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以“仁义立身”的宋襄公怎么会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年的称霸笑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8 02:05:3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国是怎么来的

宋国第一位国君是微子启,他是商纣王的哥哥。周武王伐纣后,为了向世人展现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是封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并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襄公仁义让贤

宋襄公,子姓宋氏,他继承宋国第20位国君(公元前650—公元前637年)在位,宋桓公嫡子,宋成公之父。

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宋襄公就体现仁义出来了,他有个庶兄叫目夷,于是向父亲宋恒公说,想把太子之位让给目夷,但目夷也很仁义的拒绝了,理由就是以废嫡立庶,不合制度。

后来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兹甫的太子之位最终没有让出去,最终继位,成为历史上的宋襄公。

仁义相助,初显锋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齐恒公在世时,宋襄公就很推崇和维护齐恒公的盟主之位。可能推崇的久了,宋襄公就有了效仿的萌芽。

没想过机会来了,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一代霸主的齐恒公没有妥善安排继位交接,导致齐国五位公子各率党羽争位。没人照顾的齐桓公被活活饿死。

齐国太子昭逃到宋国,向宋襄公求救。宋襄公也知道光靠自己一国之力无力帮助太子昭,于是联合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共同派兵护送太子昭回齐国继位国君,这就是为齐孝公。宋襄公因助齐孝公平定齐乱,在各国中小有名气,初显锋芒。

仁义与野心并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

齐桓公死后,没有了霸主,一向仁义的宋襄公却想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霸主地位。

当时他的庶兄目夷是他的相国,便劝谏他说:“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宋襄公由于热衷王霸业,并没有听进劝谏。

不过由于宋襄公领导的宋国本来就是二流国家来强行称霸的,也就只能召集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来会盟,至于楚国,齐国那些大国,丝毫不给其面子。

仁义赴盟,反而被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年后,宋襄公在鹿地会合诸侯与齐国,楚国等国,襄公却以盟主之位自居。后来又自做主张,没有经过齐国,楚国的同意就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会合诸侯。

宋襄公庶兄目夷还是那句话“小国之力争当霸主,必遭来祸患”,建议如果要去,要带上军队。宋襄公不听,说:“是我先提不带军队的,我怎么能背信弃义带军队呢”。

也许是宋襄公自己以仁义对人,就觉得楚国也是仁义的,没想过堂堂的仁义宋襄公一去就被楚国安排的伏兵俘虏了,后来在其他国家的调停下才会放回宋国。

不合时宜的仁义之战,霸业成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襄公被楚国回国后,听说隔壁的郑国要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一气之下决定攻打郑国。当然目夷还是劝阻他,但襄公还是没听。郑国知道难敌宋国,于是赶紧向楚国求救。宋襄公带领军队只好从郑国撤退,在泓水(今河南省柘城县境内)与楚军相遇,这就发生了笑话千年的“泓水之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来模拟当时大战时的对话:

公子目夷说:“大王,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我军冲杀过来了,如今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宋军是仁义之师,现在人家在渡河,我们怎么能趁人之危呢?”


公子目夷说:“现在楚军已经渡河完毕开始布阵了,现在可以进攻了。“


宋襄公说:“不急,等他们列好阵地先。”

后来的结果就是宋军大败,损失惨重,军士也都埋怨宋襄公刚愎自用,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襄公却说:"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大臣子鱼说:“打仗是就是为了胜利,按你说的君子之道!还不如直接去当奴隶服侍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过了一年,伤痛发作,不治而死,一代以“仁义而活”又试图称霸的宋襄公退出历史舞台,其子宋成公继位。

如何看待宋襄公的“仁义”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襄公以仁义立身,古今有赞美者,也有批判者,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批评者认为他虚伪仁义,是假道学的典型。

虽然泓水惨败让后人对宋襄公贻笑千年,但是他的仁义,道德还是符合现代精神的,是值得赞颂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尤其是在春秋周礼不复存的时代,靠仁义是无法立身的。

相关文章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三国名声很好的四位降将,魏投蜀、蜀投魏各有两人,他们都是谁?

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