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刘备坐平原及其传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1:03:19    


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四年,卒于蜀汉昭烈帝章武三年。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编蓆为业。儿时和小朋友嬉戏,说将来我要当皇帝,受到叔父的训斥。年十五,母使行学,和公孙瓒等俱事卢植,对瓒以兄事之。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中华书局《三国志·先主传第二》)。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初(公元184年2月),河北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张角聚亥起义,因起义军头裹黄巾,史称“黄巾起义”。朝廷和地方官员调兵遣将进行镇压。刘备率其属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益德)等跟随校尉邹靖镇压农民起义军。“青州被诏,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遇〔黄巾军〕于野,备中创佯死。〔黄巾军〕去后,〔友〕人以车载之,得免”(《三国志》)。后以起义农民的头颅和鲜血,换得一顶安喜县尉(负责治安)乌纱帽。“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三国志》)。“先主”,历史上有称一国的开国君主为先主的,如陈寿《三国志》称蜀汉的刘备为先主。“督邮”,官名。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辞海》)

后由高唐县尉升为高唐县令,因县城被起义军攻克,投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奏刘备为别部司马(官名),使与青州刺史田楷抗拒冀州牧袁绍。刘备因数战“有功”,先试守平原县令,后领平原相(当时平原郡已改为平原国)。国王只享受贡赋不治民,国相为实际上的太守)。刘备领过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别统率部曲(本为军队编制之称,后变为私兵之称),并以赵云率领其骑兵。当时,人民饥馑,暴动迭起。刘备为争取豪绅、地主和知识分子的支持,缓和严重对立的阶级矛盾,以利发展壮大个人势力,在对外防御农民起义军进攻的同时,对内实行“德政”,礼贤下士,扶民生息。对其属下的知识分子,必与同席而坐(当时人习惯席地而坐),同簋(读音 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而食,皆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由于刘备善用假仁假义和“惠裕”笼络人心,所以众多归服。“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刘备不知,待刺客甚厚,刺客被感动,不忍刺,将实情告诉刘备而去。

曹操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向青州刺史田楷告急。平原相刘备随田楷前往救援。这时,刘备有兵千余人和一部分少数民族骑兵,又得饥民数千人。陶谦死后,刘备先据下邳,后驻小沛。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刘备,虏其妻子和关羽。刘备跑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袁绍长子,驻平原),率步、骑兵迎接。袁谭迎刘备到平原后,立即派人驰马奔邺城禀告袁绍。袁绍不仅遣将奉迎,并亲身离开邺城二百里与刘备相见。从此,刘备再没回过平原”(《平原文史资料》第二辑 程明三《刘备坐平原》)。

由于刘备是刘邦的后裔,又是蜀汉的开国皇帝,特别是封建正统观念的严重影响,所以在平原产生了关于刘、关、张的传说和附会。其中,把现在三唐乡的桃园站附会成刘、关、张三结义的地方;把刘备在安喜打督邮,弄成张飞在平原打督邮就是明显的例子。因有了张飞在平原鞭打督邮的附会,便有了鸣鸡店村名的传说。传说张飞打督邮之后,刘、关、张由城墙基部的“龙门,即门)”夜逃,到现前曹乡鸣鸡店村时正逢鸡叫。其实,桃园站村名的来历“明、清,北京至济南驿道由此通过,设桃园站,逐形成村,以站名村”(1993年版《平原县志》)。

“刘备当平原县令和平原国相的平原城,在现王庙乡张官店以东,遗址已大部分被挖成沉沙池,只剩下几小段残垣。而曾经修有‘龙门’的现平原城,其地在东汉末年尚属绎幕县,其城到北齐时才建”(《刘备坐平原》)。今平原城与老平原城相距二十五里,和刘、关、张毫不相干。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