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上海之父是谁呢?他的后人至今仍在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8 00:53:59    

今天是父亲节,虽然是外国人的节日,但意义很好,不必拘于其“出生”。说到上海之父,很多外地的朋友应该比较陌生,但对于上海人来说还是能回答得上来的。上海的别号申城,就是以他为名的,他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

上海的开发起源于何时,有史记载应追溯到战国后期,在此之前,上海地界虽属吴越之地,但因地处长江三角洲入海口南岸,受太湖多条出水口和浦江、海潮作用形成的泥沙淤积,土地多呈荒芜和沼泽状态,开发极为薄弱。到了战国后期的公元前248年,因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令尹(相国)春申君黄歇请封于此,建都邑于故吴墟(今苏州城),今上海之地遂得治理开发,成为富庶之地,因为春申君封地并得良好治理,上海也就有了申城的简称。

申城黄浦江

春申君黄歇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不仅对楚国后期贡献很大,而且对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是突出的。他辅佐两代楚王,广招天下贤能,拥有门客三千,对维护当时楚国和天下局势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楚国的地位虽名相国,实楚王也。除上述上书秦王,以智退秦、韩、魏联军外,并与太子完一起在秦国作为人质长达8年之久,回国后春申君黄歇就相国的第五年,即长平之战的第二年,受命将兵解邯郸之围,迫使秦国引兵退却。就相国的第八年,带领楚国军队北伐灭鲁,并任命著名思想家荀卿为兰陵令,使楚国显示出复兴迹象。之后代楚王行使多国纵约长之职,联合出兵至函谷关,后诸侯军败走,合纵失败。春申君两度受封,对淮北封地和江东封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促进了两地的开发,巩固了楚国的生产基地,也使两地黄氏成为名门望族。

战国诸侯国地理分布

在黄歇的治理下,申城逐渐开始有了完善的制度和文明。黄歇对此地开展大量的建设,比如修缮、兴建城宫、府、舍、巷门和监狱等。在农业生产方面,黄歇着力于农田改造和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为此,他主持疏浚了东江、娄江、吴淞江等诸多水道。代表上海形象的黄浦江,也与黄歇有重要的关系。

黄浦江曾叫“黄歇浦”或“春申浦”

民间传说《黄歇、黄浦江和春申江》就讲述了春申君治水的故事:很久以前,当上海还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时,有一条河床很浅的河流常常泛滥,被称为“断头河”。断头河两岸的居民过得很痛苦。春申君黄歇被皇帝封在此处。他不怕艰辛,到处走访,终于弄清了断头河的来龙去脉,拟定了治理的办法。他带领百姓日夜挖河筑坝,眼看着河床越来越深,河面越来越开阔,但钱也花得差不多了。黄歇夫人主动献出了自己几十年纺纱织布的积蓄,感动了百姓。大家纷纷仿效黄夫人,慷慨解囊,工程款很快就凑齐了。不久,断头河也被治好了。从此,大江两岸不涝不旱,人民安居乐业。为了感念黄歇的恩德,人们把这条大江叫作“黄歇浦”,简称“黄浦”。又因为黄歇被封为春申君,所以黄歇浦也被称为“春申江”,上海也因此简称为“申”。

上海松江的春申君祠

春申君对上海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来百姓为他立庙,并时常祭拜。春申君的主要祠庙包括位于今沪闵路以西、春申塘以北的宋代春申庙(今不存),位于今山东路、河南路、延安路一带的明代春申君庙(今不存),位于今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的春申君祠(新建)等。

春申君历史

作为上海之父,其后人是否还存于上海呢?《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死后,李园"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之家",似乎春申君的子孙被杀尽了,其实不然。因为黄歇的子孙众多,又散处各地,他们在政变后,确实有大部分被满门抄斩灭族,但也有许多幸存者,他们或逃于外,或隐姓埋名,顽强地生存延续下来。《元和姓纂》卷三中有这样一条极重要的记载:《风俗通》云楚相黄歇号春申君,子孙氏焉。"可见春申君的子孙中,确实有一支为避祸隐姓埋名,改姓春氏,成为黄姓的一支重要分支姓氏。但是因为逃难,或许早已离开上海,如今的黄姓或春姓的朋友们,或许便与春申君同源。

相关文章

武则天:女皇帝的传奇与智慧

一、从宫女到女皇的传奇逆袭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家境并不显赫,但她从小聪慧过人。14岁时,她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可以想象,刚入宫的她面对众多妃嫔和权臣,心中难免忐忑。然而,武则天并没有被这复杂的宫廷生活所吓倒,反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渐赢得了皇帝的宠爱。网友热议在网络上,许多网

2025-04-28 02:38:12

魏公子为何被称为信陵君

标题: 魏公子为何被称为信陵君?话题: 魏公子、魏王、兵符、晋鄙、赵国、保全、赵王、平原君、宾客、功劳、谦虚、留在赵国简介: 魏公子在保全赵国后,被赵王赏识并想封他五座城池。然而,一位宾客的劝告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选择谦逊退让。最终,他决定留在赵国,得到了汤沐邑和信陵的赏赐。魏王对魏公子盗窃兵符,

2025-04-28 02:01:44

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结交隐士的故事

之前讲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信陵君帮助赵国打退秦国后,因为害怕回到魏国被治罪,就留在了赵国邯郸。当时,邯郸城有两个隐士,毛公隐于赌场,薛公隐于酒肆。信陵君听说他们两位都是贤士,就让朱亥去拜访他们,但二人躲起来不肯相见。忽然有一天,信陵君打听到二人踪迹,知道毛公在薛公家里,于是,也不坐车马,只让朱亥一

2025-04-28 01:32:40

信陵君贤良忠义护赵抗秦,最终为何在饮酒解愁中飘然而逝

魏安鳌王二十年(前257),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正是平原君的夫人。赵国当下有难,魏国自然要援救。本来,魏王也准备派晋鄙带领十万军队去救赵国,但是秦国威胁魏王说:“你敢救赵国,等我把赵国拿下,回头就对付你。”魏王胆小,赶紧收回成命,无论赵国再怎么发出求救,也不搭理

2025-04-28 00:46:54

大秦600年(廿四)魏国灭亡 为什么魏王不重用信陵君魏无忌?

为什么战国四公子中最具才华的信陵君魏无忌,却的不到魏王的重用?在赵国灭亡以后,魏国是怎么迅速灭亡的呢?上集我们介绍了,由于魏国顶级人才大量的流失,造成了魏国的日益衰落,而在战国后期,魏国还有一个顶级人才,他甚至在秦始皇继位当年,竟然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秦军,使秦军一度不敢兵出函谷关。这个人就是战国四公子

2025-04-28 00:15:3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