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很多著名将领,有一大部分几乎都投靠了清朝。著名的如吴三桂、祖大寿以及洪承畴。如果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话,洪承畴又为了什么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洪承畴是怎样的一个人吧。在明朝天启至崇祯年间,除袁崇焕以外,洪承畴亦可谓是让满清王朝非常头疼的一个人物。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人士。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他也是明朝末年除了张春、孙承宗、袁崇焕等对于明朝来说比较重要的边关将领,并且,崇祯在听闻洪承畴阵亡之时,曾亲自设祭。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洪承畴还是投降了清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是,在松锦之战后,洪承畴因战败被俘,而不管是范文程还是多尔衮甚至皇太极上门劝降,都被洪承畴严词拒绝,后来,清朝为了让洪承畴诚心投降,居然派出了当时还只是庄妃的博尔济吉特氏亲自劝降,而庄妃也在经过一番精心的大半之后,带着一碗人参汤去到了洪承畴的囚所,当然,洪承畴甫一见到这位满蒙第一美女,顿时惊为天人,并且在交谈的过程中又被庄妃的财势所折服,最后终于诚心降清,这也算是在清朝的野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后来据说深爱着孝庄的摄政王多尔衮也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甚至对洪承畴处处打压。
当然,以上的观点在茶余饭后当做闲聊的谈资也就罢了。其实,这还是应了那句俗话“性格决定命运”。而作为大明王朝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在最初被俘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文人的傲气,并且不管是清朝多大的官前来劝降,都被洪承畴无情的骂退,甚至以绝食相要挟,但在经过与洪承畴的交谈之后,皇太极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并且让洪承畴自己将崇祯与清朝作比较。
“明朝那边如有将领战败,则全家连坐,甚至株连九族,而清朝方面,在出征之前,家人们欢欢喜喜送儿子或丈夫出征,战胜了就加官进爵,战败了也会得到优抚,甚至不惜花重金去赎回被俘的将领”。并且,在劝降的过程中,范文程更是发现了一个细节,当墙上的灰尘掉到洪承畴的衣服上时,洪承畴立即将灰尘拂去,身上的衣服尚且如此,对于生命,也还是非常爱惜的了。同时在经过皇太极一番语重心长地劝说,这我明朝著名的三边总督最终投降清朝,并且活到了康熙四年。
那么,皇太极为什么不顾那些满清贵族的反对,执意劝降洪承畴呢?其实还是因为清朝虽然在那时军事实力很强,但缺一个向导,而最终清军也在洪承畴的正确引导下于顺治元年入关,最终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秦惠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车裂商鞅、灭商鞅之家,难道秦惠王与商鞅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吗?秦惠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司马错、公孙衍、魏章等人,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义渠,在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为秦国的壮大做出重大贡献,难道他的心胸如此狭窄,容不下一个商鞅吗?商鞅变法之初,太
2025-09-13 00:31:5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