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儒家源流:墨子创立墨家,批判儒家思想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8 16:17:46    

孔子去世后大约20年,一个姓墨名翟的青年来到学园里学习。他出身贫苦,是一位小有名气造车工匠,技艺十分精湛。这个小伙子很聪明,时间不长就能熟读《诗》《书》,却对繁琐礼仪、歌舞声乐十分反感。

墨翟和孔子身份不同。孔子出身于贵族家庭,虽然没落了,但他一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贵族身份。他精习六艺,是因为那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所以,他对衣着服饰、饮食、礼仪、音乐等方面十分讲究,遇人遇事也总是端着贵族身份的架子。

相比孔子,墨翟直是个泥腿子。他出身贫苦人家,过着终日勤苦不得闲生活。他周围的亲戚、朋友、乡邻与他一样,都是终日辛劳反而朝不保夕的农民。他发现和他一样手工业者,劳苦的农民的现状是饥饿却得不到饮食,寒冷却得不到衣服,劳累却得不到休息,他认这才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称之为“巨患”。所以,他的理想是规劝告上层统治者通过社会的、政治的、政策的改变来实现底层民众衣食富足的目标。哪怕是最低限度的,食能果腹,衣能保暖,劳而得息呢。

据此,他提出一个原则,“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都被视为奢侈浪费而加以禁绝。比如,老百姓现在吃饱、穿暖都很难得到保障,你再让他讲究什么衣冠、服饰、什么“食不厌精、炙不厌细”,哪有那种力量呢?老百姓现在终日辛劳,得不到片刻休息的时间,你还要求他们讲究什么繁琐的礼仪,听什么音乐,哪有那个精力呢?老百姓没有礼仪、音乐也能过活,讲究它们反而衣食不保,能有什么实际功用呢?所以,礼乐属于“加费不加用”而应当禁绝的东西。再者,都是人,老百姓没有礼乐能过活,贵族凭什么不呢?


接着,墨翟又认真分析了导致下层民众衣食不保的深层原因。他发现,由于国与国、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强凌弱,众欺寡,兵戈不息,战乱不止。战争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使人民流离失所,不能安居乐业。家事落荒废,百姓战死、饥饿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侯王大夫爱有差等,不能兼爱,各私其国,各私其家。有道不相教,有财不相分。他们只管自己奢侈享乐,丝毫不顾及百姓的死活。王公贵族大夫为了讲排场,讲礼仪,玩音乐,增加繁重的苛捐杂税,使百姓衣不足,而且那些演奏者,也都是农家子弟,去搞音乐了,劳动生产就受到影响,导致生产不足。

天子、诸侯、大夫,生前享乐,死了还厚葬、久丧。更无道的是,杀人殉葬。为了竟比排场、气势,送葬的队伍极为庞大,搞得就像举家迁徙。大量财富被埋在地下,这都是极大的浪费。为了行三年之丧,农夫百工妇人的劳动生产都要停止。厚葬、久丧相沿成习,富贵者损失财富,庶民百姓就要倾家荡产了。所以,墨翟反对孔子爱有差等之说,主张兼爱,并提出了非战、非礼、非乐、节葬短丧等观念。


墨翟希望整个社会像一个彼此相爱,团结互助的大家庭。人人视别国如自己国家,视别家如自家,视别人之身如自身。“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为了实践他的社会理想,他毅然退出了孔子的学堂,依据兼爱互助原则组建了一个组织、纪律严密的社团。该社团成员多半来自于下层民众,有的直接从事生产劳动。他们在一起过着极端刻苦朴素的生活,彼此之间有互助协作的义务。这个社团的领导者称为“巨子”。墨翟是一任“巨子”,巨子对社团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下一代巨子由上一代巨子指定。后人称墨翟所建立的社团为墨家学派,墨翟也被尊称墨子。

于是,在春秋时期就形成了儒墨两大显学对立的局面,时人称“不入于儒,即入于墨”。墨家对儒家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它的爱有差等,爱有差等就为自利自私留有空间,使对立和竞争有了依据。战争、对立就不能禁绝。而墨家认为只有无差等的爱才能实现目标。无差等的爱,比较理想主义,逻辑上讲得通,但实践起来困难,但常常受下层民众的欢迎。有差等的爱,比较符合人性,但常常被统治者用于其既得利益的维护。

墨家还批评儒家说,儒家之学足以丧天下的有四政:一,儒家以天不明,鬼不神,不明天鬼,此足以丧天下;二,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的队伍就像举家迁徙。三年哭泣,有人扶才能起,举杖才能走,非得哭泣悲伤到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到才叫孝子。也足以丧天下;三、弦歌乐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四、认为人之贫富寿夭、社会之兴衰治乱,皆由天命所定,不能损益,此足以丧天下。


墨家站在小生产者、农民的立场上来批评儒家,有其合理之处。但其功利观则过于严苛。

相关文章

长平之战蔺相如之死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

李渊退位后的悲惨生活:权力的背后竟是孤独与无奈!

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

张仪:从弃臣到秦相,绝地反击,才是一个人最狠的报复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

刘备的三小谋士:糜竺简雍孙乾

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

1.鬼谷子:圣人的思维模式。可以看懂的人,纵横捭阖,无往不胜

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