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是卫国人,后来来到燕国,燕国人又叫他“荆卿”,喜欢读书和击剑。
故事从燕国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说起。回国后太子丹就想寻找机会向秦王报仇。太子丹通过他的老师认识了田光先生,田光先生把荆轲介绍给了太子丹。
这时秦将王翦已经灭掉了赵国,并吞并了赵国的全部土地,接着大兵北进,来到了燕国的南部边界。太子丹害怕了,过去找荆轲商议。荆轲说:“现在我们就算到了秦国,因没有让他们信任的东西,也是无法接近秦王的。秦国逃来的樊於期将军,现在秦国正用千金的重赏来捉拿他。如果能带着樊将军的人头和我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去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的接见我,到那时候才有机会刺杀秦王。”
荆轲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杀害樊将军,于是私底下去找樊於期,他对樊於期说:“秦国残酷,你的父母宗族都被秦王杀了,现在还重金悬赏捉拿你,现在有个机会可以替你和你的家人报仇,还能为燕国解除祸患,你想听吗?”樊於期说:“有什么办法?”荆轲说:“我希望拿到你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必会接见我,到时候我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刀直刺他的胸膛,这样你的大仇就可以报了。”樊於期一听:“这正是我日夜咬牙切齿所希望实现的事情。”说罢立刻刎颈自杀了。
赵国有个铸剑名家徐夫人,以藏锋利匕首闻名。太子丹花了百金买来了一把,并且把这匕首蘸上毒药,达到了见血封喉的地步。并安排秦舞阳做荆轲的助手。
一切准备就绪,因太子丹催得紧,荆轲准备动身。他的朋友们知道这件事都过来送他。
他们来到易水河边,好朋友高渐离为他击筑,荆轲和着筑声引亢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扬鞭西驰而去,再也没有回头。
荆轲到了秦国,花重金买通了秦王都宠臣,把燕王派人送礼的事汇报给秦王。秦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立即升殿。
荆轲捧着樊於期人头的盒子走在前面,秦舞阳捧着地图的盒子跟在后面。刚走到台阶,秦舞阳就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秦王及众臣见此光景,觉得很奇怪。这时荆轲回头看了秦舞阳,圆场说到:“常年生活在北部蛮夷,从没有见过天子的威仪,所以害怕了。”于是荆轲从秦舞阳的手里拿过来地图送到秦王面前。秦王接过地图,慢慢地把图卷展开,待地图展到最后,藏在里面的匕首突然露了出来。荆轲过去左手一把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抄起匕首向着秦王刺去。匕首还没有刺到身上,秦王吓得站起来往后一扯,袖子被挣断了。接着秦王拔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瘫倒在地,手上的匕首狠狠地向秦王投去,结果又没有刺中。秦王转身猛地又砍荆轲,荆轲已八处受伤。
荆轲知道事情已经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放声大骂:“今天没有成功,是因为我开始的时候要活捉你,逼着你和我们签订条约,以此来报答燕太子丹。”接着秦王的手下把荆轲杀死了。
荆轲这件事更激怒了秦王,他立刻增派部队到赵国,命令大将王翦攻打燕国。五年后,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我们在已经知道了最后失败的结局后,再看他年少时的言出必行、重诺守信,士为知己者死,危急关头绝不气馁,破釜沉舟,虽败犹斗,这不正是“侠客”精神吗?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