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为什么说洪承畴投降事件是明朝崩盘的开端?明军的军魂丢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6 00:25:14    

公元1640年,崇祯皇帝朱由检采纳大学生、兵部尚书洪承畴的建议,设置五省督师,统一指挥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的明军剿灭李自成的起义军,并以洪承畴为五省总督,节制上述5省所有的明军。在洪承畴的指挥下,明军像换了个人一样,战斗力飙升,连续歼灭李自成的主力部队,最终将李自成的残部合围在商洛山中。

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决心,洪承畴亲自到商洛山前线督阵,誓要将李自成一网打尽,明军在洪承畴的督促下,工作格外卖力,废话,洪承畴可不是一般人,那杀气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主。随着明军包围圈越来越小,商洛山中李自成的部下纷纷开始向明军投降。洪承畴将投降的李自成部下逐一甄别,凡事投降2以上的就地格杀,初次投降的编入明军战斗序列,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当炮灰,彻底杜绝此前起义军降而复叛的弊端。

洪承畴的一系列操作下来,李自成身边只剩下18人,要知道半年前,李自成麾下还有40万大军啊,似乎李闯王的生命就要终结在商洛山中了。

然而,幸运的天平再一次眷顾了这位陕北大汉,北京城的崇祯下诏洪承畴班师回京。原来满清的皇太极也在密切关注中原局势,皇太极深知,如果明朝彻底解决李自成的起义军,之后就可以集中所有的力量来对抗清军,这是皇太极无论如何也不乐见的。所以皇太极在洪承畴绞杀李自成时,再一次从喜峰口攻破长城,兵临北京城下,崇祯只得命令洪承畴率主力回京救驾。随着洪承畴的离去,李自成以诈降计策逃出重围,之后杀入中原的勋阳一带建立新的根据地,并联合当时活动在湖北的张献忠继续与明军抗衡,洪承畴的努力再一次功亏一篑。

而当洪承畴抵达北京时,皇太极则在抢掠一番后主动撤离,洪承畴又一次扑了一个空。当李自成在中原坐大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洪承畴再一次请命趁李自成立足未稳之际率军征讨,崇祯也让洪承畴做前期准备工作。但辽东形势的恶化最终打乱了崇祯和洪承畴的全部计划。

公元1642年,皇太极发起了对大明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试图夺取明军在山海关以外所有的据点,主攻方向放在辽西走廊上的咽喉锦州,战略预想是利用围困锦州聚歼救援锦州的明军主力。

出于锦州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崇祯以洪承畴为救援锦州的总指挥,统率13万明军,并节制辽东地区所有的明军,结果在松山、锦州一线被皇太极截断粮道,最终全军覆没,洪承畴也被迫投降。

洪承畴的投降引起了明军内部的震动,与祖大寿不同,祖大寿是纯粹的军人,战败投降并不可耻,况且祖大寿本身就是辽东军阀,与大明没有多少感情,祖大寿的投降还算情有可原。而洪承畴则不同,洪承畴以进士出身,崇祯皇帝一路重用提拔,最终位至大学生(宰相级别)、兵部尚书,可谓是荣宠备至,崇祯对他更是有知遇之恩,没有人会相信洪承畴会投降,当时崇祯甚至都已经在北京为洪承畴开了追悼会,强烈表彰了洪承畴英勇就义的光荣事迹。

洪承畴投降事件在大明引起了很大的影响,此后明军将领和明朝官员以洪承畴为榜样开始了大规模投降运动。您洪大学士都降了,咱们这些阿猫阿狗还抵抗啥,这便是当时明军和明朝官员的普遍共识。

洪承畴投降皇太极后,为皇太极出谋划策,特别是满清入关后,洪承畴与满清摄政王多尔衮配合制定了先取李自成次取南明弘光政权再取张献忠的战略,在短短2年内消灭3大政治集团,建立满清在中原新的统治秩序。

相关文章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元前258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向魏国的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公子无忌)求救。心细的人会有疑问,这应该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怎么成为了两位公子之间的私人交往故事了。原来,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的求救使者络绎不绝。平原君责备信陵君,

2025-05-12 01:25:58

刘邦的偶像、四大公子之首的信陵君为何酗酒而亡?报国无门

信陵君是战国末期一个特别有名且特殊的人物。当年站在乱世舞台上的有这样一个群体,就像以前的F4,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他们全都是在当时战国诸雄当中有一定名气,担当一定的爵位,左右了一定的国政的封侯。不是诸侯王的子侄兄弟,就是诸侯王的丞相大臣。分别是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

2025-05-12 01:18:55

唐太宗李世民才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战神?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

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有大功于国家,为何最后却落寞而终?

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