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荆轲刺秦王,秦王只要受一点点伤就会立刻毙命,为何能逃过一劫?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9:00:38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每次提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荆轲要执行的任务,是天下第一难的任务,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事实上,荆轲出发前,已经在刺杀秦王的匕首上涂了毒药,他但凡能在秦王身上留下哪怕一点点伤口,秦王都会当场毙命。

但为什么秦王偏偏就是死不了呢?

1.

公元前227年深秋的一天,天气格外寒冷,狂风卷着沙粒直接往人的袖口里钻,但神色匆匆前往秦王宫方向行走的臣子们却丝毫不敢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就在今天,秦王宫要举行最隆重的九宾礼,来迎接两位来自燕国的使者。

说来也怪,燕国不是什么强国,和秦国的关系也一向不好,为何要用隆重的九宾礼来接待他们呢?

就在臣子们腹诽的同时,秦王嬴政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此时的他,已经将韩、赵、魏等国逐个攻灭,下一步要解决的,本来就是这个燕国。

没想到燕国国王如此识趣,居然懂得带着樊於期(wū jī)的首级和督亢(今河北涿州、固安之间)的地图主动投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怎不叫人惊喜万分!

樊於期是谁?他的人头为何会让嬴政如此感兴趣?

樊於期,战国末年秦国武将,因为打不赢战斗力爆棚的赵国名将李牧,害怕回秦后受到严惩,所以偷偷跑到了燕国,隐匿于山林之中。

身为颇受器重的统军大将,战败后不回来接受惩治,反而选择逃亡,如果不给你点儿颜色瞧瞧,我岂能服众?动了雷霆之怒的秦王嬴政不仅下令杀死了樊於期的全家(“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许以重金悬赏樊於期的人头。

恰在此时,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归燕国,因为和嬴政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太子丹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接纳了在燕国四处流亡,无依无靠的樊於期。这样樊於期就成为了秦国与燕国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筹码,成为了嬴政心中的一根刺。

而今天呢,这个燕国使者竟然带着樊於期的人头来了,这可真是让嬴政卸去了心事一桩,当然要隆重接待一下。

还有督亢的地图,那也是嬴政梦寐以求的礼物。因为督亢是燕国最富庶的地区,之前秦国好几次想要占领督亢,却苦于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才没来得及攻打。如今燕国投降,意味着嬴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这座战略意义重大的城市。

这当然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嬴政统一六国的时间,算得上一件值得庆祝的大喜事。

只是嬴政没想到,所有这一切,竟然都只是为了杀死他而准备的“诱饵”。

2.

仪式很快开始了。只见燕国使者荆轲端着盛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副使秦舞阳则拿着督亢地图,跟随迎宾官员的脚步,走进了威严无比的秦王宫。

但也就在此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燕国副使秦舞阳突然开始浑身哆嗦,脸色十分难看,脚步想抬起来,却如同灌了铅般寸步难行。

秦国的大臣们见状纷纷议论起来,这个燕国使者怎么回事?莫不是犯了什么大病?

关键时刻,担任此次任务主要使者的荆轲停了一下,对台阶上的嬴政解释说:“北方蛮夷之地的粗人,第一次见识大王的雄姿和秦宫的威武壮观,所以临阵怯场了,请大王勿怪。”

嬴政点点头,说:“既如此,就由你来代他把地图呈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接过督亢地图,沉稳矫健地登上秦宫台阶,来到了嬴政的身边。只见他缓缓地打开地图的卷轴,一直到卷轴充分展开,露出了提前藏好的一把锋利的匕首。

嬴政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荆轲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起匕首,冲着他的胸膛直刺过去。嬴政慌忙躲避,仓促间,他的袖子被荆轲撕破,但他来不及整理仪容,只能绕着大殿的柱子四处躲避。

此时的场面惊险到了极致,要知道,荆轲所带的匕首可不是普通的匕首,而是一把用剧毒的药水淬火炼制的见血封喉的匕首,哪怕匕首能粘到嬴政手上的哪怕一寸皮肤,嬴政也会当场毙命,即便是神仙也救不了他。

偏偏此时秦宫里还有一个BUG,那就是臣子们都手无寸铁,武士们也不能持武器上殿,等于是一堆人面对一个拿着武器的疯子,干着急没有丝毫办法,主动权都在荆轲的手上。

可即便如此,荆轲还是没能伤得嬴政分毫,他被御医夏无且用药囊砸中,踉跄间,给了嬴政拔出腰间长剑的空当。嬴政挥剑刺去,荆轲的左腿瞬间鲜血直流,不得不瘫倒在地。

荆轲只能利用最后的时机将匕首扔向嬴政,可偏偏匕首落到了嬴政躲避的柱子上,嬴政的身上还是没有受一点点伤。

最终,荆轲被护卫们乱剑杀死,这场原本就悲壮无比的刺杀行动,终于还是以悲壮的方式宣告终结。

3.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呢?在我看来,问题主要还是出在荆轲自己身上。

第一、 荆轲刺秦王,准备工作做得并不周祥。

据史书记载,在荆轲刺秦王之前,荆轲是准备与一位朋友结伴而行的。但这个朋友住得远,没能及时赶到,太子丹便催促荆轲与秦舞阳同行。

殊不知刺杀秦王这么机密又艰难的事情,怎么能随意换人呢?从秦舞阳在大殿上的表现可知,他不仅不能助荆轲一臂之力,反而是荆轲的“猪队友”,让荆轲在还未出手之际,就已经将刺杀计划暴露了个彻底。

