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吴三桂为什么背负了千古骂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4 01:08:45    

提起吴三桂,喜欢儿女情长的人,会想起他和陈圆圆的相见恨晚。

提起吴三桂,喜欢历史研究的人,会想起大清铁骑入关的耻辱。

可是清朝的建立,明朝的覆灭,民国的转折,新中国的诞生,这都只是历史的循环往复。

那么吴三桂到底做了什么,让历史记下了他的千古骂名?

吴三桂明末清初锦州总兵吴襄的儿子,可以说是出身武将世家。吴三桂祖籍江苏,出生地辽东。

吴三桂在崇祯年间考中了武举,然后借助家里的关系,成了指挥。又因为屡立战功,成了总兵。

如果明朝安稳,吴三桂也会是一个有名的将军,可是明朝此时处于动荡的时候。

此时的大清已经浩浩荡荡而来,还有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闯王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帝下令吴三桂在山海关截断中原通向北方的要道。只要守住山海关,就是守住了大清的脚步,那么大明就不至于背腹受敌。

崇祯帝将山海关给了吴三桂,就是将京城的全部安危给了吴三桂,等于崇祯帝将自己的命给了吴三桂。

可是吴三桂还在苦守山海关,却听到李自成闯进京城,崇祯帝自缢的消息。

在大明覆灭,崇祯帝自缢的打击下,吴三桂要面对的是大清军队和自己对峙在山海关。

吴三桂开始不知道,他为什么守在这里?守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吴三桂是忠诚明朝的,可是明朝已经覆灭了。崇祯帝的圣旨,此时也变成了遗旨。

吴三桂守着山海关,是守着崇祯帝的京城,还是闯王李自成的京城?

吴三桂和大清早有渊源,早在大清早期,还是努尔哈赤的后金时期,吴三桂就开始抵挡,保家卫国,同时也是战胜后金,让吴三桂不仅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官运亨通。

现在要吴三桂对曾经的手下败将投降,吴三桂说服不了自己,他缺一个理由和借口。

此时的吴三桂甚至想带着大军投靠李自成,不管怎么说,李自成是汉人。而大清,和汉朝的匈奴,明朝的瓦剌,宋朝的契丹没区别,都是外族。

可是李自成的军队开始烧杀抢掠,也不是一个明主,直到吴三桂的家眷陈圆圆成了李自成的女人,而自己的父亲也被杀害。

家仇国恨混在一起,吴三桂选择投降,不仅是国仇家恨,也是为了自己身后将士的性命,吴三桂选择了大清。

吴三桂在清朝也是官运亨通,成了平西王,镇守西南。而在保宁这一战中,也是吴三桂对曾经的大明一个了解。保宁这一战,是南明的大批势力聚集,吴三桂大胜,等于南明即将消失,大清即将统一。

这一战,让吴三桂在大清彻底站稳了脚跟,从大明的忠臣良将,变成了大清的忠臣良将。

吴三桂为了大清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封为了镇南王,镇守全部蜀地。

二十多年的蜀地藩王,吴三桂也想要尝一尝最高处的权利。

此时时康熙在位,内忧外患的康熙破釜沉舟要收复三藩,而吴三桂在投降清朝二十多年后,再一次背叛清朝。

可是现在的大清,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大清,现在了大清是吴三桂无法战胜的大清,所以吴三桂自刎,结束了一生。

吴三桂为何被骂?

有人说他是卖国贼,可是那个时候他的国已经亡了。

有人说他反复无常,降清又叛清,可是不做王,也是死路一条。

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可是南明的皇帝死在吴三桂的手中,也是师出无名。

吴三桂的一生,竟是无依。明朝不承认他,清朝不接受他。

吴三桂一生的马上鞍上,刀里枪里,究竟所为何来?可能吴三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相关文章

孙膑的智谋有多高明?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只是复仇的第一步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

文人也可以血气方刚,他是太子老师,最终因为反武身死

“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

吕不韦身上有哪些故事?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

逐句解读:骆宾王入狱、出狱、起兵,三个时期的三首精品五言绝句

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

西门豹治邺,禁止巫风,破除封建迷信是因为什么?

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