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千古一帝名号的绝唱之叹——康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8 00:25:46    

历史上被尊称“千古一帝”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被历朝史官所公认的却仅有四位: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他们分别代表着始创之功、大统之威、鼎盛之荣和绝唱之叹。要知道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皇帝,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不简单,况且康熙帝也做过不少错事,但瑕不掩瑜,康熙用他自身的传奇经历,踏实的为“千古一帝”这一封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的一生吧。

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年号“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自号体元主人,是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8岁便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清朝许多大事都在他的手里发生,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当时玄烨的生母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庶妃,玄烨降生时,顺治帝都对其并不算关心。玄烨出生后不久便遭受了天花的侵袭,当时顺治帝委托奶妈将其带出紫禁城外哺养,因此玄烨幼时便未曾得到过父母的承欢。好在天花症并未伤及玄烨性命,只是在其脸上留了细小的麻点,但让其也对天花有了终身的免疫力,这也为后来玄烨成为皇帝埋下了伏笔。

玄烨五岁后便开始读书识字,而且在这方面十分勤奋好学,直至去世,康熙帝终身都十分好学。也有记载说起十七八岁时,每每读书至深夜,直到咳血也不罢休。顺治十八年,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突然病逝,但其并未册立太子,但在临终前听从了汤若望的建议选用对天花具有免疫力的玄烨作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并在遗诏上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大臣辅政。而在康熙即位两年后,母亲病重,十岁便丧失了母亲。这也成为康熙帝后来的回忆,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而四大臣联合辅政也并未持续很久,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快就激化了起来。其中鳌拜逐渐掌握了实权,并很快暴露出其专权的野心。康熙六年,首辅索尼去世,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但仅十天后,鳌拜擅自杀害了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而遏必隆又是鳌拜的党羽,所以朝政实权便掌握着在了鳌拜手中。而当时康熙帝为了拿回实权,召集常作布库戏的侍卫将鳌拜逮捕,并将其拘禁,诛杀了鳌拜的亲属和党羽,将另一位辅政大臣遏必隆削职夺权,算是真正夺回了自己的实权。

康熙十二年,康熙帝认为藩镇威胁国家边境安全,下令撤藩。当时吴三桂假意撤藩,实则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并杀害云南巡抚,进军攻陷湖南。还散布檄文,吸引广西四川各地官员反清。而康熙帝对此采用坚决打击的对策,绝不妥协言和,反倒对其他叛变者大开宽容,分化敌军,孤立吴三桂。之后康熙帝将湖南作为进攻重点,既重用满族亲王,又重用汉兵汉将围攻长沙。而吴三桂也在称帝后不久忧愤成疾去世,去世后部将让其儿子即位,退回云贵地区,但随着清军攻破昆明,吴三桂儿子的自杀,也算是三藩的这场闹剧得以平定。

清除边境藩镇危机后,康熙帝又将目光投向了郑成功后代郑经所在的台湾。康熙二十年郑经去世,十二岁的郑克塽即位,但大权被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大臣纷纷动摇,甚至与清朝谈和的官员愿当内应。在此契机下,康熙帝派遣施琅作为福建水师提督,在澎湖大败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康熙帝也算是收回台湾,为促进祖国统一又进一步。

解决台湾问题后,边境沙俄国家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蚕食国家领土的问题又迫上眉睫。对此康熙帝多次协商无果后,下令反击。并在雅克萨大败敌军后,俄国摄政王请求议和,清廷答应了其请求,让其退回了尼布楚地区,并在雅克萨之战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均为中国领土。

解决完东北边境矛盾后,西北矛盾又产生了,西北蒙古本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者均与清朝关系密切。但漠西的准噶尔在领袖噶尔丹的统治下日益强盛,而沙俄当时为了复仇找到噶尔丹的代表,策动其攻打漠北喀尔喀,噶尔丹本就和喀尔喀的一个部族有矛盾,便掀起了对漠北的战争。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亲自攻打喀尔喀,很快占领整个地区。对此喀尔喀首领决定投靠清朝,逃亡漠南一带请求保护。康熙在了解情况后将其安置在了科尔沁草原,并责令噶尔丹西归。

但噶尔丹不仅置之不理,反而率兵继续南下。对于噶尔丹的猖狂,康熙又征集兵马北上迎击,多次大破准噶尔。但噶尔丹拒不投降,为此康熙帝再次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死去,而漠北的喀尔喀地区也被纳入了清朝版图。但漠西地区依旧是块隐患,其新的统治者也受到沙俄的蛊惑,不断侵袭清朝边境地区,并多次进犯西藏。但在康熙的及时派兵围剿下,才将准噶尔势力赶出西藏。

之后便是我们熟悉的“九子夺嫡”事件了,康熙早年便立了两岁的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但由于胤礽母亲的叔父索额图专断权利贪图贿赂被斩杀而造成了父子关系的僵化,并废除其太子的身份,引得了其他众阿哥的觊觎。当时皇长子胤褆是庶生,不受康熙待见,自知无望便向康熙提议立八阿哥胤禩,又劝说替父亲除掉二阿哥胤礽,引得康熙的寒心,也引起了对胤禩的提防。这时三阿哥胤祉又揭发了大阿哥加害胤礽之事,于是康熙便将大阿哥进行了囚禁,而对于胤禩也进行了关押,但随后便释放了。之后康熙帝恢复胤礽的太子地位,但其又被告于各部尚书结党营私,康熙帝一怒之下再次下诏废黜太子,并将其圈禁至死。

而太子胤礽被废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祯,当时的九阿哥和十阿哥也附庸了八阿哥。而十三阿哥胤祥附庸于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为太子说好话,算太子党。但胤礽二次被废后,胤禛看出胤礽再无复立的可能,便开始结党营私,窥探储位。这时也主要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阿哥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阿哥党两大势力。而当时储位之争时间之长,波及之广,以及对朝廷和皇帝本人的影响,一时半会也难以写完,这里一笔带过。最终皇位的争夺以四阿哥胤禛取得胜利,即雍正帝。

虽然康熙一生极其富有作为,但晚年的康熙一度懈怠,凡是皆以宽松待之,导致出现吏治废弛,国库空虚,个别地方出现骚乱与暴动,给继任者雍正帝留下了不少隐患,更有人直接指出清朝衰亡的病因便有康熙开始。在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玄烨驾崩于北京,当时八阿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留守北京的为四阿哥胤禛,在统领隆科多宣读遗嘱后,宣布胤禛继承皇位门卫雍正帝,而康熙得以安葬清景陵。

说实话,康熙帝的一生实在精彩,以至于笔者一时半会难以一笔带过,也算是笔者这几个月来写过最长的一篇人物传记,这也间接证明了康熙作为一个帝王,确实做过不少值得记录的事情,毕竟也是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就像笔者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历史书上你随手翻过的一页,记载的便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至于关于康熙帝的整体评价,此篇传记便先搁置,待后面写整体清朝皇帝时,再进行逐一分析评价。

相关文章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三国名声很好的四位降将,魏投蜀、蜀投魏各有两人,他们都是谁?

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