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凭“背水一战”成了兵仙的韩信,胜利背后真是靠“兵置死地”吗?)

13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9 19:40:29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佑陵

字数:3802,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韩信的井陉之战,留下了“背水一战”的成语与“兵仙”的赫赫威名。关于此战中,韩信的胜利,后世总喜欢用“兵置死地而后生”来解答。但其实如果大家仔细研究此战的历史,就会发现,韩信在战后的总结中没说实话。他“背水一战”的胜利背后,还有其他隐情。

汉高祖二年九月,韩信率军连战连捷俘虏魏王豹平定魏地。刚刚在北线获得胜利的韩信顺势向刘邦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以刘邦在正面与项羽主力相持,同时在北线增兵三万,由自己率领击破燕、赵、齐,然后乘势对项羽实施总包围,在后将项羽彻底围歼在荥阳。

▲韩信

刘邦迅速采纳了这个意见,向韩信增兵三万,并派张耳作为韩信助手,协助其在北线进行作战。此时的北战场有代国、燕国、赵国、齐国这些力量虽然加起来兵力远远胜过韩信说统帅的汉军。但是这些诸侯势力互不统属,内部矛盾很大,缺乏协同作战的能力。反观韩信的部队虽然只有五六万人,但是汉军指挥统一都归韩信一人统帅,同时还拥有来自关中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再加上平定了魏地汉军拥有一块很稳定的后方。

▲刘邦

韩信大军的第一个拳头就砸向了代国。这时的代国统治者是陈馀,陈馀不仅是代王还兼任着赵相。陈馀的选择是一面和赵王歇一起筹集赵国兵力,准备抵抗汉军,一面命令代相夏说率军南下。

可能大家会奇怪,这个陈馀怎么能同时执掌两个国家的大政。

这还得从秦末起义说起,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在赵地也掀起了反抗秦朝的复国运动,而这场运动的主导者恰好这时归属两个不同的阵营,一个是此次协助韩信征战北线的张耳,另一个就是这个执掌两国大政的陈馀。两人拥立武臣为赵王后,却在巨鹿之战后迅速交恶,就在几个月前陈馀在齐国田荣的支持下击败张耳,从代县迎回了被项羽封为代王的赵歇。赵王歇为了感谢陈馀,就封陈馀为代王。赵歇作为一个外来户自身并无足够的威望掌握赵国国政,所以赵歇又任命陈馀为赵相,辅佐自己重建赵国。

▲张耳

赵、代二国都属于草创,政权内部关系很复杂,并没有形成很稳固的统治秩序。同时赵、代二国的实际统治者不是高高在上的赵歇而是陈馀。而韩信的副手张耳在赵、代二地同样拥有不可忽视的威望。

很快两军就迎来了一次战场交锋。汉高祖二年九月,韩信发起主动发起攻击,自平阳沿着汾水河谷北上。此前陈馀命代相夏说率兵南下,驻守于邬(今山西介休东北)东,并命代将戚公屯守于邬县城中,以阻止汉军的北上和东下。韩信首先攻击邬县,曹参迅速击败夏说,夏说大败东走。汉军发起猛烈追击,至阏与(今山西和顺)追击代军。曹参擒斩夏说,全歼代军主力夏说部。接着,韩信、张耳率兵东进击赵,命曹参回军围攻邬县。代将戚公弃城而逃,被曹参追斩。至此代国被韩信平定,韩信在平定代国后命令曹参带着俘虏的代军回到荥阳前线,加强正面防御。而他自己则和张耳引军回到太原郡,将大军屯驻于井陉道西口一带,准备出井陉道以攻赵国。

▲陈馀

就这时的局势来说赵国依旧还很安全,赵国的主要领土都在太行山以东,与韩信的汉军隔着一座太行山脉。当时华北平原和山西盆地之间,依靠穿越太行山的山道连接,著名的有所谓“太行八陉”,也就是八条重要的通道,井陉道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条。

赵国也知道井陉道极为重要,在代国战败的消息传到赵国后,赵歇与陈馀统领赵军主力屯驻井陉道东口一带。两人汇聚的大军有二十万之众,正满怀信心的准备在韩信的汉军出井陉口时一举将其歼灭。

