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般把显微镜的发明者归于17世纪末的荷兰透镜制造商列文虎克。列文虎克自幼就喜爱磨制透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他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凸透镜,其放大率竟达300倍!他用这架透镜观察到了“小微生物”,成为第一个观察到微生物世界的人。
虽然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但却不是第一个发明显微镜的人,在他磨制高倍透镜之前十几年,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胡克就已经设计出了一台复杂的复合显微镜。有一次他从树皮上切了一片软木薄片,并放到自己发明的显微镜观察。他观察到了植物细胞(已死亡),并且觉得它们的形状类似教士们所住的单人房间,所以他使用表示单人房间的cell一词命名植物细胞为cellua。此为史上人类第一次成功观察细胞。同年胡克出版了《显微术》一书,该书描述了一些他使用显微镜或望远镜进行的观察,包括上述的软木切片。列文虎克正是受《显微术》一书启发,才磨制出精度更高的显微镜。
那为什么不说是罗伯特·胡克发明了显微镜呢?难道是因为当时他做的显微镜比较复杂?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因为胡克曾经得罪过英国科学界权威牛顿,而胡克去世后牛顿升任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此后胡克的很多资料、文献和成果都被牛顿的拥趸毁灭和销毁,从而丧失了科学意义和流传性。
不难看出,科学家内斗,会严重影响某项名誉或荣誉的归属。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纵览科技史,一项发明,从初具雏形再到成熟完善,是需要很长时间、很多科技人才奋斗的,但最终往往归结到某个人身上,则该人往往具有划时代的突破。比如造纸,现有考古和古籍资料表明,肯定不是蔡伦首创,但是是由蔡伦改进的,有了突破,因此归于蔡伦,其他贡献者皆默默无闻。
关于刘邦的年龄,《史记》中只记录了去世时间,没有记载出生时间,如今流传的刘邦年龄,源于宋代裴骃《史记·集解》引用了西晋皇甫谧的“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秦始皇出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刘邦出生于五十一年,因此刘邦比秦始皇小三岁。皇甫谧与刘邦相隔400多年,他是如
2025-04-04 01:40:50毛泽东在读《史记·高祖本纪》时,曾对刘邦大加赞赏,多次评点,甚至直言:“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这可算是极高的评价了。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正确的简称是汉太祖或汉高帝,后世跟着司马迁喊了千年的汉高祖(后文按习惯仍
2025-04-04 00:58:36热爱历史的朋友总会对其中历史人物的形象所着迷,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三国可谓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忠义的关羽、狡诈的曹操、有勇无谋的吕布等等无数英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而刘备从寒门卖草鞋,到成长为为一代英雄帝王,他的形象是既多样又深入人心的。一、陈寿《三国志》中刘备的形象人们对
2025-04-04 00:49:32大家对刘备的印象可能会先想到忠厚两个字,正是因为他为人忠厚仁德,让诸葛亮和张飞,关羽等五虎上将为他两肋插刀,肝脑涂地,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爱民如子,忠义两全的明君。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真的是三国演义里那样的不懂权谋,只懂笼络人心的人吗?其实,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并不比曹操逊色的一代奸
2025-04-04 00:25:46刘邦身高七尺八寸(约180cm),生得广额高鼻,颜貌如龙,须髯甚多,日角斗胸,龟背龙股。吕公识人无数,见刘邦相貌不凡,当机立断,将儿女吕雉许配给刘邦,这一年刘邦35岁,吕雉20岁。刘邦常带着手下吆五喝六,县城一帮小吏也惟命是从,吕公一家算是在沛县真正立足,吕雉为刘邦生了一女刘氏(鲁元公主)和一子刘盈
2025-04-04 00:22:3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