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唯一女儿,擒鳌拜立下大功,康熙:我要写碑文纪念姐姐。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过和硕恭悫长公主这个名字,但她可是清朝开国皇帝顺治帝唯一留存于世的女儿。作为大清皇家公主,她虽然出身不高,但却在政局风云变幻时扮演了关键角色。公主的一生就如同一枚小小棋子,被摆布在纷争的涡流中心,最终成为稳定朝局的牺牲品。
顺治帝生有14个孩子,可惜除了和硕恭悫长公主之外,其他女儿都夭折了。公主的母亲杨氏原是个小小宫女,不知怎的就入了顺治帝的眼,一朝偶得宠幸竟然怀上了龙胎。虽出身低微,但生有皇孙自然就地位非凡了。
当时顺治帝与中宫皇后闹翻,整日宠幸妃嫔们。这桩风流韵事啊,可不就是今天社交媒体上最火的"网红男友出轨"事件吗?只不过当年的公主可没现在人这么幸运,能get到老公。
公主自小就被孝庄太后视为掌上明珠,可惜依然逃不过满清皇室的政治联姻命运。嫁给大臣家的孩子,压制他们的野心咯。康熙刚继位就将公主许配给大权臣鳌拜的侄子,想不到反而起了反作用,这位老臣更加骄横跋扈了。不过小康熙同学很聪明,继而加以利用,在一次召见时就把鳌拜家族统统拿捕了。
鳌拜下狱,公主夫妇也被打回原籍盛京。多年后康熙回盛京游历,偶遇姐姐形单影只的可怜模样,不禁伤心万分。从此他就把姐夫重新叫了回来,想必是怜悯姐姐的孤苦遭遇吧。然而世事无常,讷尔杜很快就去世了,使得公主再度独自哀恸。
按照满洲旧规,公主是不能改嫁的。所以和硕恭悫长公主从此就孤单一人,直到33岁那年离世。年富力强的康熙帝听闻噩耗,不禁百感交集。他不仅赏赐了厚葬,还亲自为姐姐撰写了碑文以示哀悼,可见对于这位唯一的姐姐是有多么的不舍啊。
在当年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公主的悲惨命运也算是再正常不过了。可如果换到现代社会,女性不再是棋子,有着独立自主的身心和生活,...
公主独自熬过那漫长孤寂岁月是何等的艰难。丈夫讷尔杜去世后,她不得不单面对京城生活的重压。家中仆从自有主子疏于管教,连吃穿用度都得操心。更何况满洲妇女地位本就不高,她作为无夫之妇,在世人眼中就更加失去了身份尊严。想必公主常被白眼相待,甚至遭人轻慢耻笑吧。
即便如此,和硕恭悫长公主也从未向命运低头。她毅然选择了独自坚强生存下去,直到33岁离世。用现代话说就是"单身狗单撸到老"了。当然最后还是难逃"人去楼空"的凄惨结局,但起码她倔强地活出了自我,没有被世俗的是非曲直所左右。
和硕恭悫长公主一生远离锦绣富贵,却始终保有高贵的人格。作为清朝唯一活着的公主,她无疑是当时最悲催的存在。但如果用现代眼光审视,她反而成了女性独立自强的楷模和象征。短暂的一生中,公主为我们诠释了顽强、坚韧、勇敢的品质,展现了女性在逆境中仍能自强不息的力量。所以她才会被深情款款的弟弟皇帝如此怜惜,亲自为之撰写碑文以载其功德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