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老子的《老子》,发现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关于老子其人《老子》其书有几个不同的版本。
首先我们来看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如何介绍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的。司马迁是一位严谨有操守的史学家,他的记录比较可信。但他在传记中给出了老子其人的三个版本:周朝守藏史李耳(聃),楚国老莱子,周太史儋:都称老子,都是隐士。孰是孰非,司马迁难以评判,他就诸说并存了。
老子
既然伟大的史学家都搞不清楚老子其人《老子》其书,所以,关于这两个问题,后来者众说纷纭:
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老子生于春秋末期,籍贯是陈国苦县,比孔子年长,做过周守藏史,著有《老子》一书。孔子曾向他问礼。
对这一说法,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一章中提出质疑:“《老子》一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产生于孔子之前,或与孔子同时。”他认为,老子很可能出生于孔子之前,但《老子》一书却是后人依托之作,“在我写《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时,曾提出《老子》一书的著作年代大概在惠施和公孙龙之前,现在我认为《老子》一书的著作年代比我以前所设想的更晚,应在惠施和公孙龙之后。”也就是说,冯友兰先生认为《老子》一书成书于战国后期。
《老子》
而在饶尚宽译注的《老子•前言》中,我看到了关于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的第三个版本:老子是战国时期人,早于庄子,写有《老子》一书。这个版本向我们透露出这样的信息:老子生于孔子之后。那么孔子向老子问礼一事是子虚乌有?
历史难道会被如此扭曲吗?饶尚宽老师为了说明他关于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的观点,他从多方面剖析,并引经据典,他引了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中的一段话:
“老子为什么会成为孔子的老师?我以为这不是讹传的谣言,乃是有计划的宣传。老子这个学派大约当时有些势力,但起得后了,总抵不过儒家。他们想,如果自己的祖师能和儒家的祖师发生了师弟的关系,至少能耸动外人的视听,争得一点学术的领导权。于是他们造出了一件故事,说孔子当年到周朝时曾向老子请教过,但他的道力不高,……想不到他们这种宣传不但如了愿,竟至超过了预期,而使儒家承认为事实;……”
孔子问礼于老子
这是历史学家权威性的发现和论述。大概是可信的。依照顾颉刚先生的看法,道家后起于儒家,为了提高其社会地位,就故意“造伪”:说孔子问礼于老子。没想到以讹传讹,竟至于扭曲了历史:老子和孔子是同一时代人,都生活在春秋末期,但年长于孔子,且比孔子博学。
到现在学生教科书上,头条百科上,趣历史都如此说。对于老子其人《老子》其书,我觉得十有八九的中国人接受的都是上述扭曲的历史!
如此看来,有多少被掩埋在时光深处的历史被人为扭曲了,不得而知。老子是哪个时期的人不重要,《老子》是不是老子写的也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是,这本书是我们中国人写的。《老子》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它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老子》,一座文化的宝藏,蕴藏着无限的智慧,愿一代代中国人能不断发掘并传承。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