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上海之父是谁呢?他的后人至今仍在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8 00:53:59    

今天是父亲节,虽然是外国人的节日,但意义很好,不必拘于其“出生”。说到上海之父,很多外地的朋友应该比较陌生,但对于上海人来说还是能回答得上来的。上海的别号申城,就是以他为名的,他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

上海的开发起源于何时,有史记载应追溯到战国后期,在此之前,上海地界虽属吴越之地,但因地处长江三角洲入海口南岸,受太湖多条出水口和浦江、海潮作用形成的泥沙淤积,土地多呈荒芜和沼泽状态,开发极为薄弱。到了战国后期的公元前248年,因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令尹(相国)春申君黄歇请封于此,建都邑于故吴墟(今苏州城),今上海之地遂得治理开发,成为富庶之地,因为春申君封地并得良好治理,上海也就有了申城的简称。

申城黄浦江

春申君黄歇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不仅对楚国后期贡献很大,而且对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是突出的。他辅佐两代楚王,广招天下贤能,拥有门客三千,对维护当时楚国和天下局势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楚国的地位虽名相国,实楚王也。除上述上书秦王,以智退秦、韩、魏联军外,并与太子完一起在秦国作为人质长达8年之久,回国后春申君黄歇就相国的第五年,即长平之战的第二年,受命将兵解邯郸之围,迫使秦国引兵退却。就相国的第八年,带领楚国军队北伐灭鲁,并任命著名思想家荀卿为兰陵令,使楚国显示出复兴迹象。之后代楚王行使多国纵约长之职,联合出兵至函谷关,后诸侯军败走,合纵失败。春申君两度受封,对淮北封地和江东封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促进了两地的开发,巩固了楚国的生产基地,也使两地黄氏成为名门望族。

战国诸侯国地理分布

在黄歇的治理下,申城逐渐开始有了完善的制度和文明。黄歇对此地开展大量的建设,比如修缮、兴建城宫、府、舍、巷门和监狱等。在农业生产方面,黄歇着力于农田改造和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为此,他主持疏浚了东江、娄江、吴淞江等诸多水道。代表上海形象的黄浦江,也与黄歇有重要的关系。

黄浦江曾叫“黄歇浦”或“春申浦”

民间传说《黄歇、黄浦江和春申江》就讲述了春申君治水的故事:很久以前,当上海还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时,有一条河床很浅的河流常常泛滥,被称为“断头河”。断头河两岸的居民过得很痛苦。春申君黄歇被皇帝封在此处。他不怕艰辛,到处走访,终于弄清了断头河的来龙去脉,拟定了治理的办法。他带领百姓日夜挖河筑坝,眼看着河床越来越深,河面越来越开阔,但钱也花得差不多了。黄歇夫人主动献出了自己几十年纺纱织布的积蓄,感动了百姓。大家纷纷仿效黄夫人,慷慨解囊,工程款很快就凑齐了。不久,断头河也被治好了。从此,大江两岸不涝不旱,人民安居乐业。为了感念黄歇的恩德,人们把这条大江叫作“黄歇浦”,简称“黄浦”。又因为黄歇被封为春申君,所以黄歇浦也被称为“春申江”,上海也因此简称为“申”。

上海松江的春申君祠

春申君对上海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来百姓为他立庙,并时常祭拜。春申君的主要祠庙包括位于今沪闵路以西、春申塘以北的宋代春申庙(今不存),位于今山东路、河南路、延安路一带的明代春申君庙(今不存),位于今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的春申君祠(新建)等。

春申君历史

作为上海之父,其后人是否还存于上海呢?《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死后,李园"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之家",似乎春申君的子孙被杀尽了,其实不然。因为黄歇的子孙众多,又散处各地,他们在政变后,确实有大部分被满门抄斩灭族,但也有许多幸存者,他们或逃于外,或隐姓埋名,顽强地生存延续下来。《元和姓纂》卷三中有这样一条极重要的记载:《风俗通》云楚相黄歇号春申君,子孙氏焉。"可见春申君的子孙中,确实有一支为避祸隐姓埋名,改姓春氏,成为黄姓的一支重要分支姓氏。但是因为逃难,或许早已离开上海,如今的黄姓或春姓的朋友们,或许便与春申君同源。

相关文章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霍去病打下4座城,取了4个名字,从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名字很耳熟

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

肉食者鄙的平原君!一生平碌无作为,生不逢时的守平之臣

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

揭秘秦惠王杀商鞅真实原因,第3条是关键

秦惠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车裂商鞅、灭商鞅之家,难道秦惠王与商鞅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吗?秦惠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司马错、公孙衍、魏章等人,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义渠,在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为秦国的壮大做出重大贡献,难道他的心胸如此狭窄,容不下一个商鞅吗?商鞅变法之初,太

2025-09-13 00:31:5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