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老子:跨越时空的中华贤哲,也是古代哲学家中最具后现代气质之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7 08:48:14    

老子:骑牛沐紫霞,函谷留真言

在先秦书籍中,《老子》是我读得最多、也最仔细的一本著作了,在北京打工的小二十年中,在我外出办事的间隙中,利用在银行或办税等候的时间里,总是带有一册《道德经》老子白话浅解,也不知读过多少遍了。

但真正系统理解老子思想,还是在来深圳后,读了南怀瑾大师的《老子他说》,南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使我受益匪浅。

对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我总是心怀“畏途”之意,以我的古文功底,读来很是费劲,宁愿读那些汉代大赋也不愿读这些“子曰”。

及至有一次,同我们合作的日本松下北京公司的总经理提出,想找个人在他休闲之时,陪他聊聊天,讲讲老子,孙子兵法这些中国古代的经典,这任务自然落到了我的头上。

于是乎,买来一堆的书来恶补,三个月后竟然莫名地有了些底气,除了有些如何用日语来表述有点吃不准外,倒也能唬得过去,通过这一次的备战和实践,至少对理解老子有了全新的认知,也算是一大收获了。

我对老子是奉若神明的,区区五千字,写就一部影响世人的巨著,其中闪烁着人类文明智慧的光辉,映射着国人数千年的轨迹,千古以来,唯一人耳。

可能是时代遥远,数百年过去后,到了司马迁之时,由于大量的史料缺失,所以《史记》中对老子的介绍极为简陋,而且是《老庄申韩列传》,同几位大神级的人物合为一传,完全是云遮雾罩般地迷惑。

司马公对老子的生平的介绍也只寥寥三十余字,“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苦县,即今河南鹿邑,其职务是周王朝的图书馆长。

而对老子的记叙中,也只说了这么几件事,孔子问礼、修道德并为关令尹喜著书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至于其他,皆是后世野史之言。

尽管记载无几,但老子所担任职务非常人能胜任,他一定是个智慧之人,其职务也让他能够博览群书,加上他的亲身实践与感悟,于是我们有了这部充满智慧的《老子》,人生至理、因缘造化,皆潜于其所书。

老子可以说是古代哲学家中最具后现代气质之人,他通天晓地,将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以一个“道”字统而归之,却又全然未落入虚无主义的巢穴,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特有文化符号。

我的学识自是浅薄,依我的理解,老子智慧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辩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的发生总是向着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转变,两者相互相承,相互转化,于百姓而言,最直接的便是形成了类似福祸相倚这样浅显的道理。

最早接触老子,是在当年上山下乡当知青时,从家中带去的一本杨荣国先生的《简明中国哲学史》,尽管此书在先秦哲学中重点说的是“儒法斗争”,但却在老子一章中知道了“小国寡民”一词,很有点奇葩的感觉,这是我对老子最初的了解。

至于其他如“绝圣弃智”,“绝巧弃利”一类,更是不知其所云何为,只是觉得太深沉了,不是我那个年龄和时代能够理解的,至于处下、守弱、无为、不争等观念,也不是如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能理解其中之妙处的。

历史上的老子地位是很崇高的,是神一样的存在,不过于今而言,可能也并非主流意识,他那快乐生存的智慧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是格格不入的,试想,谁能够抛弃诱惑而崇尚自然,虽然有些人口头上喊着越简单就越自由快乐,可是,能真正做到的,那是少之又少。

人为乏趣,天机自然,这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而人们在面对生活诸多的重压之下,不可避免地被金钱、房贷以及车子、女子所诱惑,如何能做到潇洒和自然,大家都在资源的争夺中拼命,承受着“生命之重”,想要在这喧嚣的尘世中追求心灵中的一片净土,何其之难!

在中国传统宗教中,老子是被奉为道教鼻祖,被称为“太上老君”或“道德天尊”,骑青牛,紫气东来。过函谷,老子化胡,但道教发展到今天,早已是脱离了原始的本来面目,经过看风水,扶乩这些乱七八糟的把戏后,残存的,大概也就是个养生术被一些人所尊崇了。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要评价老子或解读《老子》,我觉得怎么都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只能说,是将自己的的一点感悟写下来,仅此而已,至于有人说读过几百遍《老子》,就在平台上大放厥词,我认为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于我来看,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集大成之人,后世诸多的学说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发散而成,但是,我们不一定非要将其奉为圣人,更不应将其神化,因为,他的处世哲学,他的治国理念,是不适合当今时代的。

在我的心目中,老子就是一位仙风道骨,心如止水的一位智者,如邻家老翁般地亲切,他在那个时代创下的“五千言”,是中华民族哲学皇冠上的瑰宝,各个时代中的各色人等,都会从他的思想中的某一段话中,得到启发,于人生,于治国,都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是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中华贤哲,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所处的时代离我们已是很遥远了,如果现在谁还会将其奉为圭臬,那么,你除了“躺平”,别无出路,最终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

换而言之,我甚至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如果还有哪个国家用他的观念来治国,那一定是会亡国的,尽管我也许会被人指责为“夏虫不可语冰。” 所谓“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个,我认账。

相关文章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武则天虽为女性荣登帝位,上位后做了哪些政绩,令天下心服口服?

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