在短暂休整之后,韩信又一次主动进攻。在这时赵军方面一个叫李左车的谋士提出一个毒辣的计策,以奇兵三万,从间道绝其辎重,而主力则坚守不战,使其进退不得,不出十日就能将其全歼。这个计谋确实很毒辣,在利用汉军后勤补给通道上的缺陷来置汉军于死地。但是这个意见却被陈馀否决了,陈馀认为现在我二十万对韩信几万人,优势在我,无论怎么打也没有输的道理,如果选择这个战法即便打赢了,在各国面前也没什么面子,“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事实上,韩信并非没有预案,韩信此次出征赵国有一张绝顶重要的王牌那就是自己的副手张耳。张耳年少时,曾为魏国公子无忌(信陵君)座上常客。后来迎娶一位丧夫的富家女,也成为一个招揽门客的豪室。在秦末起义中,赵国又是张耳长期活动的地方,所以韩信利用张耳地头蛇的优势大力发展间谍。到两军决战之时,赵军实际上已经对汉军全透明了。李左车对陈馀的献策,没过两天就摆在了韩信的案头。

试想即便是陈馀接纳李左车的计谋,李左车这支所谓的奇兵,真的还能起到奇兵的作用吗?如果韩信集中汉军主力趁着赵军主力坚壁,率先攻击李左车的奇兵,李左车能有把握击败数量和质量都优于自己的汉军吗?所以虽然李左车计划虽好,但是在面对韩信无孔不入的间谍网面前,实际上可操作的机会已经很小了。

但这毕竟是一条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的计谋,所以当韩信听到陈馀否定李左车计划之后,就已经不再将陈馀当成值得重视的对手。韩信决定进军,当率军进至井陉口以西30里处便下令停止前进,命令部队修筑营地充分休整,同时命令士卒早早休息。在半夜时,韩信将汉军中的精锐两千骑兵叫醒,命令人持汉军的赤旗一面,从偏僻小路前进,隐伏于赵军大营附近的山中,待赵军全部出营去同韩信作战,“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当这支骑兵出发之后,韩信才下令全军起营整军。韩信在早餐时信心十足的对将士说,“今日破赵会食!”意思很简单,今天打败赵军回来咱们会餐。

韩信先以一万人为前锋在绵蔓水东岸背水列阵。敌前行动又是渡河攻击,况且敌军还是远远多于自己的赵军。手下的将领都有些犹豫,但韩信却信心十足对下属说道“赵军已经抢占了有利地形,以逸待劳,他们的目标是全歼我军,绝不会打草惊蛇攻击你们,放心大胆地过河吧,没看到我的帅旗赵军是不会攻击的。”果然如韩信所料,这支一万人的先锋部队渡河之后并未遭到赵军任何攻击。

这部分汉军在过河之后,并未再向前攻击而是在滩头开始做工事,列好阵型。在营垒中注视着汉军行动的陈馀,看到汉军这种古怪的行动都觉得汉军简直是蠢到家了,背水列阵为兵家大忌。看到对手犯这样低级的错误,陈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正在赵军嘲笑汉军背水列阵时,韩信率领主力渡河而来。韩信这次却没有停留,直接率军朝赵军的营垒发起进攻。陈馀一看这不是正中自己下怀吗?他想的就是以逸待劳消灭汉军主力,想不到韩信自己送上门来。陈馀迅速带领赵军出城迎战,但陈馀却遗忘了一个细节,韩信出击时,早先过河的一万先头部队,却停在河边并未和韩信的主力一起向赵军进攻。

但陈馀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两军已经正面撞上了。在优势赵军的攻击下,汉军开始往后退,不断有旌旗被汉军抛弃,但汉军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混乱,直到所有汉军都退入早上布的阵中,赵军都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赵军都认为汉军已经必败无疑,地上散落的旌旗就是明证,纷纷出营向河边追击。但赵军却无论如何也打不穿汉军的背河之阵,这股汉军从早上渡河开始已经在此地养精蓄锐多时,此时攻守之势也发生了变化。以逸待劳的由赵军变成了汉军。而韩信这时利用河流这个阻碍控制住了汉军的撤退,从容地开始整理军队不断向背河之阵投入新的力量。

在陈馀的情报中,始终认为汉军就只有一两万人,其中能打仗的就几千人,对于汉军在灭魏之后,増兵三万的情况根本不了解。所以打了半天,发现汉军的数量和战斗力都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意识到今天是无法消灭汉军,陈馀命令赵军鸣金收兵,退回大营准备持久作战。

当赵军来到营门口时却发现大门紧闭,营区里全是汉军旗帜,赵军将士顿时大惊失色,都认为汉军能占据大营一定是赵国后方已经被汉军占领了。而这时韩信的主力也赶到了,赵军顿时士气大跌纷纷溃散,赵王歇、陈余率溃军逃跑,汉军发起猛烈追击,再败赵军于部县(今河北高邑东),斩陈余于泜水之上,杀赵王歇于襄国,全部平定了赵、代各地。

