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平遥古城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控制着全国一半以上的金融机构,走进这座曾经繁华的古城,依然能够感受到底蕴深厚的晋商文化。漫步在平遥古城内,眼前的街道与店铺交相辉映,应和着传统风貌和布局的民居,一座座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将人的思绪又拉回到明清时期的繁华盛世。这座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经济与文化遗产,顺着社会发展的脉络和历史的进程,这座始建于周宣王时期的平遥古城,穿越明洪武年间,横跨明清时期,完美的呈现在眼前。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坐落在山西省平遥县境内,距离省会太原仅九十公里左右,地理位置优越,很适合自驾或跟团出游。鸟瞰古城,共设有六个出入口,北门与平遥汽车站相邻,西门平遥火车站近在咫尺,交通极为便利。纵览整个古城,街道布局与建筑中规中矩,街面古砖铺地,干净平整,建筑古色古香,错落有致,具有典型的明清特色,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俯瞰平遥古城,整个街道布局以“土”字为呈现,游览时大多数游客通常会选择从下西门进城,沿着西大街,徒步前往现代银行的鼻祖日升昌票号,票号占地面积广阔,功能分明,这里曾一度操纵着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所以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古代银行的发展史,还可以感受浓厚的历史气息,倘若感兴趣,还可邀请长袍马褂的老掌柜给您书写一张早期的汇票,很有年代感。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沿着西大街一路前行,来到古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的南大街,这里便是当年被誉为我国华尔街的地方,繁华至极,古城内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此地,到如今,依然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相比明清时期毫不逊色。游览时,建议以古城标志性建筑古市楼为中心,首先前往协同庆票号与蔚泰厚票号所在地,观赏明清时期曾经的钱庄博物馆与票号博物馆,穿越曾经的十大票号之一百川通,之后,前往中国镖局博物馆,亲身感受形意拳与长拳等武术门派的发展史,然后直奔威震全国的同信公镖局。游走于明清繁华街道,转眼间来到雕梁画栋与古色古香的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这里珍藏有当年山西及全国重大时事的报刊,还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珍奇报刊等,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感兴趣的游客可前往明清街鸡市口即可到达。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个人认为,最值得一去的是坐标于古城南侧的平遥古县衙,县衙坐落在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时期,坐北朝南,布局对称。纵览县衙,东侧设有花厅与钱粮厅等建筑,西侧设有督捕厅与牢狱监等建筑,照壁与大堂相互映衬,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大量的古代文书与刑具等,亲眼目睹县衙升堂的精彩表演,还可以感受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的历史气息,值得游览。之后前往上东门附近的城隍庙和文庙,这些建筑修建得颇为气派讲究,香火也极为旺盛,前往的游客可烧香许愿,虔诚祈祷。在城隍庙,还可欣赏全国罕见的三庙合一,感受三种风格迥异的建筑群,见证曾经晋商的辉煌。然后欣赏规模宏大的文庙建筑,登上魁星楼,举目四望,古城美景尽收眼底。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个人认为,平遥古城墙是整个古城的灵魂景点,不仅雄伟壮观,而且保存十分完整,堪称奇迹。当您登上这座古老的城墙,放眼望去,精美的南门城楼与民居,以及古城的全貌一览无遗,倘若时间充裕,建议沿着古城墙环绕一周,全方位感受平遥古城的风貌。需要提醒的是,古城的夜景也十分唯美,如果你有闲情雅致,可以租辆自行车,穿梭于小巷内,观人文风俗。待到傍晚时分,登上古城墙,从不同的视角观赏夕阳美景,品味不一样的古城。平遥古城门票参考价为每人125元,学生优惠票价为每人65元,身高一米二(不含)以下或六周岁(含)以下儿童,实行免门票政策,60周岁(含)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也可享受免门票政策,具体以景区当日披露为准。从平遥县城出发,可乘坐平遥102路或108路在大南门站下车即可到达。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