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文坛巨匠,军旅铁人,猛人辛弃疾跌宕起伏的一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0 08:34:09    

辛弃疾,字幼安,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辗转流离、身世无常的乱世动荡,以及文学创作中的坎坷与辞职之路。辛弃疾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少年豪情】

辛弃疾出生于黄州府(今湖北黄冈市),家境殷实。年少时,他就展现出了文才和豪情壮志。在家乡的学校里,他一直以优异的成绩引人注目,被誉为黄州才子。他的豪情和激情在《贺新郎·夏景》一词中表露无遗:“红楼障别南窗误,疑是荷珠无价。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这些经典的词句展现了他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与自信。

【宦海风波】

辛弃疾进入官场后,却频繁遭遇政治风波。由于反对当时的政权,他多次被贬谪于外地,经历了辗转流亡和身世无常的困境。作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他宁愿放弃官职而保留自己的清白,如《水龙吟·惊沙赋岳阳楼醉别》中所写:“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思悠悠”。

【创作低谷】

辛弃疾的创作生涯也曾经历过低谷期。由于政治风波和困境的困扰,他的创作进入了瓶颈期。由于积劳成疾和心境压抑,他的词风转为沉郁和凄美,如《青玉案·元夕》的词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儿童共烟火,人争看、山花烂漫时”。这些凄美的词句与他内心的愁苦和孤独相呼应。

【复国之志】

辛弃疾一直怀揣着复国之志。尽管在困境和低谷时期,辛弃疾仍然积极投身于反对侵略者的抵抗斗争并提出了许多建议。他的抗争精神和爱国情感得到了后人的推崇和赞美。如《满江红·写怀》一词中,辛弃疾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千古传世】

辛弃疾的诗词作品深受后世的喜爱,并且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辞章豪放、意境深远,被称为豪放派的代表。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象的人物塑造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名句被广泛传诵,如《青玉案·东篱久可踏青》:“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等。

辛弃疾的一生曲折传奇,他既是一个豪情壮志的青年才子,又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和抵抗者。他在政治风波和困境中苦苦挣扎,但他的作品却不断流传并深深影响着后人。辛弃疾的传奇生涯鼓舞了许多后来者,成为了中华文化宝贵的一笔遗产。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