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宋襄公最后的骑士,实际上却是愚昧外加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2 01:32:23    


春秋五霸里说法不一,这其中争议最大的就宋襄公,因为贯穿整个春秋时代,宋国从来就不是大国,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地位,要说实力宋国有一定实力,但要当超级大国还差点。,宋国地位高贵,文化发达,令人艳羡。因为宋国是根正苗红的商朝后裔,开国国君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


在商朝覆灭之际,微子启就逃离了,等周朝建立之后,微子启又回到朝歌,代表商朝宗室遗脉向周朝投降,周武王恢复了微子启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并册封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为诸侯,管理商朝遗民,祭祀列祖列宗。且奉商祀,是前朝的继承者,可武庚禄父对此不满起兵造反,意图“反周复商”。武庚禄父被诛之后,周成王封微子启为诸侯,是公爵,建立宋国,继承商朝的国祚。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是宋国是周朝的宾客,而不是臣属,是地位超然的国家。宋国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继承与发展殷商商业文化,经过历代传承,在此期间,宋国一直是三流角色,在楚、晋、齐之间的夹缝生存。传到第十六位国宋闵公。在这一年,宋国因和鲁国便结怨,开始和齐桓公结盟。


公元前682年,宋国爆发内乱。最后在萧国和曹国出兵干预宋国内政,宋国上下拥立宋闵公的弟弟公子御说为国君,史称宋桓公。宋桓公不仅是齐桓公的外甥女婿,也是齐桓公的连襟,这是他能当国君的主要理由。宋齐结盟二十余年,可谓是齐国头号马仔。因此每次齐桓公召集会盟,宋桓公都是排名第二的人,那么齐桓公和齐国成为维持天下秩序的霸主以后,宋桓公和宋国也顺理成章的成为霸主阵营的二当家。但这一切都基于齐国的势力,而宋国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公元前651年,宋桓公薨逝。太子兹父继位,史称宋襄公。在国际事务方面,宋襄公继承了宋国的“亲齐”路线,继位同年便参与了齐桓公的葵丘会盟。此后的日子里,齐桓公三次会盟,宋襄公都以排名第二的地位积极参与,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此时齐国是美国的话,宋国就是以色列。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薨逝,齐国爆发内乱诸子争位,公子昭立即逃往宋国,寻求宋襄公的帮助。这里的问题在于,公子昭的母亲是郑国人,可公子昭偏偏跑到宋国,原因在于郑国已经意识齐国已经完了,不再可能恢复大国地位,因此在第一时间投靠了楚国,而作为齐国头号马仔的宋襄公坚决地站在了齐国一侧,并拥立公子昭为齐孝公。当然,宋襄公也别无选择,毕竟宋齐两国太紧密了。


齐国内乱导致国力衰落,霸主的位出现空缺,宋襄公扶持公子昭上位,也有继任当老大的意思。在宋襄公看来,作为齐国政治实力继承者,面对这种千载难逢的时机,宋襄公不可能没有争霸天下的冲动,最重要的是,宋襄公认为,现在齐国衰落,宋国上位是顺理成章的。


可超级大国不是这样继承的,军事,外交,经济以及盟国的公推缺一不可,但这些宋国一个都不具备,仅仅认为自己的老二就想继任显然过于天真。


公元前641年春,宋襄公开始了他的骚操作,先出兵讨伐滕国,俘虏滕宣公。秋,宋襄公出兵讨伐曹国。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发起两次会盟。在第一次会盟期间,宋国和齐国是姻亲兼盟友,宋襄公又帮助齐孝公平定内乱,故而宋国排名第一、齐国排名第二,在这次会盟期间,楚成王被迫认可宋襄公盟主地位,可在第二两次的盂城会盟会盟,齐孝公没有参加。齐国第一次参加属于报恩,第二次机就没有必要了。


所以在第二次会盟期间,楚成王直接俘虏宋襄公,然后拥着宋襄公伐宋,幸亏公子目夷调动兵马保家卫国,才保住国祚,消弭了突如其来的灭国危机。楚成王见伐宋不能成功,便释放宋襄公归国。这次会盟失败,成为宋襄公争霸事业的转折点。这次宋襄公不仅没能震慑楚成王,还做了楚成王的俘虏,宋国都差点因此灭国,这就导致宋襄公的幻想破灭。


而泓水之战背景就是在这个时间爆发的,胜利者,可晋升为天下霸主。然而,宋襄公用来争霸天下的仁义性格和守礼路线,结果楚军大胜,宋军大败,甚至宋襄公的亲军都全部战死,宋襄公本人的大腿受伤。“泓水之战”的失败,让宋襄公沦为历史的笑柄,不仅后世人用迂腐二字来评价宋襄公,就连当时的人都有些鄙视他。“泓水之战”彻底断绝了宋襄公的霸主梦,但经此一战,宋襄公也认清现实,开始调整国策。


公元前637年3月,齐孝公利用宋襄公战败的机会,不再顾忌曾经的亲密关系,直接起兵伐宋,齐国重新凌驾于宋国之上。5月,众叛亲离的宋襄公,薨逝。公元前286年传到宋康王时。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最后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瓜分宋国领土。宋国传承国君三十二代。


宋襄公最大的是错在“不自量力”、“盲目仁义”等,但这些还不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罔顾现实”,意即看不清现实。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霸主”问题。宋襄公总觉得自己是公国的国君和爵位,按照传统政治地位,除了周天子就轮到他了,再加上齐桓公都曾委托于他,那“霸主”地位就该理所当然是他的了。可他并没有意识到想当霸主必须要有武力为最大依仗。



因为武力不行,宋襄公也只能“名位”、“名声”或者说“名誉”了,他并没有意识到,东周和西周的最大区别便是周天子权威的衰落,既然连周天子都失去了权威和话语权,那建立在周天子权威格局中的“公国”又能有多少实际的号召力?天下诸侯连周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又怎么可能会真正尊重一个“公国”的国君?当然,如果宋国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那也罢了,可惜实际上并没有。


可以说,宋国是一个奇葩而又备受尊重的存在,给严肃而又残酷的春秋增添了那么一丝幽默。在整个春秋时期,除了齐桓公,宋襄公是谁都不服,可惜实力又不允许,于是就很纠结。拿自己当大葱,可谁又拿他蘸酱。


世人总是追逐皇图霸业,甚至会因此迷失方向,但历史一遍一遍的告诉我们,皇图霸业乃时势所造,非人力汲汲以求可得。认清自己的定位,找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有时候,误判国际形势,可能会害了国家,害了自己。

相关文章

凭关系上位的赵胜“利令智昏”,不配为“平原君”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是糊涂蛋一枚,自己无德行,也没本事,单凭关系上位博得“平原君”之荣号,还大摇大摆地显耀楚国,真是不知羞!司马迁评价他“利令智昏”,一点不假。就是为了贪图上党那点蝇头小利,竟信了冯亭的邪说,给赵国带来几近灭国祸患,这是罪,而因为他是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不但没获罪,还

2025-09-10 04:21:25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该如何看待天才少年霍去病的英年早逝?

霍去病这个青年名将在历史上一直拥有极高的人气,一是因为少年天才的人设本就讨人喜欢;二是因为他鬼斧神工的军事表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三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留给了世人无限的惆怅和遐想。但是,也有很多人对霍去病表示不服,同样是几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凭什么他就这么优秀呢?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姨丈、好舅舅、好姨妈吗?

2025-09-10 03:16:13

孙膑的智谋有多高明?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只是复仇的第一步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

文人也可以血气方刚,他是太子老师,最终因为反武身死

“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

吕不韦身上有哪些故事?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