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中国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人称“诗仙”。李白写诗实在太厉害了,我们教科书里有多篇他的作品,这也说明李白在中国文学上的崇高地位。一千多年过去了,李白的诗依旧受人追捧,无数人给他极高的评价。
事实上,李白在古代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杜甫直接夸赞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辛弃疾也高度称赞:“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李白的诗很多人都能背诵,他写下的千古名言实在是太多了。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这样一首诗,它堪称李白最为肉麻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成为千古名句,广为传颂,这首诗就是《清平调》。大家注意,《清平调》共有三首,内容全部都是赤裸裸地称赞杨贵妃。
这三首诗的内容如下,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层层递进,李白在诗中把杨贵妃比作牡丹,描述了杨贵妃深受唐玄宗的宠信。这三首诗都是赤裸裸地称赞,尤其第一首极其肉麻。我们知道,古代文人有傲骨,他们不屑写追捧权贵的诗歌,李白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了这三首诗呢?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终于获得了唐玄宗的赏识,被任命为供奉翰林,即在翰林院里做一名学士(注: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
大约在天宝三年春,有人进贡了四株牡丹,唐玄宗命人栽种在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牡丹花盛开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欣赏,并以歌乐助兴。此情此景,唐玄宗诗意大发,奈何诗歌天赋有限,于是命令李白进诗,李白提笔写下《清平调三首》。
在三首诗中,以第一首的开头两句最为人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意思是说,看见云彩就想起你漂亮的衣服,看见牡丹就想起你娇艳欲滴的脸庞;在春风的吹拂下,牡丹花随风摇曳,娇艳无比。李白用这里两句话诗称赞杨贵妃美若天仙,深受唐玄宗的宠信。
参考资料:《旧唐书》、《诗仙李白》
没错,当我观看《楚汉相争》中的刘邦时,就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痞气”,一种流氓之气。比如那个最为人熟知的桥段: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抓了,在两军阵前摆出要烹杀刘老爹的架势,以此逼迫刘邦投降。换作旁人,恐怕早就吓得魂飞魄散,可刘邦却能嬉皮笑脸地说道:“咱俩可是拜过把子的,我爹也是你爹,你要是煮了咱爹,可别忘了分
2025-04-11 01:22:18早年经历:从才人到尼姑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原名武媚,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她的父亲武士彟是唐朝的中书令,家境殷实,才华横溢。年少的武则天聪慧过人,才情横溢,宛如“明珠出海”,在当时的社会中极具吸引力。她以“才人”的身份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妃,风光无限。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李世民去世后
2025-04-11 00:55:30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第五任国君魏昭王之子,第六任国君魏安釐王之弟。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在秦兵进攻魏国的时候,正是他想诸侯求援,打败了秦兵,解了围。然而,没有几年,他便郁郁而终。那么,信陵君魏无忌,唯一能抗衡秦国的翩翩公
2025-04-11 00:52:00一、早年经历武则天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其父亲武士彟在唐太宗时期担任地方官职。她的家庭背景为她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武则天年轻时聪明机智,才华横溢。她在14岁时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因李世民去世而被迫出家为尼,成为一名尼姑。然而,武则天并没有甘心于此。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她凭借自己的美貌
2025-04-11 00:31:53一、从侍女到皇后的逆袭之路武则天出生于624年,家境普通,父亲是一个小官员。她的聪明机智和非凡才华使她在年少时就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侍女。那时的她或许还没有想到,未来的她将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在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被迫出家为尼,然而她的命运并没有就此结束。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武则天再次回
2025-04-11 00:27:3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