在战后的会餐中,将士们都纷纷向韩信询问此战的窍门。韩信说兵法讲‘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现在统帅的军队都不是我亲自训练的,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实际上韩信所言并非是此战的要门,更像是一种发牢骚。在战前自己的得力干将曹参就被调回了荥阳主战场,由于汉朝的体制,韩信虽有统兵之权但是管理权却在关中政府的手中。这样虽然能为韩信源源不断地提供补充。但也造成韩信的军队调动频繁。不久之后,就出现了刘邦带着夏侯婴轻车直入韩信军中,收其军权的事。

那么真正胜利的法门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是韩信在与赵军作战中始终是掌控着战役的节奏,基本上赵军每一项行动都在韩信预料中。再就是韩信在每点上都有多种预案,佯败风险极大,稍不留意就可能面临全局崩溃,但韩信加了三道保险,首先是自己亲自指挥战斗,统帅以身作则能很好地激励士卒,其次是以河流阻碍败军进一步崩溃,第三步是预先设置营地,准备一万人的生力军在战场外掩护自己整理败军。反之呢,赵军上下对于汉军真实实力,却知之甚少,盲目沉醉在自己拥有二十万兵力的幻梦中。而赵军统帅陈馀在作战中一点也没有想到过战败的可能,未算胜先算败,作为一个军事统帅陈馀是不够格的。

在战场之外,韩信的间谍把赵军渗透的跟筛子一样,自己统帅的汉军一路屡战屡胜士气正旺,自己身后还有源源不断的补给,从这一点来说战斗还没开始赵军就先失一招。可以说,韩信的胜利是政治、战略、战术上的多重胜利,而不是一句简单的“兵置死地”可以解答的。

相关文章

石碏灭子,一个父亲的艰难抉择

翻开春秋各国的宫廷政治斗争史,可以说,卫庄公的幼子州吁是整个春秋时期开弑君先河而又凶残无道的人。在他弑杀了兄长卫桓公自立为王的六年后,鲁国、宋国和晋国也都相继发生了弑杀国君的惨剧。那么,这一切又跟石碏灭子有什么关系呢?话说卫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第九个儿子康叔,周成王当政时封康叔为卫国国君,算来也是有正统

2024-11-26 08:03:02

诙谐白话文解析“石蜡谏宠州吁”

卫帮扛把子小庄娶了齐帮参谋长小得的妹妹叫庄姜当老婆,这丫头容貌姣好贼水灵,但没孩子。帮里面就给她的美貌写了首歌叫《硕人》。小庄不老实又从陈帮娶了个小老婆叫小历。小历给生了个娃叫阿孝,但早早就挂了。小历的妹妹小戴有个娃,后来当了老大,这就是小桓,庄姜把这货当自己儿子一样看待。公子州吁,是小庄心爱的小妾

2024-11-25 10:31:19

陆游一生报国抗金,他的爱国诗词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自幼就饱尝民间的丧乱之苦,少年之时就受到家庭爱国主义教育。陆游因与秦桧的孙子一同参加考试,排在其前,被秦桧除名。直到秦桧死去,陆游才出仕做官,还因诗名大盛被孝宗皇帝召见。虽未被重用,但其为官期间,励精图治,为民办了很多实事,还惩治了很多的贪官污吏。陆游一生仕途坎坷,起起伏伏几

2024-11-25 10:16:30

赢得仓皇北顾:宋太宗赵光义第一次北伐小议

宋太宗在位期间的重大军事灾难,除了两次北伐,还有陈家谷杨业之殁与君子馆刘廷让之败。败仗通常会带来过度的批评,当一个军事独裁者频繁遭遇失败,那么专业或不实的指责便会多到无法厘清。宋太宗第一次伐辽,是宋朝军事的转折点之一。起先凯歌高唱,岐沟关、涿州纳降,兵抵幽州,但经高梁河交战,便大败而归。关于这一次北

2024-11-25 10:01:29

姜还是老的辣石碏不劝谏国君更不教育儿子,而是决定坑死他们

眼看卫国越来越动荡不安,州吁位置岌岌可危就问老伙计石厚:老石啊,你看现在咋办,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啊!石厚也愁得很不知道咋办,猛然听到州吁喊自己老石就想到了退休在家里的老父亲石碏,老爷子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一定有安邦定国的妙计,只是就怕老爷子不愿意出主意啊,他吞吞吐吐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州吁也是病急乱投

2024-11-25 09:46:2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