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商以来,北方民族不断南下入侵,与中原文明开始了长达数千年的宿命对决。在这场对决中,中原文明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外战英雄,比如李牧、蒙恬、霍去病、窦宪、李靖、蓝玉等,其中霍去病深入北方数千里,“封狼居胥”而家喻户晓。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深入北方数千里的并非霍去病,而是荆轲刺秦王中秦舞阳的祖父,他指挥大军一路向北挺近,击败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势力,打得东胡后退1000多里,后来还夺取了2000多里的土地。可惜的是,司马迁在撰写这一段历史时,却没有为他单独立传,只是在其他篇章中一句带过,那么司马迁为何如此对待此人?
荆轲刺秦王中,燕国秦舞阳十三岁杀人,别人不敢跟他对视,是一个狠人,于是被太子丹找到,作为刺杀团队的一员。见到秦始皇时,荆轲面不改色,秦舞阳却色变振恐,差点提前暴露了刺杀行动,幸好荆轲糊弄了过去。从秦舞阳前后对比来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勇士,而是一个欺软怕硬之人,根本不能与他的祖父秦开相提并论。
秦开出身于鲁国秦氏,大约春秋晚期迁徙到了燕国,后来很快成为燕国大家族之一。燕昭王继位之前,秦开在东胡做人质时,趁机了解东胡风土人情、军事地理等情况。燕昭王继位后,秦开(下图,雕像,位于沈阳)逃离了东胡,回国后被任命为大将军。
燕昭王时代,燕国功绩最大的两位将军,乐毅广为人知,秦开就鲜为人知了,但秦开战国却不下于乐毅。
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赵北部,是当时北方最强的部族,拥有“控弦之士二十万”,于是经常南下入侵燕赵,导致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燕昭王励精图治后,决定派秦开攻打东胡,而秦开不负众望,连战连捷大破东胡,最终打得东胡退到一千多里外的今西辽河上游,并成为沈阳建城第一人。
秦开之前,还没有华夏军人做到这一点,至少没有史书记载过,其实即便后来的李牧、蒙恬等人,杀敌数量或许超过了秦开,但深入北方的程度与打下的地盘却不如秦开,因此可以说秦开是一位功勋卓著、光耀千古的外战英雄,是“周代霍去病”,或者应该说霍去病是“秦开第二”。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外战英雄,司马迁却非常吝啬笔墨,只有寥寥一笔记载,即《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
后来的《汉书》、《魏略》也略有记载,讲述的是秦开击败东胡之后,又进攻了箕氏朝鲜政权,夺取两千多里土地,即《魏略》记载:“(箕子朝鲜)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馀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
司马迁是一位不畏强权的史学家,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司马迁隆重记载乐毅,却一笔带过的记载秦开,是不喜欢,还是有其他材料不足的客观原因?
首先在周代众多大诸侯中,司马迁撰写的燕国史最为简单,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燕召公建国后,《史记·燕召公世家》接着说“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一句话就省略了200余年,以至于近代学者怀疑燕国是狄夷冒充的姬姓诸侯国。燕惠侯之后,燕国史除了略微讲述燕王哙、燕昭王、燕惠王三个,其他的只是简单地记载了君王姓名。
面对如此简略的燕国史,近代学者分析认为不是司马迁不想写,而是燕国史料可能被秦始皇毁了,于是司马迁无法写得详细。因此,司马迁没有详细记载秦开的事迹,或许也与秦开资料不多有关。
其次应该是司马迁不喜欢秦开,或者说司马迁不喜欢发动对外战争的将军。秦匈战争中的蒙恬之死,司马迁的评价是“不亦宜乎”,就是不是罪有应得吗?汉匈战争中的英雄卫青与霍去病,被司马迁两人合成一篇文章,讲述的事迹稀少,而且还被说成“幸佞”之臣,《史记·佞幸列传》中就有两人姓名。汉朝另一位名将李广,一生战功一般,主要功绩在于防御匈奴,却被司马迁写成了远超卫霍的时代主角,《李将军列传》中文字量大、事迹众多且传奇,非卫霍列传可以相比。
可以说,从李牧、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的传记来看,司马迁似乎不喜欢发动外战的将军,喜欢抵御外敌的将军与平定叛乱的将军等。至于司马迁为何有此爱好,可能与他的教育经历有关,因为他的老师是孔安国与董仲舒,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儒,可以说他是一个被儒家思想武装起来的史官,而儒家追求仁义治国,希望君主行王道,不希望君主发动战争。
因此,司马迁面对秦开时,可能不是真的无法找到资料,不是不能写得详细一些,而是单纯的不喜欢发动外战的将军,于是就一笔带过,否则为何会给秦开的同事乐毅一个很详细的传记?
尽管司马迁没有详述秦开,但这并不妨碍秦开的伟大,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如同秦开这样的外战英雄,才有今日的中华民族。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可以对史书拾遗补缺,应该抛弃过去儒家的偏见,给那些被忽略的英雄人物一个公正,这是今人对先烈们的应尽义务。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