阴老家,并专心于对子女的教育工作,并写下了《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表达了年老的父亲对子女谆谆教诲及热切期盼之情。

而同时,陆游在闻知韩侂胄北伐后,他在78岁高龄的时候为韩侂胄撰写了《南园记》、《阅古泉记》等文,对北伐志向表示支持。然而,韩侂胄的出兵很快以失败告终,这也是南宋的最后一次北伐。

韩侂胄北伐失败后,陆游悲愤成疾,于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时年85岁。临终前,他写下了开头的那首绝名诗《示儿》,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提起陆游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那就是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是一个江南才女,陆游在19岁的时候同唐婉结婚了,婚后两人生活非常美满,然而,结婚不到三年,唐婉就因为“不当母夫人意”,被逐出了陆家。休妻后,陆游在陆母的安排下娶了王氏,唐琬则嫁给了赵士程,就这样两个人都各自开始了新的生活。

6年后,陆游和唐婉在沈园相遇,伤感之余,陆游在墙壁上写下了《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看到后悲伤不已,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此次相遇后不久,唐婉郁郁而终了。而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也给陆游留下了一辈子无法愈合的创伤,75岁时,陆游再游沈园,并做了《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八十四岁那年,自知时日无多,在人搀扶下他再游沈园,为沈园写下最后一首诗《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一次是陆游最后一次游沈园,次年陆游就去世了,而沈园也由此而久负盛名。

陆游一生共留下了9300多首诗,是中国史上存诗量最多的诗人。他将满腔报国热情凝在笔端,化成一首首诗,每一首诗,都是他对国家统一的深情呼唤。

相关文章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扁鹊:从客栈伙计变神医的传奇人生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的名字传唱千古。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那么他的师父又是谁呢?根据现存的记载,我们得知扁鹊的老师是长桑君。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长桑子。长桑子,襄阳人,据说是智皇知生氏和辰放氏之子(《庄子》中尊知生氏为上古的三皇之一)。机遇巧合之下,跟随赤松子修行。(根据《淮南子·齐俗》记载

2025-08-16 01:02:30

解码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屈原投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

裴行俭:一个被灭三族的遗腹子,活成了唐朝的“儒将之雄”

河南,瓦岗寨。一盏油灯在静静地燃烧着,照亮简陋房间里的草莽气息,裴仁基低着头在来回踱步,好像还没适应身份的转变。昨天是隋王朝的高级干部,今天变成农民军的堂口老大,身体在跳槽之后来去自如,内心却时不时地前后对比。去!把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喊来!一众部将说说笑笑走进来,他们有些本是被收编的义军,加入瓦

2025-08-15 00:01:48

从佞臣到诤臣——细说“裴矩现象”

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