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
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
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
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这样的李世民,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次子的身份,就肯屈居于哥哥李建成之下?
李世民一直为人诟病的就是玄武门杀兄弑弟,可是李世民不为帝,无论以后谁当皇帝,都没有办法容下这个天下奇才。
(二)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战神
对于历史来说,李世民是一个皇帝,可是纵观千古武将,李世民当得起战神这个称号。
16岁的李世民独闯雁门关,吓退突厥大军,这一战,他救下了当时还是皇帝的隋炀帝杨广。这一战,一时间闻名天下。
19岁的李世民,深入敌营,救出了父亲李渊,也开始了李世民征战杀伐的生涯。
20岁的李世民,跟随父亲起兵反隋。
22岁的李世民,统兵三万剿灭刘武周。
23岁的李世民,虎牢关一战,李世民带着4个随从,冲到敌营里面,杀了300人,全身而退。而后又带着3500人杀了一个回马枪,10万联军成了逃兵,李世民追了30里,生擒夏王,劝降郑帝,一战之间,两个国家覆灭。
25岁的李世民,平定北方,大败刘黑闼。
29岁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隔年,30岁的李世民,开启了贞观之治。
33岁的李世民,获得天可汗的称号。
而后,只要李世民出兵,就是灭国。东突厥、吐谷浑、薛延陀等12个国家。这样的李世民所到之处,众小国纷纷投靠。这才是真正的万邦来朝。
而天策上将,不过是因为李世民的军功已经是封无可封,只好创造一个名号。纵观封建王朝,天策上将,不过李世民一人。而创下盖世之功的,不过是23岁的少年。
在李渊在长安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唐之后,为父亲打先锋的永远是李世民。28年间,李世民身经百战,屡战屡胜。
一生中仅有一次败绩,可是这一次的败绩并不能否认李世民的军事才能。
这样的李世民,怎么可能屈居人下?
(三)这样的人,只能做帝王
就在李世民在外拼命征战的时候,父亲李渊怀疑他的忠心,兄长李建成怀疑他会谋取自己的位置。
而在种种猜忌之下,李世民最终选择反抗,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而李世民用余生,来挽回自己的错误,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不是一个好的弟弟和儿子,却是一个好的君王。李世民是一个痴情的帝王,一生挚爱一人,长孙皇后。而皇位的抉择中,不过就是长孙皇后的子嗣。
通过历史,来看李世民的一生。这样的人,只能做帝王。若是做臣子,高堂之上的帝王坐不安稳。所以李世民只能是帝王,因为这个世间,没有人能让李世民臣服。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