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四大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谁呀?

15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9 14:18:26    

说起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的写作者,你或许脱口而出:当然是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和曹雪芹呀!

没错,小学课本里确实是这样教的,新华书店专柜里的古典文学名著,也确实言之凿凿地这样印着。

实际上,小说在中国古代属于不入流的文体,文人士大夫耻于公开写小说,就算是一时手痒,或意图影射时政地写了一部,也大多署上“兰陵笑笑生”这样的荒诞名号。要想真的刨根问底地将作者挖出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咱们先来说说《西游记》

明清以来,《西游记》的作者一直被认为是全真教的祖师丘处机道长。

比如:成书于明末1632年的《天仙正理直论》中提到:

“邱真人西游雪山,而作《西游记》,以明心曰心猿,按其最有神通。”

成刻于1663年的《西游证道书》中,学者汪澹漪将《西游记》笺评为《西游证道书》,自此形成丘处机作者说。

不过这件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公元1220年。

那年春天,长春真人丘处机道长率尹志平等十八位得力弟子启程西行,准备面见成吉思汗,劝止杀戮。丘道长的弟子李志常道长根据此次西行经历,撰有《长春真人西游记》。

后来的事件有点乌龙:后世读者把《长春真人西游记》想当然地认作了《西游记》。

学者吴玉缙、纪晓岚等认为,《西游记》里的大量官职、风土人情、俚语土言等都是明代的特点,而邱处机是金元之间的人物,不可能提前百多年就写下这么一部小说来。

《西游记》丘处机作者一说,虽是以讹传讹,却持续了将近300年。

主张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学者中,有几位大咖,比如胡适、陈独秀和鲁迅先生。

其根据是明天启间《淮安府志》,该志记有“本县秀才吴承恩作《西游记》”字样,但未写明这本书是什么题材,比如是方志、游记或者诗歌集?

而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重修府志时已将吴承恩著作列表中的“西游记”一项删除了。

这条证据的力度可以说是极其微弱。

然而近年来,《西游记》作者一说又有了新的争议。中科院图书馆西文编目馆员沈承庆,一生致力于《西游记》研究,他提出《西游记》的作者是明嘉靖的“青词宰相”李春芳。

吴承恩有一首诗叫做《赠李石麓太史》中,石麓即为李春芳的号。李氏是明代嘉靖年间人,少时曾在江苏华阳洞读书,故又有号“华阳洞主人”,与《西游记》定本卷首“华阳洞天主人校”相同。

沈承庆先生还经过确切考证,指出府志中记载吴承恩所著乃《西湖记》而非《西游记》,那本书是他常去淮安西郊的湖泽游览所写的诗集。而且吴承恩诗集的文风也和《西游记》的文字风格差别极大。

另外,日本的小川环树、太田辰夫、田中严、中野美代子,英国的杜德桥,德国的林小发等国际汉学家,也都不支持吴承恩是《西游记》一书的作者。

作家黄如一所著《解码西游》一书中,绘制了一幅《西游记》作者概率分布图,其中李春芳占比高达70%,而吴承恩甚至排在了嘉靖、万历两位皇帝的后面,占比仅为1%。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作者得掺和着说,因为学届一直有观点认为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徒关系。当然也有人推测施耐庵和罗贯中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理由嘛,极为奇葩——因为早期的《水浒传》版本,作者署名是:“施耐庵 罗贯中”

注意,古人的文字是竖版的。

而用山东口音说“施耐庵”,发音正是“实乃俺”,而根据当时竖着阅读的习惯,“施耐庵-罗贯中”的潜台词很可能就是“实乃俺罗贯中”,意思就是“实际上就是俺罗贯中一个人写的”——别笑,在文学界这可是严谨的学术推断。

好吧,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山东大汉贯中老爷爷的脸上,写满了得意而憨萌的笑容。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在学术界当中,最受认可的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曾记载《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按照这种观点,其实罗贯中是在给他的老师施耐庵打下手了。

然而从两书成书过程来看,《三国演义》明显早于《水浒传》。早在宋朝时,已经有街头说书人在讲三国的故事,其版本接近于《三国演义》书籍而非三国真历史。况且,在《水浒传》中还提到了说书人评三国。《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应明显早育《水浒传》。

从写作手法和风格来看,《三国演义》根本不可能是效仿《水浒传》写出来的,两本书差别实在太大。要说借鉴,梁山好汉里其实有不少是关联并借鉴了三国人物,比如关羽与关胜、张飞与鲁智深等,这样一来,罗贯中反倒有点像施耐庵的师父了。

当然,玩得最嗨的还得算金圣叹老先生。这老爷子把《水浒传》拦腰一砍只留下前七十回,自己兴致勃勃地续写了一章卢俊义梦中邂逅嵇康的大戏作为结尾,硬生生把一部武侠剧改成了穿越片,一部腰斩版金圣叹《水浒传》自此横空出世。

最后来说说《红楼梦》的作者,这事最复杂:因为根据网上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红楼梦》“涉嫌”作者,已经高达一百三十三个啦。除了曹雪芹、高鹗之外,还有几位特别值得说道的作者:

李渔、弘暟、袁枚、冒辟疆、张岱。

接下来,咱们挨个介绍一下:

李渔:明末清初伟大的戏剧家,被后人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李渔的确是个天才。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九年八月初四,如皋药材商人李如松的老婆已怀孕11个月,产前阵痛三天三夜后,疼了三天三夜,孩子还没生出来。