对于这种结局,荆轲难道没有预判吗?其实是有的,在他没有等到朋友出现就出发的那一刻,就已然知道结局悲壮。

可他宁可悲壮的出发,也不愿和太子丹沟通,讲清楚事情的利害关系。这难道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第二,荆轲执行刺杀计划时,也颇有些任性随意。

故事中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安排,那就是荆轲和秦舞阳端着礼物上殿时,作为主要执行人的荆轲端的是秦将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端的则是督亢的地图。

首级相比地图,哪个更吸引秦王呢?当然是地图,因为首级不需要离那么近去看啊。

可是端着地图,承担向前展示任务的偏偏是秦舞阳。要不是秦舞阳临阵畏缩,荆轲甚至可能连走到秦王身边的机会都没有,那还怎么从地图中拿到匕首,完成行刺的计划呢?

第三,荆轲行刺时不够果决,导致错过时机。

行刺秦王之时,荆轲的目的性也不够明确,导致行动上出了偏差。按照《史记》中的说法,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如果荆轲真的是决定一剑刺死秦王,那他大可以在拿到匕首的那一瞬间就把刀刺向秦王的身体,那样秦王根本来不及反应,也来不及起身躲藏,更没有机会拔剑。

而荆轲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太子丹在部署刺杀行动时,做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安排,那就是“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和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你先劫持秦王,让他放弃攻伐六国,把大家的失地还回去,如果他不答应,再杀死他。

秦王是谁?那是天下最霸道的君主。在大庭广众之下杀死秦王,你只有瞬间出手的机会,偏偏还想要搞什么劫持,这要是能成功就有鬼了。

总而言之,荆轲刺秦王失败,为我们提了个醒:

成大事者,筹备工作务必做得认真、细致、周密,情绪要保持稳定,绝不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冲动抉择。

而到具体执行时,则必须果断、坚决、专一,绝不能因为优柔寡断而错过时机、痛失良机。

相关文章

荆轲是战国著名剑客,为何与秦王搏斗被连刺八剑?武艺不如秦王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每当听到这首悲凉的离别之歌,就想起数千前荆轲刺秦前的那次送别,高渐离击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荆轲非常清楚,这一次的送别将是永别,正如歌声中的“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样,荆轲此去,唯有一死,根本没有回头路可走。荆轲是战国著名剑客,也是战国四大刺客之首,他行刺秦王的故事

2025-01-11 10:30:46

刺客行动之荆轲刺秦王

燕国太子姬丹到秦国碰壁,心里十分怨恨秦王嬴政,想要对秦国进行报复,为此,燕太子姬丹征求他的太傅鞠武的意见。鞠武建议太子丹向西与韩、赵、魏三晋结盟,向南与齐、楚联合,向北与匈奴结交,只有大家共同结合起来,才能对付秦国。燕太子姬丹说:“太傅的计谋虽然挺好,但要实现它,却是旷日持久的事情,实在令人内心烦闷

2025-01-11 10:15:45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夏无且的一个动作,改变了历史进程

公元前227年,秦国咸阳宫朝堂,众目睽睽之下,荆轲刺秦王!当荆轲追着秦王绕柱子“转圈圈”的时候,医官夏无且怎么也没想到,他接下来的一个动作,改变了历史进程。战国后期,强大的秦国先后灭了韩国与赵国,之后又派王翦率领大军来到了燕国南部边界,随时都可能攻打燕国!燕国太子丹知道情况危急,便找来了杀手荆轲,让

2025-01-11 10:00:37

荆轲刺秦王的背后:李牧击败秦军,却致樊於期父母宗族被屠戮?

年少时,燕国太子丹曾在赵国做人质。恰好嬴政当时也还没回国,两人便玩在了一起,成为儿时的玩伴。虽然都是人质,奈何命运不同。后来,嬴政一举成为“超级大国”秦国之主,太子丹则继续当太子,还来到秦国作人质。原以为,凭借两人儿时的交情,秦王嬴政能善待自己。可不想,当上秦王的嬴政身边多得是服侍之人,早就忘记了儿

2025-01-11 09:45:46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刘邦项羽能提前灭秦吗?

秦始皇死后仅两年,刘邦项羽就联手灭秦,他们二人都是楚人,灭秦的主力是楚军。假如战国末荆轲刺秦王成功了,秦始皇在灭楚国前就驾崩,楚国还能提前灭秦国吗?秦始皇嬴政(当时还是秦王)奋六世之余烈,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

2025-01-11 09:30:4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