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索额图:同为奸臣为何康熙放了明珠,却活活饿死了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00:49:27    

1703年,67岁索额图瑟缩在宗人府角落,费力抬起眼皮看向手边空碗,一声叹息一行浊泪,久久闭上了双眼。

他早前还心存侥幸,康熙能如往昔一样,对他轻拿轻放。


因为此前,他的死对头明珠,深陷贪腐大案甚至抄了家,如今还不是好模好样?


可是,他却不知康熙对他动了杀机,兵不血刃要了他的性命。


索额图饿死狱中,康熙尤不解气,冷斥:真乃大清第一罪人!


一句话盖棺定论,随后抄了索额图的家,还下令处死了他的2个儿子。

01 曾经的亲密战友

索额图,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的儿子,康熙最宠爱皇后的亲叔叔。


康熙13岁时,动了杀鳌拜之心,势单力薄之时,索额图是他最信任的人。


有一天,康熙眉头紧锁,传召索额图进宫下棋。


两人以一句棋语:过河卒子当车使,定下扳倒鳌拜的妙计。


转天,30岁的索额图以退为进,主动请辞吏部右侍郎一职,成了康熙身边的贴身侍卫。


利用这层身份,名正言顺帮助康熙培训布库少年。


一年后利用“布库戏”(摔跤),一举将鳌拜拿下。

随后,索额图仕途开挂,扶摇直上,位极人臣。


那时,两人是最亲密的战友,康熙最倚重的姻亲叔父。


02 分庭抗礼的嫌隙


扳倒鳌拜后,康熙最大心愿:削三藩。


他将“三藩、河务、漕运“,6个大字篆刻柱子上,每天抬头3件事,甚至成了他睡梦中的执念。


然而,已被尊为“索相“的索额图,却俨然成了”眼盲心瞎“之人,读不懂康熙的心意。


大殿之上,康熙提到“削藩“,他率先反对:”三藩力量不可小视,如若惹急了他们必会引发动乱。“


一众朝臣,唯“索相“马首是瞻,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康熙圣意难舒很是不悦。


此时,纳兰明珠站了出来,力排众议力挺康熙。


康熙一锤定音: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


一石激起千层浪,吴三桂率先高举反旗,纷纷策反州县府衙,一时间南方沦陷。


周边猛虎环伺,见大清朝局不稳,周边列强也伺机而动,情势相当危急。


此时,索额图又来个马后炮,他当庭数落“削藩“的不是,气势汹汹瞅向纳兰明珠,高喊:”清君侧!“


这不亚于当众打帝王的脸。


康熙拍案而起,怒斥:“削藩是朕的主意,莫非朕也该杀!“


一句话,索额图惊出一身冷汗,这才偃旗息鼓,不再揪人小辫子。


康熙虽年少,但绝不是个怕事的主儿,的确有天地崩于前而面不改的气魄。


他沉着冷静,一方面招降安抚,善待投降之人;另一方面启用图海,巧用八旗家奴扩充军事力量。


利用8年时间,消灭了三藩,解除了内忧外患。


03 顾念情份,一忍再忍


赫舍里皇后,是康熙一生挚爱,却在生下皇子胤礽后,撒手人寰。


康熙悲恸大哭,却无力回天,他轻抱怀中娇儿:“立皇子胤礽为太子,我要护他周全。”



太子需要有人扶持,索额图是皇后娘家人,自是不二人选。


自此,索额图更是有恃无恐,拉开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架势,越发骄纵无礼目下无人。


有个叫高士奇的人,曾投到他门下。


此人,虽出身贫寒但颇有才气,索额图自持身份高贵,对饱学之士也如家奴一般,张口就骂抬手就打,很是不给人留情面。


后来,康熙慧眼识珠,启用高士其,并给予高官厚禄,与索额图同殿称臣。


然而,索额图却嗤笑:“高士其不过一家奴尔,我叫他跪着他不敢趴爬起。“


为了显示权威,他几次三番让高士其,给他当众下跪回话。遇到哪天不高兴,甚至将高士其亲娘老子,都一并骂上。


高士其文人傲骨,见索额图不把他当人看,一而再再而三羞辱于他,虽对他有知遇之恩,但作践人至此,也令人寒心。


转而,投到了明珠门下。


不仅如此,索额图更是贪得无厌,利用归顺他的官员,四处大肆敛财。


《天下长河》中,治理黄龙水患的官员,就是为了给他敛财孝敬他,才拿不出银钱付不出工钱,更挪用了修建堤坝的公款,致使黄河泛滥成灾。


最后,怕事情败露,这个替罪羊不得不畏罪自杀。


这不过是冰山的一角,隐在下面的更是不胜枚举。


索额图不知收敛,不仅失了帝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手下人的心。


04 触动逆鳞,忍无可忍


后来,索额图在处理中俄边境谈判一事上,还算办得漂亮。按照康熙的意思,以额尔古纳河为线,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挽回了一些帝心。


可是,讨伐噶尔丹时,他面对敌军的虚张声势,被敌军“从沙俄借来6万兵马“的言论所迷惑。


竟然,想要临阵脱逃,导致扰乱军心,差一点功亏一篑。


早前,那个意气风发的索额图,不知何时成了贪生怕死、贪恋荣华之辈,对此康熙对他十分失望。


索额图也自知无趣,索性以年迈为由退出了朝堂。


然而,他并不消停,他看“老主子“不给力,就将主意打到太子身上,几次三番撺掇太子早日上位。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九·列传五十六》:他日,上谓廷臣曰:“昔索额图怀私,倡议皇太子服御俱用黄色,一切仪制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於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有一次,借着给太子伺疾的机会,又一次筹谋从“康老三“手中夺位之事,不小心被一名仆从听了去,他一不做二不休当下射杀,却不想风声早已走漏。


撺掇太子,谋朝篡位,康熙再也忍无可忍,当下传令:“擒拿索额图!”


据说,被抓当日索额图正围着荷花池,与妻妾在院内饮酒作乐。见有人来抓,他飞起一脚踢翻火锅,一时间美味珍馐洒满一地。


他万万想不到,康熙再未给他转圜的余地,死前碗中竟无一粒米。


如果和明珠一样,虽然权倾朝野贪腐无度,或许康熙还能饶他不死。



怎奈,他带坏康熙一手栽培的太子,怂恿太子犯下谋逆大罪,让父子之情无情断裂,这不亚于动摇了国之根本,这让康熙忍无可忍。


就连他死,也再难挽回损失,康熙又怎能容他?


所以,索额图之死,罪无可恕!

相关文章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大唐天可汗 ——李世民

李世民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其陵墓

2025-05-08 01:17:59

历史人物之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开创者

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 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中国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武功与文

2025-05-07 01:05:4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