正在全家焦头烂额之际,突然来了一个白发长老,他对李如松说到:

“尊夫人怀的是天上的星宿,你家这宅子地盘轻,接不住。要把夫人移到李家大祠堂去,才能顺利分娩。”

李夫人一到李家祠堂,果然就顺利分娩下一男婴。

白发长老随后说:你这个孩子不是凡胎,干脆给他取名叫仙侣吧。

李仙侣,就是后来的李渔。

李渔自幼聪颖,总角之年便能赋诗作文,下笔千言。成年后,他不但创作了《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无声戏》《十二楼》《笠翁对韵》《肉蒲团》等大畅销书,还在其芥子园内设立书肆,编辑出版了《三国志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金瓶梅》等长篇小说,可以算是一位成功的出版公司CEO啦。

考虑到李渔在小说、戏曲及戏曲理论方面的成就,后世便有人怀疑他才是《红楼梦》的作者。

弘暟(暟这个字念“凯”,意思是美德),即爱新觉罗·弘暟,他的父亲,是本来要接班康熙的爱新觉罗·胤禵。弘暟正是废太子胤禵的第四子。有学者研究后说,胤禩在“九子夺嫡”失败后,被胤禛(雍正帝)毒死,死于兄弟之手,是北静王“鹡鸰香念珠”故事的原型;而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告发“胤禔魔咒胤礽”,此事件便是红楼梦书中的“赵姨娘魔咒贾宝玉”故事的原型……总之,疑团重重,影射种种,众说纷纭。

袁枚:清朝嘉靖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美食家。

袁枚一生热爱造园、美食、壮游,除此之外,他以没有子息延续香火为由,从四十岁到七十四岁,先后娶了六个小妾。

三十三岁那年,他用三百两银子,买下了康熙年间织造隋赫德的私家园林,易“隋”为“随”,名之曰随园,因此在改造时,袁枚在“随”字上下足了功夫——

随其高下,置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没有围墙,可随意进出;处处有书,可随手翻阅。真可谓随心所欲,任性而为。有人说,大观园里一场了无痕的春梦,就是袁枚将随园里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

冒辟疆:复兴社四公子之一,满腹才华,也有满腹的花花肠子,整日流连于风月场所,“秦淮八艳“中的陈圆圆和董小婉,都对他情有独钟。冒辟疆的私人园子叫水绘园。他的后人据此推断出冒辟疆才是《红楼梦》的作者,理由是:水绘园的设计,几乎就是大观园的设计原型;而水绘园加上冒家的东府西府,与《红楼梦》里面大观园加上荣国府宁国府,都是独一无二的“两府一园”格局,全国还没有第二个地方是这样的建筑设计。

张岱:这位张先生老有意思啦,他也是世家公子出身,一生兴趣无穷,成就卓著。他是明清第一散文大家,同时也是史学家和文学家。还是众多文艺女青年心目中的头号男神。

有位女作家就写过这样情话:

“哪里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哪里肯定有张岱;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那听客肯定是张岱。他的文章和为人一样,有傲世刺世的锋芒,又有玩物玩世的谑癖。一个多么丰富、美好的男人。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张岱。”

张岱这一生兴趣极广,用他自己的话说:

“少年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一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总的来说,声色犬马的事张先生都爱干,而超拔的智力和品味让也他迅速成为顶级玩家,他几乎精通晚明所有的艺术门类,堪称集富豪之家的穷奢极欲与文人雅士的精致讲究之大成。

这辈子遇到的好看的景、好听的戏、好玩的人、好上手的物件,张岱全都记录在《陶庵梦忆》里。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说:“如果在中国散文史上评选十佳,我估计张岱也能入选,尤其是《陶庵梦忆》,篇篇都是好文章,随手翻开一页,都是可圈可点。”

有人说《红楼梦》中的许多新奇的物件都和《陶庵梦忆》里有对应,比如《红楼梦》里多次提到的“羊角灯“也在《陶庵梦忆·世堂美灯》中出现过;比如《红楼梦》里的“昭君套与箭袖”在《陶庵梦忆·牛首山打猎》中亦有提及。

还有学者从常用词汇的角度出发,统计出“羊角灯、叶法善、嫦娥、吴刚、玉兔、月窟、唐玄宗、奇幻旖旎的场景”等词汇,在两本书中,多次交叉出现过。

此外,张岱字石公,而《红楼梦》原本叫做《石头记》。在张岱《陶庵梦忆·天砚》一文中,他作铭记说“女娲炼天,不分玉石;鳌血芦灰,烹霞铸日;星河溷扰,参横其翕”,这与《红楼梦》的开篇极其相似。

张岱在《陶庵梦忆》自序中写道:

“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后世有学者说,《红楼梦》即是张岱自结的“名心舍利”,大明的梦幻浮华,皆淬炼于此。

到底张岱是不是《红楼梦》的作者呢?

这可真不好说,但读过这部有深情,有真气,有傲骨,有意趣的《陶庵梦忆》之后,相信你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

这一版青年作家午歌翻译的《陶庵梦忆》,一字不落收录了张岱原本,包含:

123篇原文+译文,1378条注释,覆盖生僻字、典故、人物生平简介等阅读难点及古文通识;10几万译文及2万简评带你吃透原典;

同时收录了周作人所作《陶庵梦忆》序文、李敬泽论张岱《一世界的热闹 一个人的梦》

特别整理出“奇人辈出的张岱亲友团”折页,张岱亲友趣味八卦首次集结大公开!

阅读至美古文,拥抱旷达人生~~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