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智!历史总是令人相似,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据可查。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造反,建立了朱姓天下,而风水轮流转,276年后,李自成起义,结束了明朝的统治。要是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这天下应该就姓李了,然而毫不意外地出意外了,李自成惹恼了吴三桂,于是原本到手的天下就这么飞了。
吴三桂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属于将门世家子弟,因此吴三桂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身手不错。按照家族传统,长大后的吴三桂自然是走上了给皇帝打工的道路,虽然当时的明朝气数已尽,换了几个皇帝都不给力,但并不妨碍吴三桂搞事业。
凭借自身实力,吴三桂在当时还是混得有模有样的。1629年,清太宗皇太极向明朝下战书,吴三桂被派往前线作战。要说这吴三桂也是真的猛,因此双方来来回回打了十几年,也没有分出个胜负。然而就在这时,吴三桂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公司破产,老板自杀了。
这下吴三桂可成了一个香饽饽,清军和李自成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一开始吴三桂是看好李自成的,毕竟他和清军打过仗,害怕对方背后捅他一刀。但是李自成这人没啥耐心,三天两头派人来催,吴三桂也是有脾气的人,催多了就烦,催多了也就迟迟没给答复。
这下惹恼了李自成,以为吴老师桂想坐地起价,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抓了吴三桂一家老小让他看着办。这下吴三桂坐不住了,赶忙起身去找李自成回合,然而没等他走到,李自成直接就把人给杀了,这下彻底惹怒了吴三桂,他转身就投靠了清军。
吴三桂投靠清军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对李自成进行绞杀。1644年,吴三桂放清军入关,而李自成估计天生也没有当皇帝的命,很快就败了,吴三桂也算是大仇得报。然而清军的野心可不止如此,他们要的可是这天下,而作为新入职的打工人吴三桂也只能是按老板说的做。1662年,吴三桂命人勒死永历帝,南明灭亡,明朝退出历史舞台。
他放清军入关,灭了整个明朝,被封为平西王。却又在61岁时,高举反清复明旗号,还差点让康熙帝亡国,这又是为何呢?
1644年,清朝入关建立政权,作为大功臣的吴三桂自然是要重重犒劳的。由于当时双方关系还处在蜜月期,所以清王朝对吴三桂也是十分大方,直接就给他封了个平西王,与耿精忠、尚可喜一起,被称为三大藩王。1662年,吴三桂再次晋封为亲王,一时间可谓是权势滔天。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盛极必衰,伴随着打天下的那一辈老去,新上来的坐天下的皇帝们对吴三桂可就没那么客气。顺治帝在位时,就有了削藩的想法。但当时吴三桂不仅手握重权,还有几十万的大军,新生的政权还要仰仗吴三桂,因此并没有削藩,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对此吴三桂也很受用,所以双方全是相安无事。
然而到了康熙帝的时候,他坐不住了,明明这天下应该是爱新觉罗的,他吴三桂算老几?不仅如此,年轻气盛的康熙帝对吴三桂封地百姓只识平西王而不认皇帝的行径也十分不满,在他看来,三藩一日不除,大清王朝就一日不得安宁。
1673年,康熙帝削藩正式开始,双方彻底撕破脸,同年11月,吴三桂起兵造反,自称兵马大元帅,打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这一年吴三桂已经61岁。吴三桂虽然已经老了,但在打仗方面显然是宝刀未老,所以战事进行得非常顺利。
再加上其他两位藩王的加入,一开始年轻的康熙帝只能节节败退。大军很快就占领了江南两浙和江西东部,眼看只差一步就能饮马长江,入主中原,天下就要改朝换代了,吴三桂却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32岁造反灭掉明朝, 61岁再次起兵对抗清朝。明明有机会入主中原,却因为一个错误决定一败涂地,吴三桂凭啥那么牛?
吴三桂起兵造反后,不管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都起了。只要他一声命下,这天下就姓吴了。然而不知道吴三桂在想什么,到了最后关头,他却选择了按兵不动,并且一等就等了三个月,而这三个月足以给被打得措手不及的清王朝一个卷土重来的机会。
为什么吴三桂要按兵不动呢?据史料记载原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吴三桂是想和康熙帝谈谈人生,谈谈划江而治的人生。意思很直白,就是清王朝在长江以北,自己在长江以南,大家和睦相处,谁也别打扰谁,井水不犯河水。第二个原因则是吴三桂希望以此来换回被清王朝扣留的儿子和孙子。吴三桂的一生不是在造反就是在造反的路上,当时他年纪也大了,估计也不想吴家被绝了后,于是打算和清王朝议和。
然而吴三桂还是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康熙帝削藩的决心。当时吴三桂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了,而康熙才二十出头,就算熬也能把吴三桂熬死。因此对于他提出来的要求不仅没有答应,还反手就杀了吴三桂的儿子和孙子,这对吴三桂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既然谈没戏了,那就继续打吧,但此时吴三桂已经错失了良机,再无取胜的可能。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登基为皇帝,5个月后病逝,结束了他的一生。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