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他背叛秦国,与秦王不共戴天,最终想用自己人头换秦始皇性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0 01:30:45    

樊於期原本是秦国的将领,属于秦王的手下,之所以背叛秦国是表面上看是樊於期打了败仗,害怕秦王惩罚他,实际上是他一直怀疑秦王的身世,甚至发布过秦王嬴政并不是秦国王室后裔,而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檄文,这篇檄文引起了秦王嬴政的震怒。

相信很多人知道樊於期是通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临出发前向樊於期借了一件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樊於期的脑袋,当时樊於期居然毫不犹豫的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将头颅借给了荆轲,樊於期的头颅加上燕国的地图这才使得荆轲有了近距离接近秦王嬴政的机会,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樊於期为什么那么想让秦王嬴政死亡,也不理解为什么秦王嬴政非要杀掉樊於期,其实这可以算得上这两个人的国仇跟私恨了。

樊於期原本是秦国的大将,在他的一生中曾经有过两次背叛秦国的行为,第一次是在他怀疑秦王嬴政是吕不韦跟赵姬的私生子之后,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秦王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成蛟,并鼓动成蛟反抗嬴政,在这个过程中樊於期写了一篇非常恶毒的檄文,说嬴政得位不正,并不是秦国人的后代,这篇檄文让嬴政非常愤怒,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在成蛟失败之后,嬴政并没有处罚樊於期,很可能是害怕杀了樊於期就变相承认檄文的内容是真的。但是从此嬴政对樊於期深恶痛绝,之后樊於期在领兵攻打赵国时战败,害怕处罚,樊於期直接逃到了燕国,这是第二次背叛秦国,原本想着借这次机会杀掉樊於期的秦王嬴政内心一定非常恼火,所以势必要樊於期死。

相关文章

西门豹治邺,禁止巫风,破除封建迷信是因为什么?

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

一代战神薛仁贵,四十年只败一次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每个朝代都产生了很多名将,不胜枚举,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唐朝的“战神”——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出身河东薛氏,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人,世代官宦。614年出生于唐朝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出生时家道衰落,种田为生,日子过得艰难。他准

2025-09-07 00:29:40

赵武灵王的惊天战略如果实施了,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武安君白起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