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索额图。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索额图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他父亲是康熙初年四大顾命大臣之一索尼,他的仕宦之路沾了他老子很大的光,他本人也是康熙的老丈人,他的女儿贵为康熙帝的皇后,他的外孙是康熙帝的太子(胤礽)。仗着这些,索额图可以说是官运亨通并且权倾朝野。但电视剧毕竟有着戏说的成分,很多事情和历史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索额图
索额图全名赫舍里.索额图,出身满洲正黄旗,康熙初年辅政大臣索尼之子。历史上的索额图是个官二代不假,但是据考证他并不是索尼的嫡子而是庶子(关于嫡庶地位待遇的差别,《红楼梦》里贾宝玉和他的异母弟弟贾环就是例子),他的女儿也不是康熙的皇后,康熙娶的是他大哥的女儿,他只是康熙的皇后——孝诚仁皇后的三叔。这老兄后来能在仕途上飞黄腾达固然有他老子的因素,但平心而论他的官爵地位更多还是靠他自己的才干挣下的。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索额图最早是以“恩萌”从宫廷侍卫干起的,经过几年打拼,后来做到了吏部侍郎。这老兄也是个狠人!康熙七年(1668年),这老兄居然辞去吏部侍郎的职务又干回老本行了,改任一等侍卫。当时正是权臣鳌拜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康熙此举也是想培植自己的势力铲除鳌拜。对索额图来说这一步可谓是一场政治赌博,赢了自然是荣华富贵,输了可就得陪着小皇帝去见他太祖爷爷了。所幸的是,索额图这一步走赢了。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熟悉了,康熙从此亲政并且励精图治开创了康熙盛世,索额图也从此平步青云最后权倾朝野。
这个时候清朝入关也就两代,祖辈能征善战的的雄风还没完全褪尽,八旗子弟还没有完全像后来那样提笼架鸟、腐朽不堪。身为世家子弟的索额图在和另个一权臣明珠明争暗斗的同时也是大显身手干了点事业,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协助康熙谋划全局,稳定了局势,让以吴三桂为首的一干明朝叛臣彻底梦回山海关了。还有一件更为突出的就是这老兄代表清政府和沙俄进行边界谈判,期间据理力争、驳斥“北极熊”的种种不合理要求,忠实地执行了康熙地旨意。虽然后来因为邀功心切和聘用的法国、葡萄牙翻译的出卖(每每看到这时我就觉得老祖宗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真是太正确了)也放弃了一些领土,但总体上还是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维护了国家尊严,最终和沙俄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从而也暂时遏制了沙俄进一步侵略我国的野心。
后面的事情就都是按着历代权臣兴亡史的套路走下去了!此后索额图继续飞黄腾达,但是也一如历代权臣那样结党营私飞扬跋扈,最终因为参与了太子争端而被政敌抓住了把柄并被参劾,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贬黜并于同年九月被赐死。毕竟是皇家贵戚,索额图这老兄作为一代权臣也是能臣在临死时总算没有身首异处落了个全尸。
再说明珠。
说到明珠,我脑海里马上就想到一个词:基因。每每看到明珠的生平,我就总感叹:基因这个东西真奇妙,一个家族的优秀基因竟然真能历经百年而仍然能在后世子孙的血液中流淌,家族祖先的才干竟然真的能靠基因而代代传承!何以言此?接着往下看!
明珠的全名是叶赫那拉·纳兰明珠。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也很惊讶,叶赫那拉?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的姓吗?没错,明珠和慈禧太后来自同一个家族:明朝末年东北地区的叶赫部。明珠的祖父就是当年曾率九部联军征讨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叶赫部首领金台吉,就是那个在临死前发出毒誓——“叶赫部就是剩下一个女人,也要让爱新觉罗家族灭亡”的金台吉。当然了,在明珠这一代时大清朝正是方兴未艾如日中天,复仇的时候还没到,金台吉的子孙现在还得老老实实地给大清打工呢!
明珠
明珠的父亲叶赫那拉·尼雅哈率领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后,被授予佐领官职。明珠的姑姑、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生母,因此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有亲戚关系。后来明珠娶了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论辈分成为康熙皇帝的堂姑父。 明珠后来为什么能和贵为皇亲的索额图斗了二十几年,究其原因除了权势地位相当外,这老兄的家族背景也不弱啊!
作为金台吉的嫡孙,明珠的才干还真是对得起祖先的荣耀。康熙初年,明珠开始入仕为官,担任侍卫、治仪正,之后凭借自身的能力,明珠仕途顺利一路升迁,不久后升迁为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年)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成为宫廷事务的最高长官。康熙五年(1666年)任弘文院学士,开始参与国政。到康熙十六年(1676年),明珠已经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不久后加封太子太师,权倾朝野。出仕不到二十年就从一个区区侍卫一路升迁成为朝廷重臣,人称“明相”,这其间固然有家族背景的影响,但明珠的个人能力也是不容置疑的。
明珠成为朝廷重臣后独揽朝纲,表面上为人谦和,实际利用康熙皇帝的信任结党营私,甚至贪污纳贿。在朝中,明珠与索额图不和而相互仇轧。索额图贵为国戚生性乖张,朝中有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就立即排挤,与康熙朝名臣李光地关系亲密。明珠呢?他不愧名字中的“珠”字,真的做到了“珠”一样 的剔透圆滑。明珠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擅于拉拢朝中新进,对政敌则在暗地里构陷,与徐乾学结成一派。当时索额图是太子党的成员,明珠就把朝中依附太子的人全都构陷排挤出去。这两位仁兄依仗着各自的权势地位真是一番好斗!
电视剧中的索额图(左)和明珠(右)
也许是天可怜见,叶赫那拉一族不该泯灭,明珠的结局要比他的老冤家索额图好得多,从这也能看出明珠做人的圆滑!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明珠被人弹劾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康熙皇帝决意打击明珠一党,随即罢黜明珠大学士,交给侍卫处酌情留用。但没过多久明珠随康熙西征葛尔丹,随后官复原职,但此后二十年没有再被重用。祸兮福兮,明珠最后能得以善终也是因为后来的弃用在家。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十五日,一代能臣也是权臣明珠病故,找他的爷爷金台吉团聚去了。
明珠凭借自身的勤奋和才华,从一名普通侍卫成长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成为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位极人臣十三年,明珠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征讨葛尔丹、抗御沙俄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制止分裂维护了国家统一。同时,明珠又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并与另一权臣索额图互相倾轧,最终被参劾倒台。明珠的一生经历荣辱兴衰,跌宕起伏,在明珠身上,“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尤为贴切,但黯淡的结局并不能掩盖他一代权臣的功绩!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李世民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其陵墓
2025-05-08 01:17:59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 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中国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武功与文
2025-05-07 01:05:4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