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以“仁义立身”的宋襄公怎么会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年的称霸笑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8 02:06:0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国是怎么来的

宋国第一位国君是微子启,他是商纣王的哥哥。周武王伐纣后,为了向世人展现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是封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并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襄公仁义让贤

宋襄公,子姓宋氏,他继承宋国第20位国君(公元前650—公元前637年)在位,宋桓公嫡子,宋成公之父。

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宋襄公就体现仁义出来了,他有个庶兄叫目夷,于是向父亲宋恒公说,想把太子之位让给目夷,但目夷也很仁义的拒绝了,理由就是以废嫡立庶,不合制度。

后来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兹甫的太子之位最终没有让出去,最终继位,成为历史上的宋襄公。

仁义相助,初显锋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齐恒公在世时,宋襄公就很推崇和维护齐恒公的盟主之位。可能推崇的久了,宋襄公就有了效仿的萌芽。

没想过机会来了,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一代霸主的齐恒公没有妥善安排继位交接,导致齐国五位公子各率党羽争位。没人照顾的齐桓公被活活饿死。

齐国太子昭逃到宋国,向宋襄公求救。宋襄公也知道光靠自己一国之力无力帮助太子昭,于是联合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共同派兵护送太子昭回齐国继位国君,这就是为齐孝公。宋襄公因助齐孝公平定齐乱,在各国中小有名气,初显锋芒。

仁义与野心并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

齐桓公死后,没有了霸主,一向仁义的宋襄公却想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霸主地位。

当时他的庶兄目夷是他的相国,便劝谏他说:“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宋襄公由于热衷王霸业,并没有听进劝谏。

不过由于宋襄公领导的宋国本来就是二流国家来强行称霸的,也就只能召集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来会盟,至于楚国,齐国那些大国,丝毫不给其面子。

仁义赴盟,反而被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年后,宋襄公在鹿地会合诸侯与齐国,楚国等国,襄公却以盟主之位自居。后来又自做主张,没有经过齐国,楚国的同意就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会合诸侯。

宋襄公庶兄目夷还是那句话“小国之力争当霸主,必遭来祸患”,建议如果要去,要带上军队。宋襄公不听,说:“是我先提不带军队的,我怎么能背信弃义带军队呢”。

也许是宋襄公自己以仁义对人,就觉得楚国也是仁义的,没想过堂堂的仁义宋襄公一去就被楚国安排的伏兵俘虏了,后来在其他国家的调停下才会放回宋国。

不合时宜的仁义之战,霸业成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襄公被楚国回国后,听说隔壁的郑国要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一气之下决定攻打郑国。当然目夷还是劝阻他,但襄公还是没听。郑国知道难敌宋国,于是赶紧向楚国求救。宋襄公带领军队只好从郑国撤退,在泓水(今河南省柘城县境内)与楚军相遇,这就发生了笑话千年的“泓水之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来模拟当时大战时的对话:

公子目夷说:“大王,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我军冲杀过来了,如今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宋军是仁义之师,现在人家在渡河,我们怎么能趁人之危呢?”


公子目夷说:“现在楚军已经渡河完毕开始布阵了,现在可以进攻了。“


宋襄公说:“不急,等他们列好阵地先。”

后来的结果就是宋军大败,损失惨重,军士也都埋怨宋襄公刚愎自用,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襄公却说:"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大臣子鱼说:“打仗是就是为了胜利,按你说的君子之道!还不如直接去当奴隶服侍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过了一年,伤痛发作,不治而死,一代以“仁义而活”又试图称霸的宋襄公退出历史舞台,其子宋成公继位。

如何看待宋襄公的“仁义”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襄公以仁义立身,古今有赞美者,也有批判者,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批评者认为他虚伪仁义,是假道学的典型。

虽然泓水惨败让后人对宋襄公贻笑千年,但是他的仁义,道德还是符合现代精神的,是值得赞颂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尤其是在春秋周礼不复存的时代,靠仁义是无法立身的。

相关文章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霍去病打下4座城,取了4个名字,从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名字很耳熟

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

肉食者鄙的平原君!一生平碌无作为,生不逢时的守平之臣

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

揭秘秦惠王杀商鞅真实原因,第3条是关键

秦惠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车裂商鞅、灭商鞅之家,难道秦惠王与商鞅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吗?秦惠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司马错、公孙衍、魏章等人,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义渠,在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为秦国的壮大做出重大贡献,难道他的心胸如此狭窄,容不下一个商鞅吗?商鞅变法之初,太

2025-09-13 00:31:5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